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家庭对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

许云映

温州市龙湾区国科温州第一幼儿园    

摘要分享是一种良好的行为,同时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家庭因素影响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  幼儿分享分享行为

儿童分享的内涵及表现

所谓分享,是指按一定标准与他人分享共有物品的行为,它是幼儿亲近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对幼儿以后的人际交往和合作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只有在分享过程中逐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才能有利于幼儿健康的人格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被人捧着护着,属于他的东西从来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也会有父母或长辈千方百计的为他弄来。在我们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景:两个幼儿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或为了一点小事而告诉老师甚至号啕大哭;或有的幼儿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意分给别人玩。就说我们班的王强吧,上课表现很积极,可他的占有欲特别强。一次,将近放学,小朋友们各自去区域角玩。项中凯等小朋友正在玩建构区的积木,王强也想玩,可建构区里人数已满,他必须等别的小朋友玩好后,才可以进来。如果是别的小朋友在老师的提醒下可以等待,还可以选择别的区域角。可王强不可以,就在那里大哭大闹,任凭老师怎么劝说,都毫无作用,不一会儿,家长来了,边哄边劝,也无济于事。望着这样的小朋友,父母和家长即使完全用说教,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班级专门组织家长会进行讨论,幼儿的这些行为的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对幼儿性格养成的利和弊。最后经过讨论组织孩子多多参与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理解并体验分享。于是我们班经常组织亲子活动,也鼓励家长经常带孩子出去参加集体活动。

家庭环境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家庭生活中,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处理态度和行为影响着幼儿以后的分享行为的培养和发展。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美德。因为分享中包含着宝贵的平等和博爱思想。作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在家里孩子们根本没有机会学习分享,享受分享。一天,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乐乐,早上一来就闷闷不乐。于是我找他谈心。原来他表妹来他家做客,他说家里人不喜欢他,喜欢表妹。他很讨厌表妹,不愿和她玩,希望她早点回去。面对孩子的独白,对于中国目前家庭状况,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为了消除孩子们自私,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我们必须让孩子学会分享,这对于培养孩子们以后的合作能力至关重要。而合作能力恰恰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一步。如果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慢,发展不足,那么就算他发育健全,但身体、智能的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会导致感情不成熟,不适应社会生活。在明白分享行为的重要性时,我们更要重视让孩子学会分享,而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分享,才能从内心理解分享的意义。

可是,孩子也能理解分享的意义吗?当然可以,孩子并非没有理解能力,只是,孩子的理解方式与大人不同。你对大人口头解释,大人就能明白你讲的事情,但你对孩子讲半天,可能他还是似懂非懂。因此要让孩子理解,就需要给他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记得一次带孩子们去春游,那天路上乞丐特别多,看见大人带小孩就尾随我们。孩子们看见乞丐很害怕,当时大人们也很无奈。这时,我对孩子们说:这些老爷爷,老奶奶肚子饿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拿一个面包给他们好吗?孩子们纷纷拿出一个面包很有礼貌的送给乞丐。这时,接到面包的乞丐都很开心,不住地说谢谢,纷纷散开了。孩子们,他们饿了,才会跟着我们。有了面包,他们不饿了,你看,他们很开心呢?那一刻孩子们体验到了,也理解到了。要让孩子理解分享,根本解决的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要让孩子与身边的环境互动,体验,感受然后理解。

幼儿不可能离开教育自发成长为社会要求的品质高尚的社会成员。所以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在儿童分享行为发展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首先要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家庭环境的意识。如,家里只剩一个苹果必须让他知道,不是让他独享得,我们可以把苹果切开大家一起分享。孩子身边所有的人、事、物、情绪都是构成孩子的成长环境。所以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如果说学会分享有一个终极目标,那么就是孩子自发地分享而不是被动的遵守成人制定的分享规则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举止,所以父母在教孩子学会分享时一定要注意做到言行一致。家长应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求不同的分享行为。有些孩子表现的不合群、自私等反分享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由不当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家长在培养孩子分享行为时要注意不要以孩子为中心,父母自身不要做出自私、独断、专横,尽量为孩子营造亲密,信赖的贺喜的家庭氛围。

三、创设充满分享的家庭环境

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父母要为孩子创设充满

分享的家庭环境意识,因为幼儿身边所有的人、事物、情绪,都是构成幼儿成长的环境。当家庭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出发。缔造一个分享之家。大人的行为,做法可以带动孩子转变思想,身教大于言传。

参考文献

[1]马维.小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兰瑞等.对幼儿道德教育中分享与谦让问题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0(6).

[3]邱少华.早期教育教师版[J].儿童教育出版社,2005(2).

[4]高寿岩.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M].沈阳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