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第一小学 广东 东莞 523660
内容摘要:通过打造“书香养心”“真情润心”“仪式育心”“行动立心”“携手暖心”等思政大课堂,达到唤醒每个学生主体自觉体悟滋养德性的目的。
关键词:书香养心、真情润心、仪式育心、行动炼心、携手暖心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的确,任何德育的理念、内容、方式,最终都需要通过每一个受德育主体的自我觉醒、激发、唤醒、点燃,才能真正发生滋心养德的功效。在长期的育德实践中,我尝试超越学科化思维,打造思政大课堂,唤醒每个学生主体自觉体悟滋养德行。
一、打造“书香养心”大课堂——读书励志悟德
通过创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活动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经典、特别是阅读包含着优秀育德资源的国学经典中,养育自己的精神品格,自觉体悟其中的养德要素。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学校运动广场,驻足诗廊画前,聆听古乐悠扬,品味经典风韵,国学英文经典结合,现场上下互动诵读,展示主题独具匠心,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诵读场面妙趣横生,经典内涵尽情演绎……当自己置身于那种特殊的活动情境之中时,自然而然地会被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所感染,在场的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心灵浸润、心灵洗礼。因为,古今中外的每一部经典里都蕴含着一个世界、一座天堂,阅读经典就是跨越时空与智者对话,走进无限,收藏永恒。这些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使人们铭记在心、难以忘却。因此,打造“书香养心”大课堂,让经典诵读回归学校德育,让经典融入学生的文化阅读,让经典诵读滋润学习心灵品德。通过诵读经典,有利于让学生沐浴在温馨的民族文化环境里,感受经典的亲切、优美和丰厚;有利于让古圣先贤的智慧注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每个学生个体的文化软实力,做有根、有德的中国公民。
在实践中,我们学校将经典教育与德育相融,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推出“立志、孝亲、尊师、友学、仁爱、诚信、守法、谨行”八种德行,让学生在诵读《弟子规》《大学》《老子》等书籍中传承中华传统友善之美德,将友善之魂注入学生的心间,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如学校结合《弟子规》的“仁爱篇”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常规——“扫好地、做好操、读好书、写好字、走好路”做起;结合“孝悌篇”引导学生从关爱他人(父母、师长、同学)到珍爱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再到热爱家园(爱我家庭、爱我学校、爱我中华)做起,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德人,每天给父母送上一名句暖心的话、写好每一次作业让老师放心、每天整理衣着进校园,向老师同学问声好、认认真真升好每一次国旗等等,通过长期不断地坚持和耐心恒久的教导,事事如此,时时如此,变被动成主动,变有意识为无意识,最终把一个个“细节”内化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品行。让每个学生在书香阅读的情境中养心悟德,追求润物无声、浸润心灵的诵读境界。
二、打造“真情润心”大课堂——感恩回报悟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育德过程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过程,唯有从师生心底里出发才能真正打动心灵深处。这就要求教育者善于创设“真情润心”的情境,拥有充满爱生的情怀,既不能有高高在上自我陶醉感,更不能有唯我独尊的师道感,而是将自己融入学生之中,想学生这所想,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人格,欣赏他们的优点,宽待他们的失误。只有这样,才能被学生接纳,才能做到心心相印,以真情关怀的心态,获得自觉体悟感恩之德的实效。在“真情润心”的情境中,需要师生双方形成“向心”育德的“共情”,即双主体之间的情感共鸣。这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自我体悟的关键,体现在“向心”育德过程中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它是学生体悟自身内在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是学生把所学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而且还是将道德信念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这就要求教育者通过经常创设“真情润心”的育德情境,真诚寻找学生的心灵通道,洞察心理诉求,明晰心路历程,遵循向心规律,选择合适的导心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在共情中体悟德性的效应。
在实践中,通过运用心理剧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为了追求在共情中体悟德性的效应。力求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创编心理剧的取材常与平时同学相处中的常见问题相联系,如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烦恼、困惑等,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因为心理剧所呈现的故事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现实存在、真实发生的,不论是场景的选择、人物的角色安排,还是语言的表述、动作的表现、内心的活动,都是基于师生交往中生成的真实经验。越是真实的表演、现实的呈现,越能引发学生的自我觉察、反思和体悟。这些真实经验的再现十分容易引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共鸣。同时,为了达到既定的育人目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入或创设与育人目的相适应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反思自身,感悟道理,转化品行。因而,打造“真情润心”大课堂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记得一次在母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播放了由全国名班主任王家文老师团队制作的《来一斤母爱》视频,那触动心灵的漫画和字幕,那荡气回肠的配乐,让学生们哽咽、落泪。这就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看后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感悟孝道,转化为懂得感恩母亲的具体品行。可见,引导学生体悟感恩之德,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学生的感恩素养,其实就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素养,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素养,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文素养。对于个人而言,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然而,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学校感恩教育的点拨,让学生对生活多一份欣赏,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抱怨,少一份挑剔,少一份忌恨。通过自觉体悟感恩之德,使学生形成这样的价值认同:学会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内心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更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德行修养。
三、打造“仪式育心”大课堂——庄重感染悟德。
仪式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使人常常表现为一种仪式性的存在。仪式的过程是学校文化的直接展示,在特色育德过程中,它不仅体现了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且融合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更旨向学生品德的健康、和谐发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校仪式活动包括日常交互仪式、典礼和庆典。学校仪式作为学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中的广大师生时常处于校本特色的仪式情境之中,是仪式存在的主体,并在仪式和仪式互动中获得生命的成长和丰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生动而形象、感染力与趣味性并存的仪式活动会给小学生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达到意想不到的育人悟德效果。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各班级轮流进行,展示班级文化,张扬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对班级个人管理能力的评比,通过升旗仪式的展示,调动起学生对于班集体的一员的自我育德的责任感。还有一年级的开笔礼仪式、六年级毕业仪式等等,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经历。仪式的隆重、正式,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实现难忘的育德价值。又如创新入队仪式和传统节日仪式,“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新生入队仪式等,让全体队员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意义,创新传统的仪式德育方式。学校注重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和节庆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等,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举行系列化主题仪式教育活动,构建学生育德成长的阶梯。从 一年级“朱砂启智”新生入学典礼,到六年级“难忘母校,梦想启航”毕业典礼,温馨而有激情,隆重而有意义。仪式过程中议题、议程和礼仪都非常规范,在客观上就形成了庄严的仪式育心氛围。使不同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举止趋同,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活动场景的精心布置、学生的着装、座位的布置、会议的秩序和礼仪等都非常规范。仪式氛围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和心灵的激荡,进而让学生通过自我的内心体悟受到影响和教育。
四、打造“行动炼心”大课堂——实践体验悟德。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是由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所构成的。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是保证,道德行为是归宿。因此,“向心”特色育德需要做到“明理、共情、导行”,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各构成要素和谐统一的发展。教育者在育德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向学生提出行动要求,指出努力的方向,指导行为方式。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向学生提出“升国旗时要敬礼”“唱国歌时要肃立”的行为要求,并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方式。
我校坚持以价值引领、心力培育为职守,不是把学生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也不能仅是知识堆积,而重在关注学生在学校各类育德实践行为中修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可沉淀、可迁移、可带走的立心、立德素养。为此,学校多年来一直开展“亲子志愿服务行动”,致力于把感恩教育从学校、家庭推向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中磨练队员意志,提升品格,从而更深层次地让学生体会和感悟“服务社会”“感恩他人”的深远意义,有效促进学校德育活动的广泛而有特色的开展。学校不断创新育德实践活动的形式,经常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涵养品格、锤炼意志、升华精神。通过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校园寻友活动、野炊踏青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东莞科技馆、土桥文化长廊、东纵纪念馆、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图书馆、植树活动等,使学生做人的品质和道德的培育得以付诸行动、落到实处。尤其是突出学生学会感恩的养成行动富有特色,一方面,注重在感恩家庭、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的系列行动中,提高学会感恩的道德认知:即是学生由内而外的感情渲泄,是学生最真实的感情流露,是学生热爱生活感念生活的外在体现,更是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行为表现。另一方面,注重养成学会感恩的实践:学会感恩父母,体会养育之情,养成回报父母的习惯;学会感恩学校,体验培育之情,履行回馈师生的责任;学会感恩社会,体悟教化之情,丰富自己报效的阅历。正是这份阅历中记载着学生内心的感触、全心的感受、心灵的感悟甚至灵魂的感化,从而形成一种催促学生成长的持久力量!实践表明:行动炼心悟德的真正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自觉提高道德认知,修炼德性品质,养成良好习惯。通过搭建一个行动平台,营造一种行动氛围,创新一些行动样态,力求使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各类真实情景性活动,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在体验中不断感受,在感受中不断提升,在提升中不断成长。真正实现让学生的生命在行动中自然滋养,让学生的年华在活动中独自绽放,让每次行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美好相遇和记忆。
五、打造“携手暖心”大课堂——家校共育悟德
学校、家庭的协同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必要条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起点和基础,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而学校教育是核心,对学生品德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打造家校“携手暖心”大课堂,形成共育的共同体凝聚合力。“走近”家庭开展近距离、个别化的互动,方可“走进”家长和孩子的心灵世界。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极速发展,仍然不能取消家访,应当结合虚拟的家校沟通方式,实现全员家访制度化、重点(贫困、学困、问题儿童等)家访系列化、随机家访即时化,以消除误解,缩短距离,增进互信,培育感情,暖心育德。让学生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成长。
在实践中,利用“家庭协议”让小学生在家中养成好习惯、得到暖心关爱的实践探索充分说明:家庭教育以其特殊的地位,对儿童少年成长有着持久稳定和不可替代的影响。通过家庭和学校携手共育共同体,践行“让班级管理‘管’到家庭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班主任曾经尝试过许多方法:如在开家长会时,给家长讲家庭教育的意义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经常发信息或者打电话跟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等。但总觉得这些方法只是隔靴搔痒,起的作用不大。正如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所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养成一个好习惯,通常需要经过从被动到自发、再到自觉、最后到自动的过程。这是一个较为漫长且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个过程。尤其是在教育专家林格的《管一辈子教育》著作中提到一种方法——行为契约,即为达到矫正某个不良行为的目的,双方达成一个协议,彼此遵守。这种行为契约对于调适孩子的心理,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很有效。于是,利用这种科学、有效的习惯培养方法协助家长,指导家长与孩子双方签定“家庭协议”的方式,通过不断完善:建议中征求家长意见、沟通中商定“家庭协议”、信息中落实“家庭协议”、反馈中巩固“家庭协议”等家校携手共育环节,要求全体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取得紧密联系,通过启动指导家长与孩子签定“家庭协议”的机制,帮助家长在家中有效地关心孩子、引导孩子、管教好孩子,让孩子在家中感受到应有的温暖,并在协议的规约下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悟德,积极探索出一条班级管理中协助家长在家中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操作性较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庆明.机制:班主任家校共育的法宝[J].中小学班主任,2018(5)
2.李季 梁刚慧 贾高见 .小活动 大德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3.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中化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