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总医院 神经外科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加强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加强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相关营养指标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ALB、TP、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率为9.62%,对照组为25.00%,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实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肠内营养;护理
急性脑出血主要为高血压、动脉瘤等因素引起的急性脑组织大量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脑组织水肿坏死,致残率、死亡率较高,需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救治措施。同时,患者因进食困难、意识模糊、昏迷等因素影响,无法自主进食,且机体免疫力、消化能力显著下降,因此极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导致其病情加重,增加并发症风险[1]。因此,一般建议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但在肠内营养期间,为提高肠内营养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因此,本文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加强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各52例。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 年龄46~74岁,平均(65.95±6.07)岁。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 年龄47~75岁,平均(65.67±5.78)岁。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利尿、脱水、营养神经、抗感染等,同时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对症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强肠内营养护理,具体方法:(1)收集、整理患者资料,评估其病情、营养风险,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2)为患者及家属介绍营养支持方案、目的、重要性、配合方法、并发症风险及处理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3)肠内营养期间,应加强胃管管理,确保其处于胃内适宜位置;注意观察其生理、表情变化,对鼻饲速度进行调节,确保患者耐受,尽量降低胃肠道、呼吸道刺激;注意避免空气进入胃内,鼻饲后,应调节床头高度,维持15~30°为宜,预防返流、误吸;加强口腔护理,鼻饲后漱口,减少病原菌定植;操作时,应遵循“稳、准、轻”的原则,预防胃黏膜损伤;注意观察消化道、呼吸道反应,发现呼吸困难、呛咳等表现,应及时调整营养液温度、输注速度、配比,避免过热造成胃黏膜损伤,或过冷引起腹泻;(4)监测患者营养状况,严密监测其体表营养体征,包括体力、面色、眼底情况等,监测相关营养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相关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2)比较两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率,包括消化道感染、胃潴留、胃出血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应用X²、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相关营养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ALB、TP、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营养指标比较(n=52,,g/L)
组别 | ALB | TP | PA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33.22±3.93 | 38.39±2.02 | 57.62±5.01 | 68.90±2.89 | 46.28±3.23 | 52.48±2.04 |
对照组 | 33.82±4.02 | 36.62±1.90 | 58.02±4.88 | 65.82±3.02 | 46.07±2.99 | 50.08±2.79 |
t | 0.770 | 4.603 | 0.412 | 5.313 | 0.344 | 5.007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消化道感染1例,腹泻1例,胃潴留1例,菌群失调2例,发生率为9.62%;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消化道感染2例,腹泻4例,胃潴留3例,菌群失调3例,胃出血1例,发生率为25.00%,差异明显(X²=4.30,P<0.05)。
3.讨论
急性脑出血发病期间,患者可出现视觉模糊、认识障碍、头晕、呕吐、进食困难等表现,因此患者多伴有严重营养不良情况,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研究发现,早期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其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肾功能,提高血清蛋白水平[2]。此外,经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吸收,改善机体营养供应。而随着胃肠道屏障功能的增强,可减少内毒素、细菌等对黏膜的损伤,可减少肠源性并发症发生。
同时,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护理干预,进行肠内营养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配合度,进行针对性护理,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3]。此外,在肠内营养时,还需要做好营养状况监测,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对营养方案进行调整,保证营养物质供给,提高营养支持的个体化程度。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ALB、TP、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率为9.62%,对照组为25.00%,差异明显(P<0.05),也证实了加强肠内营养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实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赵珂,祖季.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婚育与健康,2022,28(4):49-50.
[2] 谭莳芳,吴熙瑞. 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2):47-48.
[3] 李花.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低热量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J]. 系统医学,2021,6(10):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