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理疾病要从婴幼儿开始重视情商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3

预防心理疾病要从婴幼儿开始重视情商教育

王福顺

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导读:灵魂高级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带一点抑郁,抑郁的本质是看穿后的善良。看穿后的无能为力,治愈不了自己,又不忍心伤害他人——三毛。

中国青少年抑郁率24.6%,重度抑郁7.4%,这应该是3年前的数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数字在持续的上升,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1.抑郁症孩子的产生和特点:许多研究认为早年应激,尤其是早年母婴分离会导致抑郁症。我最近倒是真的遇到了。

邻居家小孩嘟嘟由全职妈妈照看一年多,公婆住在附近的另外一个小区,因此也偶尔帮忙照看。全职妈妈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重新出去上班了,孩子白天就全部由公婆照看了。后来这个名字为“胖嘟嘟”的女孩日益憔悴,变成了瘦“嘟嘟”。

平时我经常带着孩子在小区玩,经常能碰到嘟嘟的爷爷。一天特巧,我们碰到了好几次,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嘟嘟的情绪状况。第一次是在早上,我们的孩子大毛坐在小推车上,左顾右盼极其精神,偶尔还唱两句,虽然只有十个月大,已经非常清晰地喊爸爸妈妈。远远地,我们看到了嘟嘟和爷爷过来,嘟嘟趴在爷爷肩膀上一动不动,我想可能是嘟嘟还没有睡醒。打过招呼我们就走了。等我们溜了一圈回来,又遇到他们,嘟嘟还在爷爷肩膀上,没有精神。然后我们回家了,大毛吃了早餐,又睡了一觉后,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再次出来溜溜。不一会儿在路上又看到了嘟嘟爷爷,嘟嘟还在爷爷的肩膀上。我心想这孩子真能睡,可能生病了。嘟嘟爷爷情绪倒是挺高的,给大毛握手,大毛很高兴的笑,非常有力地抓住嘟嘟爷爷的手指头。这次嘟嘟说话了,“走!走!”。原来嘟嘟没有在睡觉,我就想逗她两下,说: “大毛,跟嘟嘟握握手”。嘟嘟根本没有动,仍然趴在爷爷肩膀上。我说,“那就握握嘟嘟的脚吧”。大毛真的去抓她脚,嘟嘟仍然是“走!走!”。我们就此分开。下午,大毛醒来,我带大毛再次出去溜溜,带了一些剩饭、鱼头,打算顺便喂喂野猫。楼下车库出口上面的树林路边,有十几只野猫,包括两窝新出生的。其中一窝小猫刚刚一个月大,像一个非常可爱的小肉球。大毛很想靠近摸一下,刚刚靠近,那个猫妈妈马上就“呜,呜,”的边叫边龇牙咧嘴的吓唬我们。我赶快退了回来。另外一窝稍微大一些,大概有三个月了,小猫就更是可爱,互相追逐打闹。最为好玩的是,其中两个经常练习偷袭小鸟。它们看到小鸟落下来,立刻就蹲下,全是贴近地面,肌肉绷紧。还有一只在它们后面两米多远,也做出类似的样子,一点点往前行。小鸟看到我们就飞走了,小猫也就解除了武装。我们正在看得开心,大毛偶尔高兴地啊啊唱歌,还有节奏的晃动身体。嘟嘟和爷爷也被吸引过来,嘟嘟还在爷爷的肩膀上。我感到嘟嘟应该不是没有睡醒,而是一个枯萎的小禾苗。

人站在建筑前的草地上  描述已自动生成

                      心理学专家王福顺教授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年轻女性非常注重自己的职业和事业的发展。其实,就女性自身的特点而言,女性事业的成功固然可贵,但是女性把孩子教育的很成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同样是女性的一种成功的表现。孩子幼年时候父母陪伴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成年之后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据统计,新冠导致抑郁症患者增加两千万。目前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全民的心理健康,前年二十二个部委发文,提出《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去年十二部门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2.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勤能补拙,情也能补拙。目前许多家长太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发展,其实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那么他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成就。反之情商高的孩子会有很好的自我认知,积极探索,从探索中建立自信心,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分享、合作,为日后成功做准备。国内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进行了早期教育,而国外在培养一个孩子的健全的身体和心理。

目前教育的最大误区是:情商交给了老师,智商交给了父母。老师可以随意把父母叫过来,来讨论孩子考试不好的问题。而应该反过来:父母不要干预太多的学习,而应该给孩子无私的关怀与爱护,成为孩子幼小心灵的避风港。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倡导:对孩子进行社会情感能力(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的培养,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从干预走向预防。干预问题孩子就好比将救生圈扔给一个落水的孩子,希望他能够抓住救生圈而不要飘走,预防则好比帮孩子穿上救生衣,并教给他们生活必备的技能和工具,让他们在有困难时有办法应对。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不但家长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影响孩子,父母还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告诉孩子,他们是如何处理情绪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终生的教师。孩子和抚养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是孩子一生情感能力的源泉,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倡导的精神分析认为:人得病的原因是幼儿时期的精神创伤,尤其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精神创伤。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在意父母的态度与关系。弗洛伊德的追随者鲍比(Bowlby)认为:幼年时期的依恋(attachment)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一个人情商的启蒙。0-3岁,尤其是0.5-1.5岁,孩子开始“认人”,这标志着孩子依恋的萌发。这个依恋是一个人情绪能力的源泉。

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说,人出生以后的时间特别无能,需要人的照顾。孩子和扶养人之间的这个纽带联系(bond)对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许多父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经常把孩子的抚养人随意更换。在父母和祖父母甚至保姆之间任意切换。但是,父母却不知道孩子对扶养人的依恋是一种情感联系(bond),随意切换就如同把小树苗连根拔起。对于孩子,有付出才有回报,没有依恋的形成就不可能有一个听话的孩子。父母应该珍惜这个情感纽带,应该为此感到骄傲。目前有许多抚养失败的孩子,从自杀到杀人,甚至杀害父母。李玫瑾说:所有杀害父母的孩子都是没有被这些父母抚养的人。孩子对扶养人的依恋就如同小鸭子和鸭妈妈之间的印刻(imprint),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果小鸭子把鸡当成了妈妈,或者白天鹅把鸭子当成了妈妈,自己只能是丑小鸭。

想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情商非常容易,想形成一个良好的依恋也非常容易。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扶养人只要给与孩子安全感、信赖感。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和对孩子互动,和孩子一起应对各种事情,给孩子以安全感,造就一个安全的港湾。孩子在亲密关系互动中自然就会形成一种坚强和自信等性格,成为一个对人友善、乐意探索、具有处事能力的人。

任何过多的修饰都是多余的,一切的担心也都是多余的。当幼儿与某人形成依恋关系后,只要孩子与依恋对象形成一种安全依恋(secure attachment), 孩子良好的自我就自然天成。安全依恋体现在一起时他会感到愉悦;难过时,只有依恋对象的出现,幼儿才会感到安慰。安全依恋是一种信任和愉悦的关系,保证一种亲密朋友的关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离不弃,做错事情,批判要对事,不影响人际关系)。 孩子的良好自我的形成就像刚刚出土的小树苗一样,可以随便被园丁塑成任何形状。孩子的自我认识就像一张白纸,任由家长涂鸦。父母过度的干扰可能是在伤害孩子的自我发展。

许多年轻的妈妈对教育孩子经常困惑和焦虑,实际上非常简单,只要有两颗心就可以:爱心和耐心。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发育特点。比如一岁左右的口欲期对于孩子的饮食非常重要,这个时期是孩子胡乱往嘴里填东西,这是孩子探究世界的方式。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而且会影响孩子以后的饮食。许多父母限制孩子的这些尝试,禁止让他尝试各种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最后导致孩子挑食,这是目前许多孩子挑食的原因。再比如三岁的孩子开始进入第一个反抗期。这标志着孩子自我的形成。就如同种子的破土而出,没有反抗就不可能长成一棵大树。因此,要顺其自然,不要干扰太多。相反,许多扶养人干预太多,反而不如放养。扶养人需要尽可能多给孩子一些生存空间,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不要去干扰。

                     王福顺教授(前排中间)和学生合影

3.家庭是第一学校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晃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关于孩子启蒙的至关重要的时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提几条建议:

3.1.不要太多约束:多年的“计划生育”的推行,导致许多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一家老小把全部精力放到这个孩子身上,百般溺爱使得我们的孩子变得自私冷漠,恃宠而骄,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感受。各种小公主,小王子的出现,就是这种溺爱教育最好的见证。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家长溺爱下长大的孩子,8.8%有打架、骂人的不良习惯,11%的情绪忧郁自卑,5.8%遇事焦虑紧张,22%的脾气怪异。

3.2.不要完全放手:老话说,“心如欲壑,后土难填”,一点不假,许多人就这样一头扎进金钱的漩涡,出不来了。生了孩子,不是把他们交给老人看管,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没日没夜只顾赚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还有一些在山区生活的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是严重。父母们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孩子一般交给爷爷奶奶抚养,他们可能好几年才能见自己的父母一面,通话的时间也不长,更提不上教育了。这些孩子一般的犯罪率和辍学率较高。

3.3.言传身教,水滴石穿:教育孩子是一个长久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要平时不注意,等问题出现后大发雷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班杜拉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一种观察学习。从一出生呱呱落地,便开始效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家长若是无法控制个人情绪,在孩子面前愤世嫉俗,口出脏言,传递负能量。孩子若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面长大,久而久之,耳濡目染,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就举一个过马路的例子吧,很多家长可能是因为忙于赶时间,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闯红灯,久而久之,尽管老师教导过孩子不要闯红灯,但孩子们还是会闯红灯。

3.4.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现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而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浮躁。如果一个孩子的父亲经常家暴孩子的母亲,那么这个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受到自己父母亲的影响。他以后可能会变得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也可能过于听自己母亲的抱怨,对未来家庭失去信心。这样的家庭肯定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以及以后的发展不利。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家庭冷暴力,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容易自卑而且容易患上抑郁症。

3.5.寓教于乐,享受学习: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有一个共同的榜样叫做别人家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父母亲就开始说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么好,而孩子自己却什么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各种的优秀而自己却啥也不会。在这种攀比心理下,孩子们好像不再是孩子们,而成了父母亲炫耀的资本。于是,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他们会逼孩子学各种各样的东西,完全不顾及孩子内心的感受,重压之下,孩子们有时会做些过激的决定也不利于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的养成和家庭教育分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性格。高尔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是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除了承担抚养义务更要为孩子的家庭教育负责。

总结

幼小的孩子也有痛苦的一面,比如有的父母以爱的模式剪断了孩子的翅膀,却怪孩子不会飞翔,情绪能力简单来说主要是指人在情绪认知、情绪管理、挫折耐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不但家长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影响孩子,父母还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告诉孩子,他们是如何处理情绪的。”简而言之,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严格自律、以身作则的同时正确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教育孩子,是塑造孩子良好性格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