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辨中彰显语文课堂的理性光辉——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在思辨中彰显语文课堂的理性光辉——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张熠熠

南平实验小学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浅尝辄止地阅读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会导致阅读教学的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学生误读和偏读。因此,在小学阶段,怎样进行“思辨”式的语文阅读,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下面,将通过课堂上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思辨阅读的初步思考。

关键词:语文;思辨性;阅读

引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信息量空前庞大,而且传播的速度和变化也越来越快。在这种大环境下,人的思维逻辑和思辨能力已成为以“花花世界”为基础的重要素质。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他们能够很容易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其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其能否顺利、健康地前进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什么是思辨性阅读

思辨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即要求学生在读书时仔细思索、明辨,以达到“思辨性”的思维模式。在数字化时代来临的今天,浅尝辄止地阅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

小学语文的思辨阅读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学习经验、生活经历、相关能力等因素进行分层、系统化地分析和处理,并学习如何通过经验的积累。由此可见,思辨阅读要求小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思考的能力,并能够从多个视角对所读的文章进行系统的思辨与剖析,从而一步一步地深入到文章的核心。同时,要使学生“脱离”作家的固有观念,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从阅读的角度去认识文章的内涵,从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获得不同的阅读经验。

二、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是思辨阅读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主导。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学习能力,而思辨阅读又要求学生具备很高的思考能力。二是在信息时代,读书要有批判思维。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是如此之多,以至于让人难以分辨。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如果不能进行思辨和批评的阅读,就很难找到有价值的资料,读书时迷失了方向,产生负面影响。三是阅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讲授时都强调“答题”,即用快读、跳读、注意开头、结尾和快速找到关键信息。这种方式在解答时很有效果,但在提高阅读水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进行思辨式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思辨式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利用思维导图,拓展思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们经常采用二元思维的线性板书,因此,学生们往往会选择二元笔记。思维导图则侧重于多个视角的思维,运用线条、文字、图形、色彩等多种思维方式,以一幅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们的思想也随之扩展,将那些看上去毫无联系的数据,用思维导图连接起来。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及时、准确地捕捉到课堂中产生的各种动态信息,从而拓展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了思辨思维的深度,从而提高了阅读的质量。如在讲解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草船借箭》的时候,让学生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把一支箭写在草舟的中间,然后再根据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进行深入的了解。本文的主题是周瑜、鲁肃、诸葛亮三个角色,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三角图形,将三个角色的关系和个性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通过这种发散性的思考和联想,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敢于发问,培养批判的思辨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困惑或认知的冲突,从而为学生的批判思维奠定基础。即所谓“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造适当的问题环境,对所学知识进行发问,并通过发问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意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句子、段落与现代概念的矛盾,引发学生的认识上的冲突,进而引发疑问针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针对性地突破,使其提出问题。比如,在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中,大部分学生都说要像花生一样做人,因为花生的样子虽然难看,却很实用,没有名气,也没有追求过什么。而有些学生则质疑像桃子、苹果、石榴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好?这种果实不仅有外表的美感,也有精神上的美感。通过对文本的质疑与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花生的价值,并在未来成为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三)加强反思,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进行反省就是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反省,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进行再思考,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通过质疑、比较、对照等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以往的经验中找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并使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的读书中,读到最后一节,有些同学讲起自己的感情:“八国联军是很可恨的,他们毁掉圆明园的罪恶,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些卑鄙无耻的强盗,不仅洗劫了圆明园的贵重物品,还毁掉了圆明园,以掩饰自己的罪行,毁掉了所有的证据。”这种敢于向书本发起挑战、主动思考的学习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反映出他们的阅读思维的深度。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的阅读训练,对小学生来说,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辨别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辨别情感、拓展视野和胸襟。对小学语文进行思辨式阅读教学,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茁壮成长的重要保证。在实施思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学方式,摆脱传统的模式化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知为基础,辅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思考,实现思辨思维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莉.在思辨中彰显语文课堂的理性光辉——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00(001):前插7.

[2]郝会.以思辨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析[J].小学时代,2019(14):11-12.

[3]孙静.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析[J].关爱明天,2016,000(005):4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