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还原目的下的Moment in Peking无本回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3

文化还原目的下的Moment in Peking无本回译研究

陆梓纤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在20世纪初用英文写就的一部代表作品,通过讲述姚家人在北平和杭州的生活来向外国介绍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市面上常见的是张振玉和郁飞的两个译本,对于孰优孰劣,翻译界一直众说纷纭。Moment in Peking是无根回译中最具代表性的原文之一,因此,本文基于无根回译理论从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按照文化还原的目的,将它们分为四种回译特点,分别为:四字格、古语结构、拆分、省略。

关键词:无本回译;Moment in Peking;文化还原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画面、包含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著述被翻译过来,这些涉华文献的翻译都会涉及到“回译”的问题。近年来,“无本回译”逐渐为翻译研究界的热点问题,有多篇文章对这一现象展开讨论,大多以某个具体案例为蓝本,

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一些规律性和理论性的结论。其中王宏印教授对这一论题贡献尤大,不但最先提出一些术语,加以界定,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写成数篇颇有分量的论文。笔者研读相关文献,发现学界对这一术语的界定并未达成一致,时有模糊甚至矛盾之处,让人无所适从,也引发一些相关理论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术语加以考辨、梳理和阐发,彻底廓清其概念,消除歧义和误解,深化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和认识,推进异语写作的无根回译研究。

2 无本回译

回译是翻译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现象。“所谓回译,就是对译文进行再次翻译, 把自己或别人的译文翻回原文。 这种翻译方法在英语里被称为‘back translation’。我们可以通过回译来检验译文的准确性。”(冯庆华,2002:469)

无本回译指的是没有本族语文本的一种回译,即译者将作者运用“异语创作”的中国题材作品 (即异语作品) 回译成汉语并返销给中国读者或汉语读者的行为。王宏印后又提出,所谓“无本回译”, 即缺乏文本根据的回译, 但仍有文化之根作为根基, 就不能称之为rootless back translation, 那么, 准确的定义应该是“无本回译”(textless back translation)。(王宏印,2015:2)

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理论不断的发展和补充。“无本回译”初名为“无根回译”,是在王宏印先生提出第一个民族典籍翻译理论“古本复原”以及中华典籍翻译中的“原文复现”等概念基础之上建立的,它是针对类似《京华烟云》等汉译个案的研究。不选择套用某种现成的西方译论,则是因为如果理论与个案不相关反倒容易把研究变成理论的附庸,得出和一般理论前提相一致的结论。“‘无根回译’这个表述不尽准确。无论是作为‘缺乏原译的回译’,还是作为‘异语写作的回译’,都不是绝对的‘无根回译’,毋宁说是‘无本回译’,即不是完全空无依傍无中生有的回译过程,换言之,所谓‘无本回译’,充其量是缺乏文本根据的回译,但仍然有文化之根作为根基,而不是完全失去其根。”(王宏印,2015: 2)

3 Moment in Peking

3.1 创作背景

林语堂在文学上的重要贡献,一是他的散文创作,二是他的英文小说创作。其中,小说三部曲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或《瞬息京华》)、A 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The Vermilion Gate(《朱门》),尤为成功。其中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或《瞬息京华》)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 1938 年 8 月至 1939 年 8 月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其创作年代正值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国内掀起全民的抗日浪潮。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以后,林语堂在国外密切关注国内抗日战争的进展,从外国报刊上获取信息,了解战事的发展。远在海外的林语堂,也想为祖国的抗战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文人,最好的武器莫过于手中的笔。他曾于 1937 年 8 月 29 日在美国刊物上发表名为《日本征服不了中国》的文章,分析中日战争的形式,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向世界宣告中国必胜。林语堂认为为了更好地宣传抗战,获取国际的同情,最好的宣传形式莫过于小说,小说的社会宣传效果要高于政论文章,这就是这部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总之,《京华烟云》展示了一幅中国家庭生活与社会变迁的画面,全方位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的面貌与中国风俗文化。

4 文化还原目的下的Moment in Peking回译研究

4.1 何为“文化还原”

完全返回原作语言状态而无需任何加工和改动的回译称为“文化复现”。其源文本所描述的不是源语文化,而恰恰是目标文化。文化还原就是要把这种文学作品译成目标语,让它回归到目标文化之中。

如果说回译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文本关系、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关系,文化回译则更多地是揭示源语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文化关系、政治关系、历史关系。通过文化回译,目标文化中那些不懂外语的普通读者能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异国文化对自身文化的看法,透过“他者”的眼睛去审视自我、反省自我,从而达到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自我的目的。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源文本与目标文本,考察目标文本中的各种偏移(shifts)产生的原因,可以揭示两种文化间的文化心理结构、审美情趣、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此外,文化回译各个时期的目标译本如一面多棱镜,从中可以折射出一部目标文化的社会变迁与民族心理史、目标文化与源语文化的关系变迁史。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现象,文化回译丰富了翻译的形态,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

4.2 文化还原目的下的《Moment in Peking》回译特点

4.2.1 四字格

4 音节熟语就是四字格。马国凡认为,四字格具有形态简单、内涵丰富且节奏感强的特点( 马国凡 1987) 。作者把英语中松散的句子翻译成紧凑的四字格,符合汉语习惯。

It was of an inlaid Sung palace design, with curved roofs of towers reaching into the clouds, and wild geese flying against distant hills in the background, and palace women with high coiffures and low-necked dresses in the towers playing flutes or stangding on a covered terrace looking at fish swimming amidst lotus flowers in the foreground.

赏析:原文用过动静结合描写出屏风上一片美丽仙境,译文全部译为了四字格“阁楼飞脊,耸入云汉,山峦远列,秋雁横空”,更是为译文增添了一份古典美。

One foot was firmly planted on the ground, while the other leg was in a forward, slightly bent and open, self-protective position, so that he could never be thrown our of his balance.

译文:一脚在前,坚定如钉,后脚向前,微屈而外敞,完全是个自卫的架势,站立得四平八稳,万无一失。

译者选用四字格使文章平衡对称、形式简单,但读者感受强烈,使译语自然而富于美感,顺应了汉语语境。

4.2.2 古语结构

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诗、词、曲、八股等多种文体。在回译时,译者选择使用文言文词汇,增加正式感。古汉语的使用增加了时代距离感,符合故事发生在中国近代这样一个背景。

knowing that she could not do otherwise and welcoming what tomorrow had in store for her.

译文:知道别无办法,将来吉凶祸福,只有听命于天

赏析:古汉语词汇的选择使译文真实地还原了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顺应了译语语境。

4.2.3 拆分

英语形式手段相当丰富,语义逻辑基本上按照句法规律来安排。而汉语大都按照事理逻辑来铺排句子,根据事理逻辑形成“语脉”,由“语脉”牵引构建句群。语脉是句群中一句句话所传导的信息逐次扩展的脉络,即句群中思维逻辑条理在语言中的表现。一个句群要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较复杂的意思,语脉必须流畅贯通,如果语脉中断,信息传播缺乏必要联系,就会破坏句群内语义的集中与完整”( 马琳,2003: 316) ; 而句群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组成,小句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句子、词、短语、词和短语的组合或者短语和短语的组合。( 储泽祥,王文格,2009: 28) 这意味着,如果要顺应汉语读者,结构严密的英语长句必须拆解、捣碎,按照汉语的事理逻辑构建句群,使结构笨拙的英语长句转化成灵巧轻便的、被称为“小句”的词、短语、句子。

All in all, the foreigners were the strangest imaginable sort of people.

译文:总而言之,洋人这种人,你想怎么古怪,他就怎么古怪。

赏析:译者将一整句拆分成了四个小短句,用词承前启下,小句自由灵活,便于理解。

4.2.4 省略

省略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但省略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 张培基 2009: 88) 。由于是向不懂汉语的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林语堂先生在写作时增加了解释性话语和生动的细节描述,使英语读者能更深入和更全面地理解异域文化。在回译成中文时,因为中国读者非常熟悉这些概念,太琐碎详细的解释会使译文累赘,影响读者的顺畅阅读,所以译者选择省略,将一些细节删去。

The spirit that possessed them and entered their bodies was the Monkey Spirit, Sun Wukung, celebrated in the religious epic Hsiyuchi.

译文:来附体的神仙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赏析:该句清楚地介绍了中国文化负载词“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及出处,不会给外国读者带来疑惑、难读的感受。译文却简单处理成一短句,如果忠实地逐字翻译来, 中国人会觉得多此一举, 做如上处理后, 一般中国读者都会觉得流畅、合适、无冗赘之感。

6 结语

国内外对回译在语言教学,译文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但是对如何利用回译方法重建存在译文文本但原语文本遗失之资料方面的研究较少( 刘常民,2010) 。涉华文献的译介不仅能给国内研究语言、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推动文化交流,同时也给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十年过后,无本回译的理论系统愈加完善,同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涉华文献会译介到国内,如何将这些中国文化要素回译到中文,其中会有哪些困难,还需要专家学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in Yutang. Moment in Peking [M]. New York: The ohn Day Company. 1939.

2.黎昌抱,屠清音.无本回译研究纵览[J].中国翻译,2019,40(03):130-140.

3.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4.聂家伟.回译的类型与意义探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98-105.

5.江慧敏. 京华旧事 译坛烟云[M].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外竞先文库, 2016.

6.王宏印.典籍翻译:三大阶段、三重境界——兼论汉语典籍、民族典籍与海外汉学的总体关系[J].中国翻译,2017.

7.王宏印.从“异语写作”到“无本回译”——关于创作与翻译的理论思考[J].上海翻译,2015.

A Textless Back- Translation Research of Moment in Peking on the popurse of cultural reconstrucrio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 Ziqian

Abstract: Moment in Peking is a famous novel written in English by Mr. Lin Yutang, a Chinese writ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book is intended to introduce to the foreign world the life of Chinese people by telling the stories of normal Chinese families. Today,there are two versions of Moment in Peking translation in the book market. Readers argure all the time which one is better. Moment in Peking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extless back-translation fiction. Based on the popurse of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it is charactersized by Chinese four-character combination, classical Chinese structure, deviation, and omission. Therefore, the difficulties of textless back-translation has been turned out so as to analysize back-translator’s quality. Hopefully, it can provide certain enlightment and references on Chinese textless back-translation.

Key words: textless back-translation; Moment in Peking; cultural re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