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中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的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中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的价值评价

孟雨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回顾分析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将4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将4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作为

实验组,分析2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救治成功率分别为95.45%、77.27%,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救40min好转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急救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

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优化急救护理;常规急救护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急性左心衰竭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主要由心肌严重损伤或心脏负荷骤然加重,导致左心室排出量在短时间内突然减少、组织灌流不足以及肺部急性淤血,同时具有病情进展快、起病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若未采取及时救治,可在短时间内进展为心源性休克、昏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因此在强调左心衰竭治疗外,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也不容忽视。而优化急救护理逐渐步入临床,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救治效率,改善其生活活动能力。鉴于此,本文选取该类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进行分析,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回顾分析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4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4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作为实验组,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0:24、22:22;年龄分别为:40—72岁、41—74岁,年龄均值分别为(48.52±5.73)岁、(48.46±5.68)岁,组间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差异经检验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实施心电监护,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遵医嘱给予用药。实验组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具体如下:(1)完善急救程序:快速建立急救护理小组,分工明确,相关医护人员达到现场后,实施院前急救,入院后由专业护士帮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若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给予坐位,双腿下垂,并快速给予4L/min

流量吸氧,同时实施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依据医师要求,给予速尿药物,待病情逐渐稳定后,吸氧流量需调整为2L/min。同时维持呼吸道通常,并在吸氧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况,对其呼吸、血压等各系指标实施检测,每小时观察尿量、颜色、比重,且详细记录出入量。(2)强化心理安抚:入院后无论患者是否神志处于清醒状态,均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积极鼓励、安慰其负面情绪,并告知患者家属对其实施针对性鼓励。(3)运转:运转前需与科室护理人员实施细致沟通,使相应科室做好提前准备,并在运转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状况,做好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急救40min好转率及救治成功率。急救40min好转标准: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呼吸、心率、血压均恢复正常。救治成功标准:血氧饱和度、脉搏已明显改善,且双肺干湿性啰音消失或明显减少,生命体征已恢复正常。(2)观察2组住院时间、急救总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急救40min好转率及救治成功率比较实验组救治成功率为95.45%(42/44),对照组则为77.27%(34/44),2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4.029,P<0.05);实验组急救40min好转率为90.91%(40/44),对照组则为68.18%(30/44),2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5.877,P<0.05)。

2.2 2组住院时间、急救总时间比较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8.41±3.54)d,对照组则为(18.65±5.41)d,2组比较差异显著(t=10.506,P<0.05);实验组急救总时间为(81.54±14.65)min,对照组则为(97.54±17.35)min,2组比较差异显著(t=4.674,P<0.05)。

3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属于临床危重型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死亡率,若未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快速、有效的地实施扩血管、利尿、强心治疗是本病治疗的根本,而针对性、合理性、全面性急救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既往临床以常规护理为首选方案,该护理模式主要依据医生医嘱进行操作,虽然满足临床护理需求,但存在目标不明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加之护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专业水平的差异,极易诱发不良事件发生,进而直接影响临床护理效率。而优化急救护理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该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左心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且缩短住院时间及急救时间,降低患者处于危险期间程度,因优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急救的时间效应,强化护理人员的时间观念,并给予针对性培训措施,可在规范时间内,实施针对性、高效性的急救措施,进而有预见性、有计划性主动解决护理问题。而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急救40min好转率及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住院时间、急救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充分说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妍.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在5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233-234.

[2]李广芬.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5):2331-2332.

[3]许颖琪,叶丹.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