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际会中学 353213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思想和要求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其意义多元,主要包括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落实个性分层、培养素养发展等。要保证合作学习发挥其育人作用,教师需要从驱动、立项、层次、条件等几个角度着手,可重点关注融入竞争元素、问题项目引领、内容深浅适度、突破教室空间等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作用;策略
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古老的学习模式。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反映出孔子反对师生二人封闭式的学习,主张知识技能的交互。而“管宁割席”这个典故则反映了合作学习的“破裂”,也证明了合作学习自古有之。
合作学习一直存在于教学实践,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地普及。即便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们普遍关注到了合作学习的育人价值,但在实践上常表现为犹豫和纠结,实践运用率并不高。原因无非是条件不充分、耗时费力、见效慢等——归根结底,核心原因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育人价值缺少系统、正确的认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缺少组织合作学习的相应能力。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普及合作学习,并保证发挥其教育作用,有必要对价值认同和实践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作用
1. 提升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的知识难度要远高于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问题是数学教师深感“头痛”的一件事。很多学生因为存在畏难思想,再加上学习过程单调、枯燥,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情感。在这种情感下,学生表现为学习不主动、不专注、焦躁等状态,严重影响学习质效。而合作学习是一种生为主体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可释放来自于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使学生产生学习主体意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可以明显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再加下后面探讨的提效、满足个性等作用,可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而信心的提升,也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表现为学习的主动、积极和自律。
2. 提升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原理在于几点:第一,是前面提到的提升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更专注、投入、认真地学;第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习资源。学生通过交换思想、交流经验、表达见闻等方式,解决学生个体思维、能力、资源欠缺的问题,也就是“集思广益”。正如孔子所说,“多见之,知之次之”;第三,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多种素养发展,其中包括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随着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3. 落实个性分层
新课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主张教育应鼓励学生个性成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就数学来说,学生间智商高低差异并不大,但明显存在着智力和情感倾向差异。有的学生喜欢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好,适于学习数学,而有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而喜欢语文、其思维特质偏向于感性,他就更适宜于学习“文科”。而且,不同的学生认知习惯、习得路径也有差异。这样,就产生了分层教学的需求。但教师组织分层教学难度很大,主要是时间、精力有限,不太可能实现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分层教学。而合作学习利用学生间的互补、互助、互师,有效解决了分层教育的难题。
4. 培养素养发展
素养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新课程标准更是进一步明确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思想。当前,培养学生素养发展,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而合作学习在落实素养培养方面具有独特、高效、综合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合作学习是生为主体的过程性学习,符合素养构建的理论原理;第二,合作学习因拓展、交换生生、师生的思维和经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素养、创新能力、实践意识、解决问题能力等;第三,除了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发展的综合素养而言,合作学习的培养作用也不容忽视。如情感态度(前面已论述)。而对于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合作学习的作用不可替代。
基于以上几点,初中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合作学习的组织实践。
三、合作学习的策略
1. 融入竞争元素
合作学习本身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具有正面导向作用,可以明显提升学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教师要注意到,这种基于教学形式的学习驱动作用并不绝对。一般来说,对于学习态度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合作学习进一步激趣作用比较明显。而对于一些畏难情绪、惰性思维比较严重的学生,合作学习的激趣作用不明显,有时候反而是给其负面情感提供了“发展”条件。因为合作学习时,教师的监督、管理力度会弱化。那么就会有一些学生“滥竽充数”,不参与合作,静等“收割”小组同学的合作成果。这样,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合作学习的意义仅限于掌握知识和技能,对于素养培养、提升效率等,没有作用。因而,要想合作学习尽可能地驱动学生,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受益。教师还需要强化驱动——基于初中学生争强好胜、自我意识强的青春期心理特征,小组合作最有效且操作简便的策略,就是融入竞争比赛元素。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给学生一组应用题,让各组学生列出方程并求解,以巩固所学和训练思维。规定“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个组列出方程和正确求解最多”。因为题量大、时间紧,小组要想获胜,就必须所有人全部参与、分工协作。有惰性思想的学生,因怕被小组同学埋怨加上自身的求胜心理,此时一定会积极投入到合作中。
2. 问题项目引领
初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和知识能力处于一个由低阶向高阶过渡的时段。他们的合作的能力水平比小学生高,但还远没有达到高中生、成年人的层次。在合作中,常常因为找不到合作的方向、重心、步骤、方法而影响合作效率——大量消耗时间,影响合作心态,而且影响最终收获。因而,对初中学生的合作,教师既不应像对小学生那样事无巨细都指导、帮助,但也不宜像对高中生那样高度放开。根据学生需求,教师适度予以点拨、指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指明合作方向、目标。但教师又不能直接给学生结论。直接给结论,就会使合作失去过程性、探究性。所以,一般常用问题导学或项目任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学习“角”的时候,让学生合作探究不用量角器,仅使用一对三角板来画出各种角度的角。教师说,“两个三角板的角分别是30°、60°、45°、90°,用拼接法或减法,可以画出哪些角度?比一比哪个组画出的角度多、思路广”,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画出多少种角,然后让学生去画。这样,在问题的提示下,学生就明确了合作的目标、方法、思路,可以高效地完成合作。
3. 内容深浅适度
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其作用重心,是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要遵循建构主义理论,给学生充分自主参与的条件,还要注意遵循支架理论,保证合作的促进作用。这需要从合作内容的难易及知识层次上去把握。即,难度太大,学生无法完成合作,既不能最终掌握知识,又因不能经历全程,而无法构建素养;而难度太低,学生无需过程即可给出结果,合作失去过程性,也无法起到构建素养的作用。而且,难度过大及过低,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负面影响。难度大,学生信心下降;难度低,学生兴趣下降。因而,把握合作内容的深浅,是教师要关注的一个要点。比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教师让学生探讨,“什么是正数、负数,怎样用符号表达正负数?”这个合作内容就过于简单,没有合作的必要。应设计为:给学生一组情境,如建筑施工、海底探测、生产经验、火箭发射等等,然后让学生判断“这些情境中,哪些数据用正数表达,哪些用负数表达?”学生通过探讨分析,既可以巩固正负数的概念认知,又可以培养其实践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等,还可以理解正负数的相对性。难易适中,且有过程性。而如果是以“某战斗机升空,每秒加速由10米到60米,再减到0,这个过程,怎样用正负数表达?”这个问题情境涉及了物理加速度概念,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不适宜初一学生探讨。
4. 突破教室空间
开篇提到,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但在组织实践上比较纠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合作学习的条件不充分。即,合作学习相对于教师直接讲授,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一堂课时间有限,教师十分钟能讲完的知识,组织合作则可能需要消耗二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而如果要保证合作学生的有效,就必须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合作过程。教师不能因时间原因而中止学生的合作。而实践中,确实有一些小组的合作时效比较低,别的小组完成合作,这个小组还在“磨蹭”。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使教师组织合作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当下,减负政策的出台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充分条件。即,减负之后,学生拥有了大量自主时间,而且学校还提供了课后托管服务。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进行合作,就不必担心时间问题。学生可以从容地进行完整、有质的合作。此外,当前学生家庭都有电脑、网络,放学回家后,通过网络通信平台,如微信、电子会议软件等,学生可以实现跨时空的合作。利用减负契机和信息技术,教师的思维跳出教室物理空间,可解决合作耗时问题,还可以为学生合作提供更多的空间。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具有多元教育价值的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程改革学为中心、素养教育、个性发展等教育思想和要求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合作,其主要作用有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落实个性分层、培养素养发展等。要保证合作学习发挥其育人作用,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从心理驱动、内容立项、难易层次、合作条件等几个角度着手,可重点关注融入竞争元素、问题项目引领、内容深浅适度、突破教室空间等策略。
参考文献:
[1] 任杰.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的课堂建设践思[J]. 数学教学通讯, 2021(17):2.
[2] 唐玉梅.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J]. 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 2021(5):1.
[3] 洪丽云. 讲究策略,提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实效[J]. 东西南北:教育, 2021(4):0300.
[4] 周权. 论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21(3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