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3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8例)和观察组(19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介入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分别为3.04±0.93分和4.93±1.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2±1.81和7.23±1. 21分,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4%。结论:介入护理干预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护理;脑血管介入治疗;满意度
引 言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三的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1]。脑血管疾病发病时,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脑卒中,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2]。目前,介入治疗是临床上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高质量的护理对增加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资料表明[4-5],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配合介入护理等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下肢动脉血栓、脑栓塞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及治疗方案的认识,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龙媛等[6]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介入护理,护理依从性优良率从83.26%提高到96.51%,护理总满意率从76.99%提高到97.82%。郭轶敏等[7]报道表明接受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0.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7.5%。鉴于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护理干预有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优点,本文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97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方案以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97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97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98例,男性112例,女性86例,年龄最小的44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52.14±5.93岁,疾病类型包括:脑出血104例,脑梗死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21 例,其他29例;观察组199例,男性114例,女性85例,年龄最小的42岁,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51.41±5.61岁,疾病类型包括:脑出血107例,脑梗死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19例,其他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便相比,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 诊断标准
参考Mark R.等[8]主编的《脑血管病和神经介入技术手册》、谭李红等[9]主编的《实用脑血管病介入诊断治疗学》中有关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疾病: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瘤等。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失语、偏瘫、意识与语言障碍、尿失禁等。患者有以下一种或几种表现的即可诊断为脑血管病:(1)短暂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少者1-2次,多至数十次;(2)全脑血管造影(DSA)提示有明显的脑血管狭窄、脑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病变;(3)Hachinski缺血量表记分≥7分,CT及MRI证实脑内多灶性皮层或皮层下缺血性改变;(4)CT或MRI检查提示脑叶、脑室及其他部位有出血症状;(5)CT或MRI检查提示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症状;(6)有其他脑血管病临床症状。
(2) 纳入标准
诊断为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动脉瘤、颅内静脉瘤、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者;能全程参与本研究,完整获得所需病理资料者。患者神智清晰,预计生存期在六个月以上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3) 排除标准
心脏疾病史、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失语、智能损害、身心障碍等无法合作患者;中途退出者;严重免疫功能障碍者;患者在接受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治疗者;存在其他影响本研究结果准确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补液、给药、生命体征监测以及皮肤、康复训练、定时测量脉搏、血压、心率等指标、手术切口、穿刺点观察等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介入护理,具体措施有:(1)心理护理,包括术前与术后的心理支持,情绪辅导等;患者入院时搜寻患者一般资料,并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以及患者自身的疾病情况,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建立友好、互信的医患关系。患者术后积极给以心理支持,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慌、焦虑情绪;(2)术中护理。帮助患者调整方便于手术操作的体位,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尽可能提高患者手术中的舒适度,在拔除鞘管的过程中,需压迫动脉穿刺点规避静脉回流异常,并根据手指的活动情况注意包扎的松紧度。(3)饮食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饮食护理。侧重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饮用温开水,增加排尿量。(4)术后并发症护理。(5)认知干预、环境干预和放松锻炼。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区环境, 指导帮助患者放松面部、身体、上肢、下肢等各处肌肉。(6)出院后康复护理。患者出院时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叮嘱患者保持合理的饮食,保持面对疾病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复诊。
两组患者7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
1.4 观察指标
1.4.1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效果使用生活质量(SF-36)评分量表以及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来评价[10]。生活质量(SF-36)评分通过以下几个项目: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每个项目包含2 -10 个条目。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越佳。HAMD的评估内容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倾向、入睡困难,初段失眠、睡眠不深,中段失眠、早醒,末段睡眠、工作和兴趣、阻滞:指思想和言语缓慢,注意力难以集中,主动性减退、激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疑病、体重减轻、自知力17个项目,HAMA的评估项目包括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消化道症状、生殖与泌尿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与人谈话时的行为表现 14个方面,均以 0-4 分来表示其明显程度,0分:无症状; 1分:轻; 2分:中等; 3分:重; 4分:极重。将每个项目的总分相加得HAMD或HAMA得分,总分<7 分为正常,≥7 分表示具有抑郁或者焦虑倾向,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深。
1.4.2 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栓塞、脑出血、静脉血栓、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3 护理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的满意情况,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 = ( 非常满意例数 +满意例数) /抽样调查患者总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SF-36评分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价结果见下表。观察组SF-36评分量表中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一般健康、活力项目的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SF-36评分结果(±S,单位:分)
组别 | n | 精神健康 | 躯体疼痛 | 生理功能 | 一般健康 | 活力 |
对照组 | 198 | 56.44±3.11 | 45.71±2.19 | 59.66±2.09 | 66.12±3.33 | 51.22±2.41 |
观察组 | 199 | 81.16±2.91* | 77.12±2.71* | 86.24±3.01* | 85.46±3.12* | 74.97±2.16* |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见下表。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7分,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
表2 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价结果(±S,单位:分)
组别 | n | HAMD评分 | HAMA评分 | |
对照组 | 198 | 治疗前 | 22.05±1.13 | 20. 72±1. 66 |
治疗后 | 7.12±1.81# | 7.23±1. 21# | ||
观察组 | 199 | 治疗前 | 23. 14±1. 89 | 21.71±1.09 |
治疗后 | 3.04±0.93*# | 4.93±1.05*# |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见下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两组相比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组别 | 例数 | 并发症发生例数(例) | 并发症发生率(%) |
对照组 | 198 | 33 | 16.67% |
观察组 | 199 | 7 | 3.51% |
2=18.93,P<0.00028 |
2.4 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的结果见下表。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34%,两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3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 198 | 76 | 101 | 21 | 89.34 |
观察组 | 199 | 99 | 91 | 9 | 95.48 |
2=8.34,P=0.016 |
注: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病情危急的疾病,患者发病时常会引发重度昏迷、精神障碍、肢体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介入治疗是治疗
脑血管病常用的一种方式。优质的护理是关系脑血管病疗效以及患者愈后重要的组成部分[11]。介入护理和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同,其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护理方法,其护理措施主要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开展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对我院就诊的199例患者采取介入护理措施,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得到了提高,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6.67%。这与柳叶等[12]报道的结果是一致的。
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是影响患者康复以及手临床疗效重要的因素,是护理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是美国医学局研究组开发的一个普适性测定量表,可以全面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13-14]。已有研究者[15]将SF-36评分应用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状态的评价中。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SF-36评分对介入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组SF-36量表精神健康 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一般健康、活力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介入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治疗得到了提升,表明介入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进一步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4%,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这进一步说明介入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亮,毕立杰,李伟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12(36):79-80.
[2] 刘忠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7):33.
[3] 崔倩.优质护理对行介入诊断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4(42):31.
[4] 刘丽娟,赵英格.心理护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9, 26(11): 1492-1494.
[5] 李丽华,潘丽锋,赵敏敏.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 25(S1): 154-155.
[6] 龙媛,叶芳余.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 (S1): 193-195.
[7] 郭轶敏.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18,3(19):166-168.
[8] Mark R.Harrigan,John P.Deveikis. 脑血管病和神经介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9] 谭李红,龙先喻.实用脑血管病介入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10] 韩秀丽,胡雪玲.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评估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7,30 (4):116-118.
[11] 林晓燕,李建英,张晓春,等.无缝隙护理在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3):558- 561.
[12] 柳 叶,朱丹丹.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13):92.
[13] W.K. Tsui,Y. Yang,C. McGrath,Y.Y. Leung. Improvement in quality of life after skeletal advancement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a longitudin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2020,49(3):333-341.
[14] 何汉红,程燕玲,陈翠花.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SF-36指数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73-75.
[15] 张玉侠.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