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下,我国对于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逐渐提高,公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施工效果。软土地基作为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含水量在70%以上且地基承载力较低、渗水能力不达标的土壤均为软土地基。了解软土地基的特点,明确相应施工要点,采用深层搅拌桩与垫砂层施工工艺,做好管桩加固与密实加固基础,提高土壤排水能力。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地基;砂垫层;排水加固;深层搅拌桩
引言:公路桥梁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软土地基不适合作为道路持力层,不仅会影响道路结构稳定性,且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会造成公路桥梁结构变形问题。为保持车辆安全通行,有必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排水加固处理。
1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现阶段国内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问题十分常见,这类地基承载能力较低,稳定性较差,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会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软土地基主要为黏土与粉土等疏松土壤组成,需在施工之前掌握结构材料形态与地基特征,以此做好软土地基结构的有效处理。应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需提前掌握软土地基的特点,具体如下:(1)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这种地理形态在各类道路中十分常见,软土地基土壤含水率较高,通常在70%以上,且土壤渗透能力较低,当土层含水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壤的流动性提升,此时必须做好地基加固处理。施工时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做好软土地基加固,保持地基稳定性。(2)软土地基压缩稳定时间较长。软土地基物理性质会影响工程后续施工,比如施工时以额外的措施强化地基,基于挤压排水的原理排除泥土内剩余的水分,增强土质稳定性。压实之后的泥土反而不稳定,这会给工程建设留下安全隐患。(3)软土地基的变形量较大。一方面,地基存在下沉的问题,浇筑公路桥梁后,道路需要长时间使用,因车辆行驶期间会对路面产生碾压,路面需要承受一定的负载重力,进而对软土地基产生稳固效果,但也会带来地基沉降的问题[1]。
2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2.1深层搅拌桩技术
某公路工程设计总长度与路基宽度分别为65km和26.2m,道路为双向六车道,施工难度大,需要提前做好软土地基处理,以此保障道路建设质量。施工前了解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发现不同施工段的软土地基情况不一样,部分路段的软土层比较浅,只要1-5m,部分路段软土层比较深,最深可达15m,所以为保证施工效果,应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处理软土地基。
施工前使用32.5级硅酸盐水泥,禁止使用过期或者受潮的水泥,配置性能可靠的机械设备,做好设备的维护与调试工作,对深层搅拌桩、收集斗、灰浆拌制机以及灰浆泵等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设备在施工期间可以正常使用。采取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对于软土地基比较深的区域进行施工时,应保证现场三通一平,场地平整,完成通水与通电等工作,再按照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确定不同搅拌桩的位置。
优化深层搅拌桩施工工序。相关技术要点如下:(1)钻机就位,完成搅拌桩设备安装,按照放样位置完成桩机定位与安装,底部使用枕木垫平,确保桩机搅拌头和桩身所在位置相互对应。(2)试桩,选择施工路段完成试桩操作,本项目的试桩路段共60m长,根数一共30根,根据试桩结果确定桩机钻孔速度与提升速度,优化设备搅拌速度与喷浆压力,做好二次喷浆量的合理分配。经过试桩后优化施工流程,明确软土地基含水率和喷浆量的关系,确定喷浆量和浆液水灰比,不断调整施工方案。(3)优化浆液配置,按照最佳水泥浆的配合比,对水泥浆合理配置。配置期间应做好水泥浆拌和时间的安排,以此满足搅拌桩施工用量,确保搅拌桩施工连续性。(4)深层搅拌桩施工。浆液配置后还需进行搅拌桩施工,将下钻与提钻速度作为影响设备喷浆量的重点,将钻速保持在1m/min,钻到相应位置后,应用压浆泵喷浆并搅拌1分钟左右,等待搅拌均匀之后开始提钻,此时提钻速度应保持在0.8m/min左右,时刻保持提钻环节喷浆搅拌均匀性。将提钻的位置控制在与桩头距离0.25m,重复喷浆搅拌,保证桩头施工质量,在距离桩头0.25m处停止喷浆。为了让水泥浆材料与软土层相混合,应在一次搅拌后进行二次搅拌。湿喷桩机上升与下沉时,要求施工人员做好速度的记录,如果搅拌时遇到空洞问题,应及时回填素土[2]。
2.2垫砂层施工工艺
首先,做好材料准备工作,根据浅层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采取铺设砂垫层的施工工艺,施工前做好材料检测分析。中粗砂材料质地坚硬,拥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所以本项目决定使用中粗砂铺设垫砂层,材料碎石规格在20-40mm范围内,且内部不能存在杂质,入场前需经过性能检测。
其次,验槽处理。对垫层进行验槽,确定软土基坑当前土质性能,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验槽后安排人员将基坑表面的浮土清除干净,检查进坑周围坡面是否有异常情况,在保证质量合格后铺设砂垫层。
再次,铺设砂垫层。本项目决定采取分层铺设砂垫层的方法,由深入浅的施工,铺设第一层砂垫层时不能随意移动下方卧层,防止砂垫层稳定性受到影响。要求每层砂垫层铺筑厚度应保持在15cm,施工人员使用振动器对砂垫层反复振捣,强化铺筑效果,再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下一层的铺筑施工。垫层铺好之后,验收时要求砂垫层压实系数必须在0.94以上[3]。
2.3高强度夯实与表层处理
软土地基施工期间,需采用高强度夯实技术处理地面问题,并应用强度较低的压力管夯实地基,提高软土地基抗压能力。以增加软土地基强度为目的,及时检测设备情况,保证后续使用夯实技术对地面处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采用表层处理法,相应要点如下:(1)表层排水法,前期勘察环节面对含水量较高的土壤结构,应尽可能的降低土壤含水率,综合砂砾和碎石材料,使土壤含水率最终可以满足施工标准。采用表层冲刷方法,在土层构造内加入一部分建筑材料,完成对表面的冲刷。(2)垫敷建筑材料,针对软土地基构造存在的问题,改善地面承载力,综合化纤无纺布与土工布,完成地基处理。(3)排水砂垫层施工方式,将0.5-1m以下的砂浆垫层铺到土壤中上部分,保持土层稳定,以便后续水分顺利排出。
2.4管桩加固与密实加固
采用管桩补强施工技术,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管桩施工时应关注周围地基稳定性与抗震能力,做好管桩施工点的定位。
首先,采用碎石桩补强法,使用打孔设备将碎石或稳定强度大的材料充填在地面,构造出支承力较高的桩体。其次,混凝土桩法,在地面加入混凝土,水泥凝固后再夯实,提高地基稳定性系数。最后,采用密实加固方法,通过排水密实补强与动力胶结法的应用,抽走软土地基内的多余水分,提高地基强度。
3.总结:总而言之,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科学的应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至关重要,这不仅会提高地基稳定性,同时也会强化公路桥梁建设质量。施工人员需根据软土地基实际情况,以合理的方式展开施工,发挥深层搅拌桩工艺的作用,做好管桩加固与密实加固,及时排除水分,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师燕华,王春晓.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12):196-197.
[2]孙政.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22(06):155-157.
[3]李景宏.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04):184-186.
作者简介:姓名:吴迪,出生年月:19900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省保定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工程师,工作年限:9年,研究方向: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