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技师学院,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以政、校、企结合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和实战技能,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的主要战略之一,而且产学研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合作层次不断加深,合作模式灵活多样,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技工院校教师的高学历和重实践的工作特点,技师类教师的科研重点在于解决中小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难题,这也是技工院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点,是有别于知名院校的科研重点的,这也是我们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重点所在。
关键词:技工院校 政产学研合作 发达国家 我国国情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中对当时中国经济进行了初步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这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首次提出,此后“新旧动能转换”又多次被写进2016年和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7年4月28日,山东省召开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组织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评估,坚持科学务实编制规划,把统领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做好。”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函〔2018〕1号),标志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从2015年首次提出,到2018年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新旧动能”作为政府官方用语,一直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从一系列政府文件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新旧动能转换是个经济术语。新旧动能指的是“两种含义”,即“新动能”和“旧动能”。“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而“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不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更宽泛地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对于“旧动能”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效率、发展质量,可转换为“新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只能“转换”而不能“替代”。因为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旧动能还在发生作用,在这个转换期,不能出现真空,要稳妥接续。
新旧动能是一个大课题,需要从人才、政策支持、金融、基金、土地、生态环境、能源等多个方面全力助企攀登。本课题组根据自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拟从人才的视角来分析如何实现济宁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高效柔性引才机制,特别是依托项目、依托平台的产学研科创协同发展之路;探索如何高效发挥驻济高校的科研人才力量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这人才工作的“一外一内”如果能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各自发挥出科研创新的不竭动力,发展成为济宁人才工作的两翼,无疑将对济宁制造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技工类院校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中的参与度不够高。传统观念仅仅认为技工类教育的任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以此达到为社会输送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技工类教育的投入,对一些实力强、规模大的技工类学校进行了扩建,兴建了一批技师学院。就我院而言,目前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0余人,省、市级首席技师 10人,技师、高级技师225人,形成了一支以高层次人才领衔、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技师类院校俨然成为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职业类高校的一份子。技师类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及科研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和需求也随之加大。
但是,坦白地讲,技工类院校科研能力较知名院校还是有一定差距,加之社会传统观念对技工院校认知上的偏差,使得企业大多愿意寻求与知名院校合作。但就济宁市而言,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政府、企业合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知名院校大多不在本地,不便深入了解本地企业的现状,处于鞭长莫及的尴尬境地。知名院校的知名教授学者手中往往已经有多个科研项目在做,不能抽出大量时间来解决地方中小企业的技术难题。而且高校和科研院所大都对高端科研项目及新产品的研发有更大的兴趣,对于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等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工作未必去做。就类似我院规模的技师类院校,虽然其科研能力比不上高校及科研院所,但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所不能企及的。
针对济宁市中小企业的现状,我院与济宁市科技局、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紧密合作,共同组建了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中小企业科技攻关。技师院校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有关技术方面疑难问题的能力,他们既是专业理论方面的名师,又是生产实践的行家能手,既能在生产现场动手示范,同时还具备开发新项目,技术攻关以及从事科研、技术服务的能力。结合这部分教师的高学历和重实践的工作特点,技师类教师的科研重点在于解决中小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难题,这也是技工院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点,是有别于知名院校的科研重点的,这也是我们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重点所在。
技师类院校利用自己的人才智力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政、校、企合作(以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工艺难题为主),达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我们技师类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况且开展产学研政、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服务社会,而且对技工类院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技工类教育的发展必须走政、校、企合作之路。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已经证明,政、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德国、奥地利、韩国、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推进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功例子,均有相应的支持政策。但我国的政、校、企合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技工类院校的政、校、企合作还大多停留在物资交流、信息交流、人才交流等领域内,而在技术交流、产学研等领域内的合作还不够,对于科研合作项目的研发很少,这种现象在技工类院校表现更为突出。
政府在技工类院校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由于政府部门的引导力度不够,缺乏针对性较强的产学研合作配套政策和推进措施,使得政府和企业在与技工院校产学研合作方面容易遭遇瓶颈。另外部分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满足于企业发展现状,缺乏创新发展的战略眼光,舍不得产学研经费投入,客观上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之,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是适应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种新型战略性措施。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消除新旧动能转换中的赌点和痛点,技工院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贡献一份力量。
基金项目: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立项课题重点课题(RSJY2020-Z022)。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20ZC406)
作者简介:王倩倩,济宁市技师学院,讲师,本科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