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特点与生态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林业病虫害特点与生态防治技术

麦提图尔荪·麦提赛伊迪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848000

摘要:为了推动我国林业的持续性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速度,本文对林业病虫害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传播范围广、耐药性强、进化速度快等特点,提出有效的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通过微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性激素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措施的应用,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病虫害破坏,积极做好预防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发展;病虫害;特点;生态防治技术

引言:林业通过大量种植树木、培育森林,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林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近些年我国也在加强林业保护,采取相关措施维护生态平衡。但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严重阻碍了林业发展的持续性,当下应采取有效的生态防治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的破坏。未来应加强生态防治技术研究,提高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立足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生态保护与林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林业病虫害诱发原因

1.药物的使用不规范

近些年我国林业病虫害愈发严重,以往普遍采用化学农药展开治理,但是由于农药使用缺乏规范,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病虫害仍然在肆意传播扩散。另外工作人员未能掌握病虫害特点、化学药剂的危害,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控制好药物剂量,降低了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同样会造成林业环境的破坏,增加了森林有益生物的死亡概率,导致虫害天敌数量逐渐减少,而生态链失衡的后果就是病虫害加剧。

2.监测管理力度不足

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来说,应该从监测管理入手进行控制,若未能及时发现病虫害,必然会造成大范围扩散,只能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损失,所以做好监测管理才是病虫害防治的根本。目前来看相关部门存在监测管理力度不足、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在发现病虫害时已经大范围感染,防治工作难度与成本将会大幅度提升。另外缺少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个别地区的病虫害不能及时发现,或无法监测出病虫害源头,分析病虫害的具体情况等,无法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导致病虫害在森林环境中肆意传播。

二、林业病虫害具体特点

1.耐药性较强

由于林业病虫害形势日渐严峻,我国针对性研发了各类生物科技,其中包括杀虫产品,为林业发展提供诸多帮助,对病虫害进行杀灭处理。但是随着各类药剂的使用,病虫害逐渐呈现出耐药性特点,尤其在虫害繁衍生息过程中,通过进化提高自身耐药性,以往使用过的杀虫剂效果降低,而病虫害对于林业的破坏逐渐加剧,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阻碍了我国林业健康发展。

2.传播范围广

病虫害本身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扩散性,加上森林中的林木大多处于集中状态,并且天然林面积正在逐渐减少,相反人工造林面积持续增加,导致林业中的树种结构存在单一化问题。若林木出现病虫害未能及时处理,就会在森林中大范围扩散传播,导致相同树种之间发生感染,不断扩大林业病虫害的规模,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这也是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难点。

3.进化速度快

受到全球气温逐年上升的影响,尤其是冬季要比以往的温度更高,这也为虫害提供了生存条件,一般来说害虫面对寒冷的东西很难存活,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但气温变化导致冬季幸存大量害虫,等到来年夏季便会大量繁殖如此循环。由此可见害虫的耐寒性正在提升,这也意味着害虫正在迅速进化,不仅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同时也在抑制我国林业发展。

三、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的应用策略

1.微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传统化学防治技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蔓延、传播,但长期使用会增强病虫害的耐药性,并且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采取微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这也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技术之一,目前我国微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逐渐进入新的阶段,并且经过多年发展取得较多的成果,可以用来防治林业中的病虫害。微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细菌、真菌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从实践过程中不能看出该技术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应用最多的为真菌,包括白僵菌、红座霉、芽孢杆菌等,都能对林业中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避免大范围传播蔓延,降低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损失。

2.利用病虫害天敌防治

大多数情况下林业出现严重的虫害,代表森林中缺少与之相克的天敌,所以才会造成生态结构失衡,缺乏克制关系必然虫害泛滥,因此可以利用虫害的天敌进行治理,通过分析虫害的具体特点,针对性引入虫害天敌。首先根据林业生态环境中的虫害提高其天敌的所占比例,促使生理环境生态结构逐渐回归平衡,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林业虫害进行预防,同时避免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对生物与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其次要加强虫害天敌数量的控制与管理,确保虫害天敌数量能够维持在适当水平,从根本上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控制。目前应用最多的为寄生性天敌或捕食性天敌,如赤眼蜂就能对松毛虫进行克制,或引入肿腿蜂预防红颈天牛,都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性激素病虫害防治技术

性激素也是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可靠手段,该技术是近些年研发,主要通过紊乱虫害的繁殖过程来达到防治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虫害数量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性激素病毒害防治技术也被称之为干扰交配防治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借助人工合成的外源性激素,对虫害的繁殖进行干扰破坏,将虫害数量控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另外也可以利用外激素对虫害进行捕杀,同样能够降低森林环境中的虫害数量,从而达到生态防治效果。目前来看该技术已经在林业发展中取得不俗的成效,未来应加强研究实现长远发展,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环境的负面影响。

4.落实林业科学化管理

做好基础管理是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并且能够对病虫害进行全方位预防,当下我国林业应借助现代化科技,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管理,对病虫害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目前来看我国林业管理方法相对滞后,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领域、林业管理模式,同时落实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创新林业管理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病虫害监测,明确病虫害的发展趋势,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防控手段,同时汲取经验进行创新,遵循早发现、早防治的原则,判断病虫害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避免病虫害扩散传播。

结束语

林业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且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因此近些年我国不断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力度,作为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关部门应掌握病虫害的具体类型与特点,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目前来看林业病虫害与人工种植林面积扩大、化学农药使用不规范有关,除了要从管理方面进行改善以外,应合理运用生态防治技术,全面控制日渐加剧的林业病虫害。由于化学防治技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未来要加强生态防治技术的研究,积极吸纳先进的科学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为我国林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利平,童义达.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生态保护建议[J].农家参谋,2022,(08):156-158.

[2]张凯.北方林业病虫害的特点与生态防治措施[J].中国农村科技,2022,(04):66-67.

[3]王庆龙.林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广东蚕业,2020,(12):34-35.

[4]郭兴俊.北方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生态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0,(18):120.

[5]金凤霞.北方林业病虫害特点与生态防治措施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0,(06):74-75.

[6]杜庆洋,武爱芹.北方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J].花卉,2018,(0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