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8
摘要:诚信,是一切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能够形成并且正常运转的重中之重,诚信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教育的最大目的之一就是让受到教育的人能够成长为符合社会基本要求、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存在。现代大学中,考试不诚信的问题经常发生,学生对诚信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一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大学生 诚信
引言
诚信,是所有社会成为能够持续运转并产生文明的基础。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以诚信立天下”的说法和概念,诚信已经成为对个人素质最高的评价用语。在西方传统文明中,也纷纷强调以加强教育的方式提高居民的诚信水平,足以看出诚信是人类过往及未来发展的必要因素。
诚信是商业交易能够继续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全部交往的最为底层逻辑,也是所有正式进入社会的人员都应当具有的素养。对现代大学生而言,考试中的诚信行为,是让诚信植根于每个步入社会学生心田的重要过程。
1考试中践行诚信对大学生及社会的意义所在
在任何等级、任何类型的考试当中都要践行诚信这一理念,于学生而言,于学校而言,于整个社会而言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于学生而言,社会需要以诚信为基础开展各项活动,缺乏这一因素将造成其无法融入社会工作中,终究被社会淘汰;于学校而言,诚信是比能力更重要的教育内容,是检验学校是否尽到教育责任的标准之一;于社会而言,让拥有学历但缺乏相应素养的人步入社会将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2 当代大学生对考试中的诚信态度和行动
2.1 大学生对诚信和考试诚信的概念认识
大量调查和公开数据显示:在建立诚信理念,以诚信为基础建立人际交往方面,现代大学生的理解与我国一直以来的强调并没有区别,大学生同样承认并且认可诚信在人际交往、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学校大部分的学习生活中也愿意自觉保持诚信行为,对失信、无信的行为和评价也多持无法接受和负面的态度。
但同时,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考试诚信和其他诚信的看法差别较大。在考试中出现不诚信的问题,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并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问题,相反,很多学生认定考试中出现不诚信的行为是由考试的不可选择性造成的,考试的不诚信并不能等同于考生自身不诚信。
2.2 大学生对考试信誉值的重视程度
考试需要以诚信为基础,包括作弊在内的所有不诚信行为在考试中都应当是被严格抵制的行为,能够被绝大部分大学生所接受。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考试中的不诚信问题如果寻找考场外部力量解决,不能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接受。
但研究生招生考试作弊等考场上的不诚信行为很多学生却表现出可以理解的态度。很多学生承认即便遇到考场中不诚信的问题也不会采取检举等措施公开反抗,如果考场不诚信行为对本人没有影响,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对其进行效仿。
2.3 考生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诚信状况
在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在需要履行诚信的考试上,大学生的真实表现经调查可以总结如下:
现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诚信度评价普遍优于对其所在群体的评价,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考试中极少或根本没有出现不诚信行为,但认同其群体中存不诚信的考试行为;即便考试承诺已经成为研究生招生考试必要的步骤之一,但签订承诺的考生本身同样认为此类承诺对提高诚信度并没有多大效果;很多考生当其自身能够以不诚信的方式提高考试成绩时,或多或少会采取不诚信行为;承认存在过不诚信考试行为或至少产生过不诚信想法的考生比例较高;作弊的行为已经逐步高科技化,更多新的技术手段被用在不诚信行为中。
3 造成考试中的不诚信行为产生的原因
3.1 考生个人性行为产生的不诚信
由于追求上岸成功、部分招生单位的相应奖学金与入学成绩直接挂钩、高分值有助于在研究生期间找到更好的导师及团队……能够造成考生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进行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复杂,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一是由懒惰等心理造成的不愿付出努力但要求成功上岸;二是需要高分值将会为考生入学后带来直接的利益。
3.2 对不诚信行为的监督管理缺位
招生单位作为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主体和管理监督部门,应加强对考试的诚信教育,应当对考试的诚信环境做出可靠保障。
但个别招生单位为完成招生计划或毕业升学率的需求,存在监督不到位、管理缺位的问题,并没有采取足够的科学手段防止考试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行为。
3.3 社会和评价体系使社会对考生学历提出较高要求
近年研究生学历已成为找工作的敲门砖,很多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学历提出较高的且极为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对自己的未来存在较高期待的学生,当自身努力达不到升学深造的结果时,出于获得更好职业选择的目的在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采用了不诚信的考试行为。
4 针对各种不诚信考试深层次原因分析
4.1 个人意识和群体性意识偏差造成的内心原因
在由于个人内在原因造成不诚信的问题中,一般来说考生存在的深层次心理原因都能够归纳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发现、不会受到惩罚的行为都不算是不诚信的行为;其次是自我意识过剩,即进行不诚信行为的人清楚其行为的错误,但是考研成功和未来相较诚信这种群体内需求的意识更重要;最后是盲目的从众状态,当群体内出现不诚信行为的人过多时,坚持诚信行为的考生为了融入群体,也会通过某些行动证明其心态的一致性。
4.2 监督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原因
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招生单位拥有极高的自主权,个别招生单位为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在招生过程中重量不重质,降低评判标准及录取原则,而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为个别从事招生的工作人员在各环节工作中进行不诚信行为留有余地。
4.3 社会的评价造成的要求过高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负面手段
一方面,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拥有较高学历的人群总量不断扩大,直接造成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大部分企业和岗位近年来提出更高的岗位要求,倒逼学生必须取得更高的学历,当努力无法达到要求时,部分学生会选择不正确的手段。
另一方面是社会的进步使得考生在考试中诚信行为变得更加轻松,更具隐秘性,被察觉抓获的几率更低,同时不诚信行为能够带来的成绩提升却更加明显。
而法律以及相关规定对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标力度不够高,也使得此类行为屡禁不止。
5 降低考试中不诚信行为发生率的一些可行策略探讨
5.1 净化社会风气,创造集体诚信环境
考生的意识很容易受到群体的意识影响,考生的行为与群体行为选择不同时很容易出现羊群效应。因此,为了减少不诚信考试行为的发生,应当提升考生群体对考试诚信的重视程度,通过诚信档案,让考生意识到不诚信行为会为自己带来的危害。
另外,很多学生对不诚信考试行为的严重后果并不清晰,作为招生单位,应该加大对诚信考试的宣传,宣传《刑法修正案(九)》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条款处罚。让考生更加清晰不诚信行为的后果可能远超他们的接受范围。
5.2 改变社会对学历的认知,同时加强监督管理
学历不能与学生的个人能力完全挂钩,两者更不是完全正关联的关系。因此,当优秀的企业以及岗位对学生的考核更多建立在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而非学历的要求时,学生追求更高学历的欲望自然也会降低,也不再需要通过不正当的方法上岸。
另外,对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出现的不诚信行为,要严格执法,对其做出真正有影响的惩罚要求。
结语
诚信本应该是所有考试中的基础,考生本应该已经清楚明晰并理解考试诚信的重要性,近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不诚信的问题时有出现,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多方面努力。只有我们共同为大学生成营造一个可以诚信、应该诚信、必须诚信的环境,以环境影响考生并帮助其将诚信行为植根于心田。
参考文献:
[1]蔡志华,张俊沧,扈国栋,等.研究生入学选拔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84-86.
[2]黄骏.深度透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诚信危机[J].煤炭高等教育,2007,(2).1-4.
[3]岳意定,胡愈,金发奇.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审视与构想[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4).84-87.
[4]赵文龙,冯宪芬.我国转型时期社会信用的现状及治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0-92.
作者简介:徐亭 女 19871209 讲师 研究方向: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