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哈路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不仅决定着语文学科的教学成果,对于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如果学生没有阅读兴趣,那么想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现实。所以,教师应该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去帮助学生阅读,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收获,从在教师的指导和督促下阅读,逐渐变为自主阅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模块化;教学策略
引言
语文学习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语文课程学习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途径。语文阅读必须加强阅读量的积累,才能把语文知识学好,阅读量的多少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好坏。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促使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加强对语文阅读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不断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学会表达真实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和加强。
一、利用模块化的单元内容集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模块化的单元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明确的主题而有意安排的,一个单元一个问题目标,一个目标实现一个主题。这样的模块化安排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再是零散的、模糊的,有利于学生明确一个单元需要学习的内容,掌握课文知识,加深理解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记叙文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过程、高潮等,然后给学生列出了一些必读的书目,让学生多读多思考,由一篇或几篇文章学习到系列素材的学习,都是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实现阅读的前提。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就得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新课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渗透作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课堂主体地位,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不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课文阅读的指导。因此,教师要对模块化的单元内容加强理解和解读,开展阅读教学,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充分利用模块化的资源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课外阅读习惯,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知识,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教师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有意识地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建构学生知识体系,让学生喜欢阅读,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二、运用思维导图,捋顺学生阅读思路
阅读思路是影响小学生阅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具备条理清晰、结构递进的阅读思路,那么他们就能理清阅读文本中的写作顺序、人物形象、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捋顺阅读思路,提升其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展开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加高效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在思维导图的助推下全面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由此,学生阅读后的思路会更清晰,就能更加充分地理解阅读文本的内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利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以教师为绘图和释图的主体,学生在其中的参与感较低,只能被动地听取教师的意见和见解,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是教师的思维,而非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性就会逐渐减弱,在阅读后分析文章时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而在学生缺乏自主性的阅读教学环境中,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无法提升。因此,针对学生自主性不强、阅读思路不清晰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展开阅读,根据文章中的顺序将主要情节都展现出来,并用箭头标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阅读思路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出来,促使学生在绘制导图和解释导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阅读文本的内容和主题,为后续教学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深入了解文章内涵做好铺垫。由此,小学生不仅能够养成规范化的阅读习惯,还能养成借助辅助工具学习的好习惯,提取信息的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三、创新教学方式,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进行授课时,教师侧重点应该更多地放在对方法的讲授方面,让学生掌握方法,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未来的阅读当中能够有所实践,形成属于学生自身特有的阅读方式,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年龄特点带来了“利”和“弊”两个方面:有利的方面就是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在此阶段系统地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够建立较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而弊也正是由于学生的这种“白纸”特点,因此学生并不具有完善的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在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中会显得较吃力。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到该年龄阶段学生具有的特点,不能单一枯燥地机械式输出教学阅读方式,而是要遵循年龄阶段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创新教学,逐步为学生建立起较系统的正确阅读方式。
例如,在阅读《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作者想要变成一棵树呢?”随后带着同学一起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地进行思索。在这一环节中带领学生画出问题的答案也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锤炼。在多次开展这一环节后,学生就会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为自己设置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的关键,顺着这些问题进行一步步深度的思考,更好地理解文章要展现的核心。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学会怎样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联系上下文以理解情节。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当循序渐进,应当与文章的进程相呼应,这样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到应该如何从浅到深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以这种方式长期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久而久之就会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和阅读方式。这种方法的传授才是学生能够受益终身的。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后,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对阅读能力的提升起着明显的助力作用。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开阔学生视野的途径,而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则是对阅读有规律的整理。教师一定要对模块化的教学资源不断挖掘,在上好阅读课的同时,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效率有质的飞跃。教师一定要转变应试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家虹.基于模块化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才智,2020(15):177.
[2]黄永乐.模块化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87.
[3]祝桂兴.模块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