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探析

王迪

630105198707211022

摘要:它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者做出科学可靠决策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环境保护工作者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参考。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基层企业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并没有真正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存在许多漏洞和问题。因此,明确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根据现阶段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环境监测的标准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国土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一些地区资源的过度开发,大气、土壤和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将“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作为执政理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党的十九大党章。同时,党的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要求按照整体性原则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和内在规律,以增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能力,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土地和空间的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1 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十三五”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关键时期,面临严峻形势。首先,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尚未完成,仍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来说,生态环境仍然是一个短板。如果我们将2035年的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能源消耗仍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污染物不达标排放和生态环境破坏时有发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更加严峻。高风险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来看,仍以重化工、煤炭和公路货运为主。第三,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煤烟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建筑粉尘、秸秆焚烧和非点源污染使空气污染呈现复合特征。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高,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大部分城市地下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少数城市出现严重的水涝灾害,容易导致城市周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壤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已对水和农产品质量构成明显威胁,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压力很大。

2 存在的问题

2.1 共享数据平台普及度不足

从国家层面分析,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未实时披露。个别省级环保部门发布的环境监测数据数量很少,导致县级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发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此外,各级环保部门和相关单位在环境监测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中投入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也明显不足,无法有效整合数据和信息,难以形成合力,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2.2 环保工作执行力低下

为了保障城市建设的发展,各地每年都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进行调整和修订。其中,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更加复杂多样,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幅度调整和修订也将使环保人员的工作更加困难,工作执行力下降。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执行力是城市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工作者履行城市健康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标准,是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规划的依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环保人员一般只处理城市垃圾,实施卫生管理职能。然而,城市生态环境的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发展没有长远规划,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力低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建设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工作执行程度低,监督管理职能不受重视,处于放任状态,这也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思路

3.1 土地规划

正是由于人们对生活的不断关注,我们的社会经济才能快速而持续地发展。土地规划工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积极动员群众力量,解决土地规划给环境保护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对底层群众进行土地规划和生态保护教育学习,动员全体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止土地规划破坏的行动,通过群众及时反馈的信息掌握当地生态环境。在土地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地适当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虽然中国在土地规划新技术方面的投资正在增加,但在实际土地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环境保护观念普遍比较缺乏。土地空间规划的合理实施不仅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需要,也是人们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平衡的需要。因此,在土地空间规划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生态环境规划应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在规划层面,生态环境部门必须明确自然资源部门的主要职责,并将土地和空间的统一规划作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基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不得违背土地规划的意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制定的。总体上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维护的目标、重点、步骤、主要原则和政策。重点是优先解决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或潜在威胁的问题。如控制工业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控制水土流失等。战略步骤的确定也应逐步完成。例如,中国控制城市能源造成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推广使用排烟较少的生活燃料,实施集中供热,然后采用煤气化和电气化。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应基于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当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统计等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信息和经验,依靠自然资源部门的资源和空间信息,深入研究环境质量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有利于环境改善的解决方案。

3.3 建立信息化网络预警体系

各地政府部门要深入了解辖区内的生态环境,然后根据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严格按照国家现阶段颁布的法律法规,通过可靠有效的生态信息检测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技术体系,促进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进步。各重点环境监测站要关注各区域大气污染水平,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及时应对污染突发事件,加强生态环境污染预警,迅速妥善处理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环境污染预警技术应以现阶段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基础,利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收集和汇总各地区不同的环境数据,这些数据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企业后续的环保工作打下了基础。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重视网络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预警力度,真正把城市互联网防控与城市生态环境网络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城市环保信息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问题,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土地空间规划体系下,要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并重的理念,倡导绿色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焕雷.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同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性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 4) : 9,11.

[2] 王伟,芮元鹏,江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使命与定位[J].环境保护,2019,47(13):37-43.

[3] 习丽英.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J].科学与财富,2020( 13) :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