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胡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的管理也逐渐走向现代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农业经济管理中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优势。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信息传递的速度非常缓慢,而且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工

作的开展效率。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价格,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的稳定繁荣。

关键字: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应用


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在信息化的发展上也相对落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另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农民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差,因此导致他们的科技创新力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 农业信息化概述

1.1 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或者说是将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计算机自动化的过程;或是将其电子化的方式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或将其应用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方面,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总而言之,就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手段结合起来,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

1.2 信息化的功能

(1)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和分析,从而达到对农业经济的管理目的。(2)信息的预测与决策。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进而为农户的种植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根据这些来调整农户的种植结构,使之更加合理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农业经济的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的技术将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得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样就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将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让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还能把不同行业的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方便相关的业务操作。(4)信息的共享及交换。

1.3 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的作用在于能够将农民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并且将其体力消耗降到最低,进而使农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使其价格得以降低,使得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加强烈。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的限制性,很多农户的土地资源都比较有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帮助他们改变传统的落后方式,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农户的增产增收,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优势

第一,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下,信息传递速度较慢,工作量较大,而且容易出现重复传输的现象;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了远距离传播的问题;同时,还能避免因人工操作造成的错误和误差,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第二,信息化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第三、信息化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现代科技的使用与推广,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第四、信息化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农民的收入水平。

2.2 农业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缺陷

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在不断地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目前很多地区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导致了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浪费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效率。其次是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低,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这就造成了许多的损失和麻烦,同时也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最后是农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来对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使得农民不能及时的获取相关的市场需求,从而无法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三、农业信息化在我国开展的对策

3.1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其次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从而促进农产品的质量提升。最后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因盲目投资而造成的浪费现象。

3.2 加强农村信息化的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要有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很难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操作,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为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转;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纳入到电子平台中,让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指导与培训,使他们了解到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等等。

3.3 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农业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对农业信息技术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同时也要对农村的干部和农技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加强,使其成为一个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率较低,所以信息化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就更高,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农民,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追求,要具体到各个环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吉磊.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0:100-100.

[2]和福玉. 浅谈信息化在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