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 法学院 212013
摘要: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为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而高等法学院校是人才培养主要基地,其通过设置专门的法学专业培养专业法律人才,但是当前我国法学院在培养法学人才时过于看重法律专业知识培养,对职业道德品格培养有所忽视,对法律从业者后续工作造成了影响。未来,我国在法学教育上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从业者职业道德品质。
关键词:法学教学;法律职业道德;品格;问题及对策;
引言
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是符合时代的变化。高等法学院校是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最主要的培育基地,为立法、执法和司法及其他实务部门培养了一大批法律人才。通过设立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提高法科人才质量.但是由于法学院校忽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方面的设置,影响了法学的教学质量。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能够帮助国家维护法律职业共同体利益和名誉、维护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内在保障。今后的法学教育不能只重视传投法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
一、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品格养成问题分析
(一)不重视品格教育
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相互对应,法学教育的重点在于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法律人才,提供公平公正的法律服务,这也是法律从业者从业前需要接受的基本学习。法学教育需要法律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其中,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相辅相成,彼此共同发展,只有二者共同进步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法学教育需要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但是有些高校在进行法学教育和社会法律人才培养时并未注重二者共同性,二者发展相脱离,法学教育培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围绕理论知识,走学院化道路,更注重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本身,进而导致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出现功利化现象,不注重法律职业道德培养,法律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游走在法律边缘,对社会和我国法律体系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二)缺乏完善的考核方式
当前,法律职业道德在课程设置上仍然采用试卷方式来考核,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机械记忆职业道德规范,不符合课程开设初衷,无法有效落实法律职业道德品质养成。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在选拔法律从业人才时更注重对方的法律专业知识,并未注重实际道德素质,司法考试只能够考察从业者的法律知识和从业能力,对从业者的人格修养、职业道德无法考察,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养成法律职业道德。
二、在法学教学中法律职业道德品格养成策略
(一)改变法学教育理念
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受到教育无用等理念影响,一般法律职业道德只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即可,并未进行深入系统的专业教学,教育内容多为职业从业规范等,学生只需要机械记忆这些规范应付司法考试中的职业道德考核试题。但是,实质上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在于法律职业信仰教育,其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职业态度和从业素质等内容,当前法学教育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注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二)强化信息教学,完善现代化教学架构
教育部和中央政策和法律委员会关于遵守德国法律和实施法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优秀方案2.0 ( teach high ( 2018 ) 6)的意见明确强调,必须促进扩大法律和实用教育因此,法律教育还必须加强现代化建设和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促进法律人才的积极健康发展。首先,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影响,各种形式的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已开始应用于教育。这可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网络教育在技术上和技术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互动,也可以教和学。与此同时,强大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也为教育评价和发展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法律教育模式得到优化。第二,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必须促进人才发展目标,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优化标准,系统地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便根据社会的需要培训法律专业人员。互联网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这表明,在互联网+时代,法律教育不仅可以加强理论学习,而且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全面的模拟实践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学习高质量的法律文书和法庭录像,还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实际模拟培训,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三)恰当地选择并展示案例
首先,选择一个典型的案例。共同典型的生活实例可以明显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的协调一致。第一,在选择典型案件时,应尽可能使案件有趣,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例如,解释新娘和证人在云南某县的婚房中迷路时如何确定强奸案。第二,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城市9.8起地雷事故改变了严重地雷事故责任人被判处轻、重处罚的情况。第三,示范性案件必须符合相称性原则,难以达到的案件更有可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可以大大提高,从而鼓励学生的整体素质。此外,这一问题必须是可谈判的。例如,通过向学生展示dong xx的有争议的虐待致死案例,指导他们讨论虐待和故意伤害之间的边界问题,学生们获得了一贯的法律原则和原则,并容易区分模糊的边界。最后,我们得快点。选择反映当时热点的案例,例如sun xx案例,反映了现行立法的趋势,并使学生感到迫切感和责任感,从而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热点民生社会问题分析中融入思政元素
法律是一门社会科学,法律与社会密切相关。法律研究的法律和法律现象实际上是社会问题的法律表现和表现。因此,法律教育必须以社会和人的问题为重点,民法教育也不例外。社会之家的生计问题不同于民事法律实践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没有通过司法程序加以处理,甚至没有法律意义,也没有进行明确的法律调整。当然,热点地区的社会和人的问题与法律有关,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法律调整。影响热点地区人民生计的许多社会问题涉及民事和商业问题,具有民事法律意义和效力,或者今后可能需要调整民事法律。紧张局势温床的社会问题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而且涉及伦理和道德问题,对紧张局势温床的分析往往需要从历史角度来看待这些热点,以便作出客观和相关的判断。大多数民事和商业热点以及生计方面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纳入政治思想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完成民法教学大纲中的意识形态任务,并支持实现人才发展目标。
(五)构建法科学生道德品格评价体系
法律专业学生的道德操守在法律专业毕业证书上得不到考虑,即使在开设法律道德课程和进行国家司法考试的学校,法律道德一般也要接受毕业考试。这种简单的"笔试"方法无法评估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建立法律学生道德评价制度,建立道德质量控制机制,将社会道德所揭示的一些道德价值观作为等级评定的指标,以及只有当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具备各级资格时,学校才能推荐他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并获得法律学位,才能进入相关法律专业。这不仅有助于对法律专业学生的道德操守进行有效评估,而且有助于促进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法律实践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切身体验法律专业技能训练机会,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品质、设置情感体验课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自觉遵循法律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从业品质,进而激发学生的从业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通过职业道德学习坚定从业理念,提高法律从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世云.浅析我国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30):247.
[2]符馨月.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如何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教育[J].速读(下旬),2018(3):37.
[3]于洋.浅析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J].法制博览,2014(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