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对特定穴的贡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针灸甲乙经》对特定穴的贡献

晁雪婵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是皇甫谧在魏甘露四年(259年)编撰的,它在中国针灸医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甲乙经》引用《针经》(即《灵枢》)、《素问》、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本书为蓝本,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还广泛吸取了秦汉时期针灸临证实践的经验,来丰富《甲乙经》的内容。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系统、临床丰富的针灸学专著,也为后世针灸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特定穴;贡献;

引言:《甲乙经》全书共有12卷,128篇,用了近一半的章节记述了针灸的临床应用,全面而较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脏腑、经络、腧穴以及发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针灸治疗等。该书拓展了《素问》、《灵枢》的针灸内容,对腧穴的记载,从这两本书记载的160多个腧穴增加到了349个,整整补充和扩大了一倍多,并且阐释了各部穴位的别名、穴位所在位置、取法、何经所会、何经脉气所发等。此外对五输穴理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有较为详实的论述。《甲乙经》还首次对十六郄穴的名称进行命名,并确定具体的位置,这对指导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另外《甲乙经》还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处方,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实际效果,为后世针灸工作者在治疗中如何选穴配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取穴的特点

1.1辨证取穴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不论是在运用药物还是针灸治疗疾病,辨证论治始终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在《针灸甲乙经》中,其取穴的方法与特点,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精髓。例如在第七卷第一篇中记载有头痛的辨证取穴如“善嚏,头痛身热,颔厌主之”;“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阿’。颔厌穴是手少阳、足阳明之会,具有清热散风,通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引起的头痛;悬颅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穴,具有通络消肿,清热散风之功,用于治疗外感风湿热邪所引起头痛身重;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也是督脉与足太阳经之交会穴,善于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因其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且为风行之状而得名,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经气不利而致的头痛。从这些经典条文中可以看出,虽是相同的“头痛”症,但由于产生的病因不同,选穴也不同,体现了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思想。

1.2局部取穴在《甲乙经》中局部取穴的运用非常广泛,如在卷l0中记载“肩背痹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眩,头痛,刺丝竹空主之”;“头目瞳子痛,不可以视,挟项强急,不可以顾,阳白主之”。又如在卷7中记载“头痛目眩,颈项强急,胸胁相引不得倾侧,本神主之。”局部取穴的方法在临床上常常运用,如针对面神经麻痹,我们会选取面部的穴位,如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及下关等穴;肩周炎选取肩髃、肩髎、肩贞等穴。局部取穴在临床中的运用还有很多实例,它是指导临床取穴的常用方法。

1.3循经取穴循经取穴包括循本经和循表里经取穴,在《甲乙经》中对一些疾病的针灸治疗就是运用循经取穴的方法。在书中记载“颌痛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刺人迎,立已”;“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腰痛不可以俯仰,中膂内俞主之”等均可以得到相应的佐证。循经取穴的方法在临床治疗中也是常用的取穴方法之一。

1.4单穴的应用在《甲乙经》中记载有349个腧穴,单穴49个,双穴299个同;载方1045个,其中单穴处方就有873个,占83.4%,由此可见皇甫谧擅长运用单穴。如卷八记载“寒热骨痛,玉枕主之”;“寒热懈懒,淫泺胫瘦,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至阳主之。”

1.5特定穴的应用

特定穴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网。在《甲乙经》针灸配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111个腧穴,其中93个是特定穴,占83.8%。可以看出特定穴在《甲乙经》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它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至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如足阳明大肠经的下合穴上巨虚,它主要是治疗大肠经的疾病,在卷九第七记载“大肠有热,肠鸣腹满,侠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又如卷八第一记载“肺气热,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胁膺急,息难,振栗,脉鼓,气膈,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卷八第五记载“风水面肘肿,冲阳主之。风水面肘肿,颜黑,解溪主之”等经典论述。

特定穴在临床中主治规律较强,且应用广泛,它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配合应用,单独使用如对于一些内科痛症多选郄穴来治疗,在卷九第七记载“肠鸣而痛,温留主之”;卷九第二记载“心痛,衄哕呕血,惊恐畏人,神气不足,郄门主之”。其它一些痛症也采用郄穴来治疗,如卷九第五记载“大惊乳痛,梁丘主之。”特定穴也常配合使用,如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和募穴等的配合运用,如卷八第三记载“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脾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现代临床上脏腑有病常采用俞募配穴法,其它还有原络配穴法等。在临床上观察到六腑发生病变时,常在相应的下合穴出现压痛等阳性反应点,如胃脘痛在足三里穴可有压痛;胆绞痛、胆石症可在阳陵泉周围出现压痛。针刺这些有特殊反应点的穴位,可以起到明显的镇痛作用,故有“合治内腑”之说。

二、特定穴相配

在《甲乙经》中特定穴的互配应用,又以五输穴互配最常见。如卷九第二记载“厥心痛,暴泄,腹胀满,心痛尤甚者,胃心痛也,取大都、太白”;“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者,肝心痛也,取行间、太冲”;“厥心痛,如锥刺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然谷,太溪。”背俞穴与原穴的配伍使用,在卷八第三记载“肾胀者,肾俞主之,亦取太溪”;又如卷七第四记载“痉,先取太溪,后取太仓之原(冲阳)主之”,是选用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太溪与足阳明胃经原穴的冲阳两两相配,治疗痉病。在卷十一第四记载“霍乱逆气,鱼际及太自主之”,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与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相配,是不在一条经脉上的五输穴相配,用于治疗霍乱气逆。在《甲乙经》中应用特定穴与五输穴相配的实例还很多,在今天对我们的临床配穴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结:综上所述,《针灸甲乙经》不仅对我国针灸学之特定穴理论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临床特定穴应用的认识。这在当时亦推动了针灸学 的发展,促进了整个中医学的进步与传播弘扬。

参考文献:

[1] 陈泳琳,曲姗姗,张继苹,等.《针灸甲乙经》痹证治疗浅析[J].针灸临床杂志.2020,(3).78-82.

[2] 张娟娟,严兴科,安彩莲,等.武威汉简与隋唐以前经典针灸文献中“留针”的比较[J].中医杂志.2020,(6).

[3] 杜发强,郑强霞.皇甫谧文化资源挖掘与整理[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