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萨尔》史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关于《格萨尔》史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思考

刘亚超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格萨尔》史诗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民俗、精神等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但随着藏蒙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娱乐方式的转变,加之藏蒙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使得《格萨尔》史诗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这需要我们立足当下,结合时代特征、人民需求和发展趋势,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和创新性的思维,转化和发展《格萨尔》史诗,比如:对《格萨尔》史诗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打造“格萨尔”IP,与旅游、文创、电影等多行业结合发展;再如:优化《格萨尔》史诗传播链条,扩大传播者群体、创新表达方式、创新传播媒介等等。最终希望《格萨尔》史诗以更具体验性、互动性的方式走进百姓生活,让更多人关注史诗、理解史诗、热爱史诗、加入史诗的传承者阵营,共同推动史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格萨尔;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产业

关于格萨尔的故事,若不是出于文学爱好或者自小耳濡目染,可能很少有人了解。但因《格萨尔》史诗在2006年和2009年,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闯进了无数人的视野。这打破了黑格尔曾认为“中国没有史诗”的断言。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场合提及格萨尔,并称“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1]。但随着近年来,史诗流传地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娱乐方式的转变,在地年轻人对“格萨尔”史诗的传统演述逐渐丧失兴趣。演述艺人年迈体弱,人数锐减,格萨尔史诗演述式传播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困境[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格萨尔史诗的继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格萨尔》史诗是什么?

要说明《格萨尔》史诗是什么,首先需弄清楚“史诗”是什么。史诗是民族的口述史,一种古老而又宏伟的民间韵文叙事,集歌唱与叙事与一身的宏大文学[3],主要叙述英雄传说或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比如:从早期生活到农耕生产,从迁徙到民族形成等。同时,史诗又包容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信息、文化信息,汇聚着大量氏族生活场景,诸如:服饰、饮食、丧葬、祭祀、议事、选举等等,史诗把人类早期所有的经验化为叙述话语,成为古代民众早期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族精神的结晶。

《格萨尔》史诗是关于格萨尔这位英雄人物的宏伟叙事,讲述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抑强扶弱,征战四方的英雄故事,再现藏、蒙等民族由分裂到统一,由战乱到安定的历史过程。其中包含大量的氏族生活信息、文化信息。“格萨尔”在藏语中含有“英雄、勇猛、好汉”的意思,在《格萨尔》史诗中专指故事主人公的名字。

《格萨尔》史诗有120余部,100多万诗行,翻译成汉字,有2000多万字,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4]。它在多个民族地区流传,但以藏蒙地区为主,至今仍存在口传心授的形式,是现存的“活”史诗之一。其篇幅规模、内涵寓意,像一颗大树,随着新的演述人的出现仍在不断开枝散叶。格萨尔演演述人在演唱时,经常用三句话来概括史诗的全部内容:“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间世上各种纷争,下面地狱完成业果”。在艺人们一段段演述中,在成文的一篇篇诗行里,蕴含了藏、蒙等民族人民,亦或说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因此格萨尔史诗又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是传统文化原创活力的灵感来源。

二、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创造性”是要求,“转化”是目的。可以理解为结合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的需求,采用新的主题、技巧、方式、方法、形式等开发[5]、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创造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有益于当代的、新的文化成果。以《格萨尔》史诗举例:挖掘、利用格萨尔文化,结合旅游、服饰、创意产品、音乐、电影、绘画、舞蹈等,创造出新的价值。

创新性发展,“创新性”是特征,“发展”是目的。“创新性”的核心是“新”,即摆脱不正确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发展”有“进步、扩大、向着更高水平迈进”之意。因此,“创新性发展”可以理解为结合时代,采用正确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说创造性转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往”,那么创新性发展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开来”。需要更具前瞻性和开放性,需要快速认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瞬息万变的发展进程中符合时代精神、永葆生命力。例如:三星堆数字交互空间实现融合传播、首都博物馆开启“文物的时空漫游”等。

当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造、补充或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但这一切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本有的内涵基础上进行。由于《格萨尔》史诗篇幅长、内容多,笔者不才,学识尚且粗浅,不敢就“格萨尔”内涵层面进行改造、补充或拓展。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格萨尔》史诗在产业转化和优化传播链两大方面分别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阐述。

三、关于《格萨尔》史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格萨尔》史诗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普及和发展的主体和对象应该是大众,但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差异,《格萨尔》史诗的传承、普及和发展等面临诸多问题,使其一直以来是个相对“小众”、“封闭”的文化圈。加之,演述人老龄化严重,近年来人数锐减,而青年一代因时代发展,有了更多的人生出路和娱乐方式,也逐渐失去了对《格萨尔》史诗的热忱。《格萨尔》史诗面临“人亡歌息”、“人亡艺绝”的困境。与认知度较高的《荷马史诗》相比,我们的史诗在转化和发展方面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此,我们需要加快《格萨尔》史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史诗的体验性、互动性,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传承我们的史诗。

(一)关于创造性转化

《格萨尔》史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文化创造力,为《格萨尔》史诗的转化带来了极大的创造空间。

  1. 创造经济价值

格萨尔作为藏蒙等民族的图腾式人物,在民族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格萨尔流传地可以打造“格萨尔”IP,结合旅游、文创、唐卡,服饰等,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的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人了解、体验、关注“格萨尔”文化。

1.1、IP+旅游

民族旅游是“一种通过开发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区特定少数民族及其独特文化风俗和社会生活方式,使游客得以观察、体验、认知和了解其古代文化遗产和当代活态化社会文化形态,从而实现游客和少数民族各自需求的经济社会的活动与现象”[6]

可以围绕《格萨尔》史诗中的人物、情节、建筑等的描写,在有格萨尔流传的地区开发出丰富的旅游产品,例如格萨尔藏戏表演、格萨尔狮龙宫殿、格萨尔文化中心、格萨尔纪念堂等,通过“格萨尔”IP吸引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过来游玩、游学,不仅可以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创收,还可以倒逼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

1.2、IP+文创产品

可以参照故宫文创产品,以“格萨尔”为IP,根据当代年轻人的喜好,打造《格萨尔》史诗人物系列盲盒、可播放美好寓意说唱的音乐盒、水杯、办公室摆件、书签、配饰等等。比如:星巴克的logo设计就是从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塞壬女妖的形象得到的启发,寓意是“致命吸引力”。

1.3、IP+唐卡

格萨尔唐卡又被称为“仲唐”,本是格萨尔演述艺人画的格萨尔人物形象,演述时悬挂起来,起到加强演述效果,招徕听众的作用。随着专职画师的出现,“仲唐”日趋精美,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受众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不同身份观者的加入,为当下的唐卡构建了更多的文化角色——宗教供奉对象、修行观想对象、艺术欣赏及收藏对象、文物和工艺品鉴赏及收藏对象、旅游纪念品收集对象等[7]。因此,围绕“格萨尔”史诗中的人物或故事为主题,绘制满足各色人等需求的唐卡可以成为不错的创造性转化方式之一,在传播格萨尔史诗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收益。

1.4、IP+服饰

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透过服饰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地方习俗、审美情趣、等级观念、伦理道德和社会角色等[8]。在《格萨尔》史诗中关于各色人物的服装和配饰,无论从材质、形状还是色彩、纹样,都有不少的描述。可以联合知名服装、配饰设计师,开办时装秀,打造服饰联名款,应该会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比如:迪奥2020年以希腊神话为灵感的高定秀。让时装不仅仅是时装,还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

  1. 创造文化价值

荷马史诗于公元前8世纪出现以荷马之名命名的该史诗特定口头文本,公元前6世纪出现规范定本。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之后就出现了希腊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如此说来,荷马史诗的传承和发展历史悠久,早已深入欧洲人们的基因,深刻影响着后来欧洲的文学、建筑、绘画艺术、电影艺术等等,以至于如果不了解荷马史诗,很多文学、艺术作品的文化梗都不会明白。

同样,《格萨尔》史诗也拥有广阔的文化创造空间,其故事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使其还有一个“五不完”之说。即:说不完、唱不完、画不完、写不完、塑不完。《格萨尔》史诗就像是“元文化”,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电影等众多领域都可以在此找到新的灵感,例如:阿来的小说《格萨尔王》、格萨尔唐卡绘制艺术、藏戏、动画电影《格萨尔大王之磨练》、真人电影《格萨尔藏戏》、等等都是对《格萨尔》史诗的创造性转化典例。但是,由于我们对《格萨尔》史诗的研究起步稍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通过借助epic(史诗)这一特定术语,摸索到《格萨尔》的文脉本体[9]。时至今日,即便专业的演述艺人都不可能把格萨尔史诗全部唱完,所以对其深入挖掘、全民普及和创造性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创造性空间当然也会更大。

(二)关于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格萨尔史诗演述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境地。为此,我们出台了许多对演述艺人及其演述内容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政策,很多演述艺人因此进入了事业单位,拥有了稳定的职业,其演述被录制成音频、视频。但尽管如此,由于《格萨尔》史诗存续的流动演述的原生态正在消失,仅采用“抢救性保护”措施,并不是长久之计,也不能真正使《格萨尔》史诗获得长足的发展。不禁要问,难道史诗没有了传唱就不能称之为史诗了么?显然不是,比如《荷马史诗》现在已经不再传唱了,但仍称之为史诗。

我们知道,史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涵与价值并没有自明性,即使对于演述人,由于其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对史诗的阐释和挖掘研究能力。少则几个小时,多则数千上万小时的音、视频记录或者现存文本,如果不用大众理解的语言对其进行阐释,对于非藏语的受众、没有藏族文化和宗教知识背景的受众,也只能观其形,而不知其意。即便是懂藏语的受众,若没有相关知识背景,也只是听其声,观其形,而不知其意。这肯定偏离了我们传承和发展史诗的本意!

因此,需要我们打破旧有思维模式、优化传承链条。联动格萨尔演述人、专家学者、文化机构、传播平台等,结合当前处境、大众需求及未来趋势,对《格萨尔》史诗进行创新性发展:

首先,扩大传承者范畴。以往我们将传承主体放在演述艺人身上,忽略了社群和群体[10]。《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认为,非遗创造、传承和实践的主体是“社区、群体和个人”。所以我们要打破旧有思维模式,扩大传承者范畴。其实,研究《格萨尔》史诗专家、学者,或者热爱格萨尔文化的普通受众,尤其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如此便捷的今天,每个了解格萨尔史诗的人都可以成为《格萨尔》史诗的传承者、实践者。

其次,创新表达方式。联合格萨尔演述人、专家学者、文化机构、传播平台这四方,通过设置大众感兴趣的议题,创新表达方式,为大众打造集知识性、学术性、通俗性于一体的读物、音频节目、视频节目或者电视剧、电影等。目前在此方面已经有一些新的尝试,譬如:格萨尔研究专家诺布旺丹的《格萨尔史诗通识读本》、上海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格萨尔的英雄草原》、路奇导演的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练》就是典例。

最后,创新传播媒介。创新传播媒介的目的是要尽可能扩大受众覆盖面,因为媒介是受众接触格萨尔文化最直接的工具,在《格萨尔》史诗的创新性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创新传播媒介需要我们先找到受众究竟在哪里?我们知道中国80年代开始,互联网发展迅猛,于是出现了以70后为代表的网络移民和以90后为代表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随着近几年,5G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哔哩哔哩、爱奇艺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等扎堆了大量的中、青、少人群,为《格萨尔》史诗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此外,可穿戴设备、元宇宙、全息影像等新技术的发展也给《格萨尔》史诗的呈现和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因此,《格萨尔》史诗的创新性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社会语境,融合以上各传播媒介,深挖各媒介平台的用户属性,打造吸引人的传播内容,有趣、全息地呈现和传播格萨尔文化。让大众随时、随地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认识、体验和理解格萨尔文化。

综上所述,《格萨尔》史诗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民俗、精神等值得我们发展和继承,但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结合时代,采用创造性、创新性的方式和思维去转化和发展它,便于更多人去了解史诗、关注史诗、热爱史诗,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史诗的传承者阵营,共同推动史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2019年7月15日在内蒙古考察时的讲话[EB/OL].https://m.gmw.cn/baijia/2022-06/02/35783058.html.

[2] 诺布旺丹.《格萨尔》向何处去?后现代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演述歌手[J].西藏研究,2016.

[3]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 降边嘉措,吴伟.《格萨尔王传》[M].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

[5] 包晓光.新时代语境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几个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18(3).

[6] 朱杰,卢毅刚.《情景与范式——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媒体互动的文化间性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7] 意娜.《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统接受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22(2)

[8] 周毛卡.《格萨尔王传》服饰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9] 诺布旺丹.《格萨尔史诗通识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10] 诺布旺丹.《格萨尔史诗通识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