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多“磨”,异“构”精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3

一课多“磨”,异“构”精彩

徐兆燚

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江苏省常熟     215500

摘要:科学教师的同课异构可以说贯穿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一课多上的机会比主学科教师更充足,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力求不同的教学效果,实现自我的“扬长避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课多“试”、一课多“改”、一课多“想”,在日常教学中让自己的智慧不断发生碰撞,在每一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比较,引发对授课方式的思考,从而不断更新观念,优化加深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的理解,成就更开放、更新颖、更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同课异构 开放 新颖 有效

“同课异构”简单来说是指同一堂课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同课异构”在语数英主学科教研组内最年来比较流行,这样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我们科学教研组内,这项工作开展得还不多,主要由于我们学科教师基本都是一个老师担任一个年级的教学,很少有机会在校内和其他老师一起来研究并执教同一堂课。某次在学校导师工作室活动中,有老师提到了“同课异构”,发人深省,其实一个人也可以“同课异构”,一个年级有好几班,教师在一个一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一课多上,最终把一堂课用最有效的方式展现,恰好也是一种很好地“同课异构”,回想这些年的日常教学,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也能 “构”出精彩的课堂。

1、一课多“试”——“构”游戏化教学思路,筑就更开放的课堂。(案例:一年级上册《起点和终点》一课)

低年级年级科学课重新开设才没几个年头,作为科学教师,在过去十几年里,面对的最小的学生是三年级孩子,对于低年级孩子的知识储备、年龄特点都是陌生的,尤其是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他们刚进小学,各种常规还没有形成,所以在对一年级课堂的准备阶段,教师总是格外得忐忑,备课时尽可能地考虑周到,而这个周到往往围绕着如何让课堂有秩序,不乱,容易忽略课程本身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以《起点和终点》一课为例,在前面三个班教学中都按照原先的教学设计:

聚焦问题,引出课题。

师:前几天小朋友们刚刚举行了运动会,对吧,比赛非常的激烈!今天呢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好朋友,(展示青蛙图片)认识他们吗?(青蛙)恩,小青蛙们也要准备参加动物运动会,他们最大的本领是什么?(跳远)没错,他们要去参加跳远比赛,但是啊,小青蛙太多,他们想要挑选出一只跳得最远的去参加动物运动会,今天的课上我们就来帮帮它们,好不好?我们在课堂上来进行一次青蛙跳远比赛,这是老师给青蛙跳远比赛特制的赛道(将赛道贴于黑板)。

制定规则,活动探索。

师:现在徐老师这里有两只跳蛙要来参加比赛了,这是跳蛙1号,这是跳蛙2号(一前一后),这样可以开始比赛了吗?(两只纸蛙起点不同,引起讨论。)哦,这样比赛不公平,必须从同一个地方起跳,好,我们让他们从同一个地方起跳,画好一条线,把这条线叫做“起点”线。(板贴:起点)

(1)现在1号跳蛙要开始起跳了,它使劲一跳,跳到了这儿,可是跳歪了。设问:纸蛙跳了多远?从哪到了哪?跳远比赛规则里,要以身体最靠近起点的位置作为终点,这时候小青蛙的后腿最靠近起点线,所以这里就是终点,画上一条线(演示在跳蛙离起点最近处画一条横线),这条线叫做“终点”线。(板书:终点)

(2)跳远比赛可以有三次跳的机会,跳蛙1号要开始第二次跳远了,你看,它腿一蹬跳得更远了,跳到赛道外面了,那怎么办,想想它从哪跳到了哪。我们将跳蛙离起点最近的地方用尺子对齐在赛道上画一条横线记录。

(3)大家看好,现在是最后的机会了,这一次更不得了,纸蛙太用力了,整个身体都翻了。这一次纸蛙从哪到了哪?终点线怎么画?(找身体最靠近起点线的位置画横线)
师:跳蛙有三次成绩,我们取哪一次呢?将最远的那次横线加长,在这根线下写上自己的姓名。

我们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赶紧训练训练你的跳蛙吧!试试怎么让它跳起来,下发跳蛙,每人一只。会跳了吗?那怎么样让小青蛙跳起来呢?(请同学上台演示)。

每一位参赛队员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比赛前我们一同学习一下。

(播放“跳蛙跳远规则”视频。明确活动流程(试跳,比赛,裁剪,比较,张贴))

这一个教学设计很完善,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出了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几乎所有可能,还提前请中年级的大朋友录制了比赛规则微视频加以指导,这样一来课堂上比较有秩序,学生活动几乎没有超出教师的预设范围,看似完成得非常顺利,一堂课上下来没什么大毛病,但总感觉缺了些什么。直到专家指导以后,提出了“开放性”这个话题之后,开始对这一课产生了新的思考,这堂看起来有板有眼的课,实则自主性不够强,课堂的开头还可以更加开放。专家建议可以在其他班级用别的方式来尝试,看看哪种效果更好,科学教师在不同的班里开展一课多上,就是自我的一种同课异构,在这样的建议下,我对课堂的开头做了这样的思考与调整:

游戏活动,引出课题:

师:前几天小朋友们刚刚举行了运动会,对吧,比赛非常的激烈!今天呢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好朋友,(展示青蛙图片)认识他们吗?(青蛙)恩,小青蛙们也要准备参加动物运动会,他们最大的本领是什么?(跳远)没错,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来进行一次青蛙跳远比赛,我给每个小朋友提供了一只小跳蛙,你们能不能用他们和你的同桌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谁的青蛙跳的远?大家可以在你们的桌面上比一比!

学生第一轮自由比赛,教师巡视。(巡视过程中收集一些问题)

师:大家比完了吗?比出结果来了吗?

学生交流,明确比赛规则:

学生交流。(教师可张贴赛道于黑板,让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交流)

交流预设:1.没有成功比出结果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比的,让其他同学看看他们的比赛方式有没有什么问题;2.成功比出结果的小朋友来交流他们的比赛方法,让学生来评判他们的比法是否公平,有没有哪里不够好。

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顺势提出并强化:1.恩,两只小青蛙要从同一个位置开始起跳,我们可以画一条线来把这个位置确定下来,给这条线起一个名字,叫“起点”;2.青蛙跳了多远,有的小朋友是看的青蛙靠近起点的位置,有的小朋友是看的青蛙离起点远的那一端,这样就会带来不公平,所以我们今天规定一下,统一选择小青蛙身体靠近起点线的位置,跳完以后我们可以找到这个位置并画一条线记录下了,这条线同样的我们可以给他起个名字叫“终点”。

师:确定了这两个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公平的比赛了。刚刚小朋友们比赛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意外,有的小朋友的青蛙跳地上去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让他重新跳一次,有小朋友说他的小青蛙落地的时候身体倒过来了怎么办,那没关系,不管它以什么样的方式落地,都只要找到身体离起点最近的部分做标记就可以了。一会老师会给小朋友们提供一条和老师一样的赛道纸,我们可以在这条纸带上做好起点和终点标记,但是啊,这个纸带比较窄,一会要是小青蛙跳出了这个赛道我们该怎么在纸带上做标记呢?可以用尺子来帮忙,找到身体离起点最近的地方,用尺子对齐了延伸到纸带上做好标记就可以了!

现在,大家对如何公平地进行比赛都清楚了吗?每一位参赛队员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比赛前我们再一同学习一下。

(播放“跳蛙跳远规则”视频。明确活动流程(试跳,比赛,裁剪,比较,张贴))

在之前的教学方案中教师直接在黑板上演示了比赛得方式和比赛中将会出现的一些可能直接讲授了“起点”和“终点”的概念,这是一种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忽略的学生的主体性。调整之后的教学方案重点就是在开头部分尽可能的放手,放手让学生去自由开展第一轮比赛,让他们在比赛过程中自己去遇到一些困惑,产生一些疑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的办法,当学生产生了确定“起点”看“终点”这样的需要之后,再由教师帮助提出“起点”“终点”的名称,让学生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概念,教师只是协助他们完成归纳总结,帮助他们从感性的材料转化成理性的概念,这种归纳式的教学方法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扶得过多,不敢放手,这也是受学生的年龄特点影响,教师总感觉学生的能力有限,这也做不到,那也做不到,更怕课堂一旦放手便一发不可收拾,其实这更多地是教师本身的能力和经验问题,因为陌生,因为没有太多地尝试而害怕,缩手缩脚。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恰恰应该是教师可以抓住的教学机遇,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玩”,那就给他们充分的“玩”的机会,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本领,长知识。教师更应该做的是在一课多上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寻求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同时又不失控的方法,不断积累低年级有效教学的经验,“构”游戏化教学思路,筑就更开放的课堂。

2、一课多“改”——“构”改编化教材内容,呈现更新颖的课堂。(案例: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一课)

不仅低年段的教学需要反复不断地同课异构,高年段的课堂亦是需要千锤百炼,教师对中高年段的教材和学生已经比较熟悉,连续教了几年同一个年级的话,走近课堂可以说是驾轻就熟,而一沉不变的教学内容也会让教师感到乏味,如果因为熟悉便不再钻研教材,那么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也将停滞不前。教师可以在对教材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教材本身不完美的地方,可以改编,可以修正,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在改变中呈现更有效的课堂。

以六年级《拱形的力量》一课为例,这一课按照教材内容上了好多次,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直到一次评优课的机会,再次静下心来反复斟酌,决定在教材内容中穿插自主设计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设计建立在对原教材内容的钻研以及之前执教这堂课的经验:

  1. 教材《拱形的力量》一课研究拱形的受力情况之后,着重从拱足的角度来研究拱形的力量,从以往各类公开课、展示课来看,各位前辈老师对“固定拱足的力对拱形的影响”这个问题也研究的比较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拱形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内容,先让学生有机会从“拱形的跨度对拱形承重能力的影响”这个角度开展对拱形的研究如图1),这也是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研究内容,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拱形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拱形的结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和向外的推力,把对“拱足”的研究放到以后再进行更扎实的研究。

图片1

1

2.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也对“增加固定拱足的力,纸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发现了教材上研究方法指导上的一些小瑕疵,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教材上采用叠加书本的方法来增加固定拱足的力如图2),书本叠高的过程中,纸拱与书本的接触面积也改变了,不能很好地控制变量,不够严谨。在这课教学过程中,验证跨度与拱桥承重能力的关系时候也存在这个问题,不断对教具进行了改造如图3、4),尽可能地做到严格控制变量。

图片2

图2

图片3图片4

图3                图4

在这样的思考下,同一堂课进行了新的建构,避开了教材上的小瑕疵,又有效地开展了对拱形力量的探究,呈现了新颖的课堂。

3、一课多“想”——“构”实用化数据呈现,呈现更有效的课堂。(案例:四年级上册《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

在执教《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时因为学生对小车兴趣比较大,在课堂上学生活动往往比较顺利,学生也都挺配合,整个课堂看似是完整的,从发现到探究到总结,学生探究活动也热火朝天。但在几个班里都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小组都差不多完成探究的时候,一看时间,离下课没多久了,只得挑了两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数据,让他们谈谈从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上台交流的学生都是把所有数据读了一遍,谈发现的时候也是简单的把探究前的猜想复述了一遍,没有把探究的数据与结论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生成的。

可以说整堂课最体现效果的地方,却反而显得苍白。这样几次上下来,就产生了这样的思考,怎么在这个部分有效地呈现并分析数据?反复斟酌下,想到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来帮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后来在另外一个班级执教此课的时候,尝试在探究过程中,让先完成的小组先去输入数据,这样避免了有些快的小组完成之后干等着,也在无形中“催促”着那些磨蹭的小组,等所有小组探究完,数据也差不多收集完了,这时使用EXCEL程序把学生们的实验数据转化成统计图形,让学生对比图形,更为直观,这样便能很好地把数据与探究结论结合起来,更好地指导学生生成科学概念。

尤其在中高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普遍存在难度大、任务重的特点,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在40分钟内完整地完成整个探究活动,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分析数据在课堂上很大程度地缺失,教师不一定一开始就能够想出完美巧妙的方式,每上完一次,多一点思考,慢慢地有效的方式便会逐渐呈现。

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个案例科学教师的同课异构可以说贯穿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一颗多上的机会比主学科教师更充足,即使这样的“异构”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发生在个人身上,但也能帮助教师很好地对同一教材资料进行不同的处理,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力求不同的教学效果,实现自我的“扬长避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教师的这种“同课异构”应该日常化,在日常教学中让自己的智慧不断发生碰撞,在每一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比较,引发对授课方式的思考,从而不断更新观念,优化加深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的理解,相信这般常态化的、揣着思考的“一课多上”,定能激发科学教师更多地思维火花,在不停地“异构”出,成就更开放、更新颖、更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