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快培养数字化人才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浅谈加快培养数字化人才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杭晓荣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00

内容摘要: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如今走进数字金融新时代,应遵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以数字金融驱动金融业变革。这其中,数字金融人才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应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的架构体系。

关键词:金融机构   数字化转型   人才培养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注人源动力。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扬帆起航正当时,两个重要文件的发布,将助力2022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良好开局,为数字化金融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一、金融机构数字化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其中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技术架构师等岗位最为短缺,数据技术、场景应用、网络安全等专业技能巫需掌握。近年来,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在人才机制建设方面,超过半数以上的银行机构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列入工作目标,有较为完整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在培训内容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偏好一致,八成左右的金融机构都偏好金融科技行业实践案例,并对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蓬勃兴起,夯实金融创新与转型的“数字底座”,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催化下,金融科技新业态迅速演进,银行对科技人员的工作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步从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转变为响应客户需求、发掘业务场景、设计数字化金融产品、运营金融业务、优化业务流程、管理金融风险等综合性任务。

数字化金融人才是拥有金融与科技综合型专业知识、具备快速学习能力、深入理解金融机构业务运营、掌握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了解金融产品与科技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数字金融人才具备的新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复合型,不仅是知识复合,更重要的是能力复合;二是应用型,重点在于数据驱动的金融场景应用;三是创新型,以金融科技的逻辑思维优化业务流程:四是国际化.应重视引进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优秀人才。简单总结而言,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天赋,这是由遗传决定的:另一方面来自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这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锻炼和打磨出来的。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素质、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培训、主观努力、社会实践等对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那么,数字金融人才的能力建设要素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五项能力要素:一是伦理道德与风险防范能力,科技伦理道德是衡量数字金融人才的重要尺度,科技向善,应该作为衡量数字金融人才的重要尺度,数字金融人才应坚持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工作理念,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范智能算法金融应用,严守合规底线,保持客观、公正的判断,保障业务和技术的信息安全:二是学习与研究能力,数字化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同时包括金融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合规知识,金融知识包括高校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技术知识主要是现代的前沿技术,合规方面更加强调法律法规,包括监管政策等;三是业务与创新能力,依托数字技术,注重用户体验,应掌握小微金融、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数字运营、数据风控模型等金融科技典型的应用场景,并可以综合各类场景组合产生新生态;四是沟通与展能力,强调内部沟通,避免数据孤岛,并且鼓励线上化、移动化、平台化和生态化向外拓展;五是业绩与贡献能力,看重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突破、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二、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的架构体系

在相关人才处于紧缺状态的背景下。当前数字金融人才培训与培养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数字金融人才培训体系还没有形成,数字金融课程设计应该体现数字技术重塑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开设的金融科技专业课程只是将金融学科、计算机学科简单叠加,并没有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数字金融人才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在人才结构方面也存在失衡,如今,多数布局在零售银行的营销和风控上,其实还有很多金融场景,如,数字化运营、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人才短缺。此外,运用金融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有些机构或院校培养出来的金融科技师由于没有金融从业经历,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不足。

1.吸引社会和行业各方力量助力金融机构加强人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银行业数字金融人才建设,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人才课程、培养方案的设计,为社会培养并输送高素质的金融科技人才:地方政府应强化对数字金融人才的支持政策,推动建立城市金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行业组织应积极推进完善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金融科技师的技能培养与资格认证。需求提供机会和资源,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专长,为金融科技人才提供一个释放活力、成就自我的事业平台。

2.破除内部人才流动的壁垒

打破部门之间、条线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障碍,构建有序、自由流动的内部人才市场,有助于消除部门之间的隔阂和壁垒,有利于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更好融合,也有助于以人员流动形式消除组织本身所不能解决的条块分割问题。同时,能为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通过平台化、机制化、标准化的流动机制培养复合型人才。

3.鼓励创新、包容创新

合规和风险防控是传统银行经营的核心,大多数银行对内构筑了一套责任制度和追责体制,通过文化的力量泛化到银行的每一个领域,而这与科技的创新精神是相违背的。中小银行要能够建立健全一套容错机制,鼓励创新、激励试错,给予创新失败者更多的勇气和信心再次尝试,才能激发出他们更多的活力。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必须进一步把握大势。当前,数字化技术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以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面对银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行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到,内外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银行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唯有因势利导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才能赢得新的战场。

参考文献:

[1]张文亮.开放生态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J]. 中国银行业. 2021(08).

[2]荣蓉,白琳.开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未来[J]. 中国外汇. 2020(08).

[3]朱坤乐.农商行的数字化转型探索[J]. 经济师.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