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圣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近年来,智能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现代人对于便捷、快捷、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没有基础 GIS的支持,智能城市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数字城市中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料重建设轻应用,二维矢量、三维模型、图像栅格等多源数据的更新周期长、规模大、融合程度低,已不适合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应用。
关键词:三维建模;测绘技术;智慧城市
引言: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通讯技术,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快速、高效的满足各种社会活动的需要,实现城市管理、运行的智慧化。智能城市的内涵很广,其中“数据与服务融合”是其技术元素的核心,而三维数据建模是“数据与服务融合”的基础工作。三维数据模型工程主要是将野外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加工,生成符合智能城市的统一规范的三维 GIS地图。这将为未来智能挖掘分析、数据管理治理和各类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持。相对于二维的 GIS,三维 GIS模型可以将空间位置、几何形态、表面纹理等综合起来,使其更为直观。智能城市的三维 GIS是将整个城市的地理信息进行综合表示,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 GIS数据结构,从而为整个智能城市提供了支持[1]。
1三维测绘
测绘是基于计算机、光电、网络通信、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技术的技术核心,利用 GPS、遥感、 GIS等技术,等技术,对地面上现有的特征点、边界进行测量,获取反映地形状况的地图、位置信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提供依据。在工程建设中,测绘工作是一项服务和指导性质的工作,它贯穿工程的整个过程,不管是工程成本还是工程质量,都与测绘工作紧密相连,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工程测量(包括工程测量图、工程量计算表)、工程验收(验收剖面图、模板验收表)。设计图纸作为项目的基本参考,它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控制和性价比,对设计图纸进行有效、准确的复核和布置,是目前测绘工作的重点,而二维方法绘制不能完整直观反映设计蓝图结构,引入三维方式绘制成为必然。
2智慧城市三维建模项目设计
2.1项目设计目标
智能城市三维模型的设计目的包括三个方面:3D可视化、数据融合、数据查询与分析。首先,利用二维、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地面、地下场景进行二维、三维可视化的表示,对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了分层显示,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各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能迅速提供精确的空间地理信息。其次,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数据结构设计,使三维模型、地籍数据、地形数据等数据进行整合。各种数据应该容易地进行修改和维护,并且可以很好地进行扩充。数据格式必须具备较强的普遍性,能够适应多种 GIS的需要,真正实现 GIS的数据共享,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将数据输入到 GIS系统中,完成室内室外浏览、定位查询、三维分析等工作。
2.2项目设计原则
智能城市三维造型工程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合理选取模型模型,尽量利用已有的数据;采用标准化的建模过程,对三维模型进行结构、纹理的优化,降低了冗余,提高了显示的流畅度;根据标准规范进行数据格式的设计,尽量做到数据融合和通用化;要充分发挥 GIS的作用,对空间 GIS进行高效的管理,实现对空间 GIS数据的快速查询与精确分析。
3智慧城市三维建模项目资料收集
3.1数据的搜集和分析
1)用大比例尺进行地图绘制
在三维模型设计中,该坐标系还将用于数据的空间定位。同时,根据标准规范,对各种资料进行了分级。因此,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分层抽取和利用。
2)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利用百度地图,下载了1:5000卫星遥感图像。这种方法分辨率高,图像清晰,云雾遮挡少,符合实际条件,能满足三维模型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对其进行坐标变换,并参考图像中的道路分布特征,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同时,这些资料也可以应用到地形 MPT的制作中[2]。
3)土地所有权资料
获得了本地区地籍图、地籍测量控制点坐标和产权调查资料。每一块土地的所有权人/单位、联系人、电话、权属调查等信息都被标注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形建模和属性拼接。
4)建筑物的规划
获得一幢大楼的平面、立面、剖面图、二楼的内部装饰设计图。在数据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对建筑物内外的纹理数据进行采集,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型。
3.2本研究地区尚未获得的基本信息和处理办法如下:
1) 数字高程模型(DEM)
由于该地区地形起伏大,缺少数字化高程模型,无法准确地描述地形特征,构建真实的地理信息模型,无法进行三维空间分析。这里的数字海拔模式还没有在地图上给出。因此,利用1:500地形图中的高程、等高线资料,建立了一套基于地形 MPT的数字高程模型;然后,生成个数字地面模型 (DTM),实现更精确的三维高差地形建模。
2) 数字线划地图(DLG)
数字线绘地图是当前各大城市的重要地理基础资料,它是将地形图和各类基本资料结合起来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显示、查询、平面空间分析。要真正实现二三维数据的整合,并进行数据的整合,就必须将1:500的调查面积数据,按标准进行数据处理,形成基本的 GIS数据。
3.3智能城市三维模型技术方案的选取和设计
3.3.1选定技术计划
当前,智能城市三维建模的内容包括基础数据处理、外业数据收集、内业数据的生成。
1.常见的基本资料处理方法
而在普通的二维向量基础资料中,例如 DLG,仅有一些基本属性,例如要素类别代码、名称、特征信息等,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数值来进行标定。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最新需求,在所需数据中加入“图元标识码”和“地理实体识别码”,将1:500地图作为地理信息数据要素和实体库。同时,利用图像和海拔资料进行了地形建模。基本资料采用通用 GIS处理技术,制作要素,实体数据库,以及 MPT地形建模。本研究区外业资料的获取应采用倾斜摄影与人工摄影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取该区的现状。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只能采用人工拍摄,所以在采集到的资料时,采用传统的人工建模方法,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处理[3]。
3.3.2技术计划的编制
本文通过对所研究区域智能城市三维模型的需求分析,主要工作内容,获得的主要基础资料,比较与选取了以上常用的外业、内业工作模式,确定了主要采取的方案如下:
利用 Arc GIS 地理信息处理技术,从1:500地形图中抽取有关资料,并将其与地籍资料相结合,生成 DLG实体库及 DLG数字高程模型(DEM)资料。利用 Skyline的 Terra Builder软件,生成 DOM和 DEM为地貌建模(MPT)。利用野外观测资料,利用摄影技术获取了该区的现状。以传统的人工方法进行内业资料的生产,以1:500的地形图为基础,利用 DEM资料对地面高程进行控制,以经验值和比例来决定其他类型的地物。采用人工造型的方法进行室内模型的制作。大型景观石、复杂雕塑等,则采用照相技术进行造型。
4智慧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的平台展示
4.1数据整合导出
制作好的 GIS数据库和模型文档必须输出到 Terra Explorer Pro所支持的. SHP格式和.XPL2的3D模型数据。
4.1.1 GIS基本资料的导出
在 ArcGIS中,将. GDB格式的 GIS作为一个独立的. SHP向量交换文件,输出到一个单独的. SHP格式。
4.1.2三次建模数据的推导
1).将文件和坐标导出. X格式
首先,必须将. X格式的输出插件安装到3dsMAX文件中。然后,通过 Skyline公司提供的 skExporter1.3模型,把3dsMAX的模型作为一个独立的. X文件和-1- HTM的坐标文件进行输出。在输出时,必须先把初始设置的偏差值填入,然后把模型坐标移动到原来的位置。选取坐标档的存储地点,然后输出该场景。X档案应该储存在原始资料夹内,与贴图档案的路线相同。
2).XPL2模式的转化
XPL.2是 Skyline特有的模式,它是将. X文件的分级显示和包装。在 TerraExplorer Pro中, LOD会根据模型和贴图的复杂度自动生成,等级为4。
通过 MakeXpl软件,可以大量地将. X的模型文件转化成. X。选取要处理的模型和XPL2档案,而不是「物件轴归零」。单击“运行”来进行转换。请注意. X档案与相关的贴图档案在相同的资料夹中。
3).生成座标点 SHP文件
首先,把. HTM的坐标档内容拷贝到. TXT的文字档。将“name x y z”添加到文本的首行,并将其保存。接着,利用 SHP的“TxtToShp”将坐标文本转化成 SHP格式,在 ArcGIS中开启,对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将整个研究区的所有建筑物坐标点合并成 SHP档案。将有关地籍属性的资料加入到地面模型坐标中。零件坐标,添加类别属性,旋转角度,以及相应的“模式符号档案名称”属性。绿化树的坐标坐标,添加了树木的种类,旋转角度,比例等。可以增加树龄、保护单位的特异属性。至于内部的模型,则是要添加楼层编号、楼层名称等。室内模型也可以采用进-一步拆分的方式,将房间作为最小的单位进行管理。
4.2数据输入与3D显示
4.2.1将数据导入 TorraExploror Pro平台
首先,必须将事先准备好的 MPT文件装载到平台工程中,以作为整个场景的基础。接着,将 SHP向量图层以流式装入,并选择所有属性。在“类型”的“符号”中,选取“三维模型”。在“模型”中使用“[模式路径]\[姓名].xp12"格式填写“文件名称”;当一个属性中有一个名字时,就会选择这个名字。“高程方式”在“位置”中选取绝对值。在“几何”中,每个方向都是一。默认情况下,其它属性就可以了[4]。
5结语
基于数字城市的三维模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智能城市三维建模工程,其数据制作过程更加专业化、更加完善。本文通过智能城市三维建模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表明采用传统的人工建模方法,利用基本的测绘资料,制作出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精细的模型,能够满足用户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其中,高差地形模型的制作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符,精度达到了要求,能更真实、更美观地反映实际的地表构造,可以更好地满足高差三维高差地形应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关丽, 丁燕杰, 张辉,等. 面向数字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测绘通报, 2017(2):5.
[2]项志勇, 张畅.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单体化研究及智慧城市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 41(5):191-194,201.
[3]葛余超, 李锋, 詹勇.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数据降维方法[J]. 测绘通报, 2019(S2):4.
[4]龚强, 王丽欣. 对新型智慧城市三维模型"计算思维"的思考[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 40(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