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曾英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邮编: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实验组采用宫腔镜检查联合诊断性刮宫术治疗。结果:在手术指标方面,实验组在手术时长方面高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情况方面,实验组诊断正确率97.14%,对照组诊断正确率77.1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采用宫腔镜诊断治疗,其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效果

在妇科生殖系统疾病中,子宫内膜息肉属于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发生过度增长的情况,从而出现突出于子宫腔的光滑肿物,一般肿物的数量可为单个,同时也会有多个存在的情况,其直径约在数毫米至数厘米左右,通常可分为无蒂和有蒂[1]。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加、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情况,进而发生感染,出现小腹部疼痛的情况,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2]。子宫内膜息肉,不仅会对内膜内的局部环境造成影响,还会阻碍胚泡的种植,使得孕酮受体和孕激素无法有效结合,最终导致受精卵无法着床,最后影响患者受孕[3]。为此,在早期诊断过程中,必须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让患者能够尽早发现、尽早治疗[4]。本文通过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本院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实验组采用宫腔镜检查联合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其中,在对照组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年龄(52.42±4.22)岁;在实验组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51.88±4.36)岁。对比两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在开展刮宫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采取膀胱截石位,使用窥阴器,充分暴露患者宫颈,利用宫颈钳对宫颈前唇进行固定。之后,对患者宫腔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探查,同时对宫角、宫腔四壁,采用刮匙进行刮除。以超声提示为基础,对宫腔回声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刮宫。在手术完成后,进行抗炎治疗,注射缩宫素,采用药物止血,控制患者的出血量。

实验组采用宫腔镜检查联合诊断性刮宫术:手术采用膀胱截石位,利用窥阴器充分暴露患者的宫颈,并利用宫颈钳对宫颈前唇进行固定。在宫颈扩大后,轻柔、缓慢的将宫腔镜置入,同时开启电源、注入膨宫液,直至宫腔处于完全充盈状态。调节压力,控制其在90mmHg至110mmHg间。在宫腔镜抵达宫底后,开始对宫腔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探查。同时,调整镜面,观察四周情况,全方位探查输卵管开口方向、宫角、宫底四周以及宫底,明确宫腔的实际形态,确认息肉的大小和位置。之后,采用电切术切除息肉。在手术完成后,给予抗炎治疗,注射缩宫素收缩子宫,给予药物止血,控制患者的出血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诊断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两组对比,在手术指标方面,实验组在手术时长方面高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长(min)

术中出血量(ml)

实验组

35

25.45±6.25

8.34±1.67

对照组

35

13.54±5.34

17.45±3.22

t值

-

8.571

14.858

P值

-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

两组对比,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情况方面,实验组诊断正确率97.14%(34/35),对照组诊断正确率77.14%(27/35),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一般多发于育龄期至绝经后的女性群体中,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不孕、小腹疼痛、阴道伴有不规则出血等[5]。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一般采用宫腔镜、诊断学刮宫、超声进行检查。

本文结果显示,在手术指标方面,实验组在手术时长方面高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情况方面,实验组诊断正确率97.14%,对照组诊断正确率77.14%,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采用宫腔镜诊断治疗,其效果非常显著,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更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礼梅,应小燕,王萍,等. 宫腔镜电切子宫内膜息肉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VEGF水平及月经量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29(1):38-41.

[2] 王立敏,顾光华.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预防息肉复发的效果[J]. 中国医药,2021,16(4):601-604.

[3] 刘海荣,王秋云,沈晓亚. 宫腔镜下电切除术与钳夹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29(11):2441-2444.

[4] 雷晶萍. 宫腔镜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观察[J]. 贵州医药,2021,45(6):930-931.

[5] 孙玉珍.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1,34(1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