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金成英特西溪海幼儿园
[内容摘要] 开展绘本教学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想象力和培养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时令阅读、延伸阅读、探索阅读等多个维度阐述了作者的绘本“悦”读观,让“悦”读促进阅读。
[关键词] 绘本教学、时令阅读、延伸阅读、探索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早期阅读就是让幼儿接触文学作品,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园里,很多教师都会给孩子讲绘本故事,因为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而有趣的故事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活动生机盎然。 然而,现实中也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并不擅长讲故事,把原本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描述得平白无味,通常是要和孩子们讲故事时,拿到一个绘本,在阅读方法上一般是先看一看绘本故事题目,大概翻阅后就照本宣科式地一页一页开始讲述故事。在阅读内容上,没有多少时间去想这个绘本故事要传递给孩子什么东西,该怎样和孩子共同阅读,更很少去思考该如何让这个绘本发挥出故事之外的作用,孩子怎样才能快速地喜欢上绘本阅读,怎样对绘本能长久地保持新鲜感,怎样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等。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为此,我的绘本故事教育观是多维度下的快乐阅读,让“悦”读绘本,成为我的阅读“招牌菜”。
一、“时令”阅读,让阅读保持新鲜感。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选择适合季节背景的绘本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保持绘本故事的“新鲜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幼儿发挥联想和参与阅读全过程的积极性,让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故,以二十四节气和中华传统节日为主线的绘本教学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时令”阅读“主打菜”。“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不断轮换,让孩子每天的阅读都充满新鲜和期待。
“时令”阅读的核心就是一个“时”字。这就要求教师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知识,能够知道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和每个季节的重要传统节日,做到胸有成竹。在这些节气和节日到来之前可以告诉幼儿接下来哪个节气、节日将要来临,让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提前了解这个节气的特有习俗,以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例如,今年4月5日是清明节。“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十分特殊而重要的日子。因此,在幼儿园放假前一天我就提醒孩子,下星期回来老师要和大家分享清明节的故事,让孩子们注意观察这几天家里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们都在忙什么。
清明放假结束第一天,我给孩子们准备的绘本故事是《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之清明节》。讲故事之前,我首先问孩子们“小朋友们最近这几天,你们的家里人都在忙活什么呀?”由于提前做好了准备,孩子们参与表达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孩子说,“这几天,我跟着阿公阿婆回乡下老家扫墓去了”;有的孩子说,“这几天,家里都在包粿。粿有咸的也有甜的可好吃了”;还有的孩子说,“我们去乡下爷爷奶奶家踏春、看油菜花、放风筝”等等。总之,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性都很高,都能将自己的节日体验分享给大家。
接下来,我又提示孩子们看绘本的环衬部分,上面有一幅画,空中下着丝丝小雨,发芽的柳枝随风飞舞,一个人撑着伞从柳树旁走过,边上还有两句古诗。不少孩子,马上就联想到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儿童遥指杏花村”。然后我再开始给孩子们讲清明节的故事,告诉他们清明节在春秋时期的来历,以及关于清明节的美食和风俗。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经过几遍简单的复习,班里大部分孩子都能较好地了解并掌握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和习俗。
就这样,在紧扣时令的前提下,经过活动前的精心准备,本次绘本故事分享阅读活动中,每个孩子始终保持对故事的好奇心,都希望自己的节日经历能够在老师的故事中得到体现。为此,也实现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延伸”阅读,让阅读充满神秘感。
一次成功的绘本故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在阅读进行时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阅读的前后期让绘本发挥无穷的魅力,让阅读的价值得到无限延伸。在分享绘本《一只有教养的狼》的故事时,我就采取延伸提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故事情节充满神秘感。当讲到“一只饥饿的大野狼闯入农场”时,我就让孩子们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的孩子说“大野狼会迫不及待地抓小动物吃”;有的孩子说“大野狼会被农夫赶跑”。无疑,孩子们的想象都是合乎常理的。但当我说出“大野狼发现农场里的动物竟然喜欢读书,这让它忘记饥饿,激发起好奇心和好胜心”的时候,孩子们都因为出乎意料而感到好奇。在这种神秘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带着孩子们见证了一只坏蛋大野狼的学习过程,经历了大野狼如何成为“一只有教养的狼”的蜕变。
故事的结尾是大野狼因为自己的教养收获了友谊。但是我认为,故事还不应该在这里结束,绘本阅读的快乐还可以继续。于是,在第二天的阅读活动中,我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后来,大野狼离开农场后还去了哪里,会遇到谁,发生了什么故事?“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毫无疑问每个孩子对故事的延伸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说,大野狼因为自己的教养有了更多的朋友,甚至去了外国给那里的人和动物讲故事等等。
一本绘本就如一个圆心,在教师的延伸启迪下,从这个圆心自然会发散出无数的下一种可能。大野狼,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更重要的是在获得“教养”之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故事,这就是延伸阅读的魅力。
三、“探索”阅读,让阅读伴随体验感。
“探索”阅读也可以理解为“体验式”阅读,表现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分享,还可以在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融会贯通,加深印象,也可以采取“小实验”的方式增强绘本阅读活动的魅力,从而让孩子喜欢上绘本阅读的一种表达途径。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在谈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中指出,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在创造中学习语言”。我们也可以在创造探索中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增强孩子的体验感。
绘本《安的种子》讲的是三个小和尚种千年莲子的故事。故事中,本、静、安,三个小和尚分别从师父那里得到一颗千年莲子的种子,他们都想让莲子发芽、开花。最后,心急的本和静都失败了,只有顺应种子生长规律的本获得了成功。
其实,年幼的孩子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更难懂得万物生长都要适应自然规律的科学道理。为此,我们就开展了“春之约”种植活动。让每个孩子回家后都带了自己心目中的“千年莲子”,种在了事先准备好的花盆中,孩子们学着故事主人公安的样子,给自己的种子浇水,定期观察生长情况,我让他们把每次观察到的明显变化都在植物观察记录本上记录下来,并且学着书上的样子画出种子成长变化图。二周后,参加探索活动的20个孩子中有一半以上都讲出了自己的——“安的种子”。绘本是“画出来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我们的绘本阅读从故事走进教室,又从教室回到了图画,孩子们了解了植物成长的过程,也说出了自己心里种子发芽、生长的故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阅读材料的特点,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悦”读活动,看着孩子们在每一次的阅读中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到绘本的故事情境中,我和孩子们更加感受到了绘本阅读的快乐。孩子们在时令阅读、延伸阅读、探索阅读多维度下的快乐阅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们对文学艺术的审美及表现力,这都是“悦”读促进了阅读。让绘本“悦”读伴随孩子成长的全过程,让绘本“悦”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冯丽红.《关注绘本,将阅读无限延伸》[J].时代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