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研究

高原

身份证号码: 230605198504240213

摘要:中国电影起源于1905年的丰泰电影馆,如今已经过了一个世纪,电影工作者们拍摄了数以十万计的电影,这些电影往往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美学色彩。基于此,本文将分析中国电影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以此来达到肯定中国电影对于我国美学精神传承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中国电影;中国美学;电影史

引言:

艺术家离不开孕育其的土地,就像莫言离不开山东高密,贾平凹离不开陕西商州。从中国电影诞生到现在的117年中,中国人创造了上万部电影,其风格不同,流派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有着深刻的中国烙印,体现着中国的美学精神。

一、中国电影的美学源流

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无法摆脱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哲理思考,它也必然要反映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思想、情趣,因此它总是要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1]。中国电影的美学源流大致有两个来源:其一,儒家美学;其二,道禅美学。

从孔子创始,到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元理学,儒家美术滋养了中国知识分子上千年。儒家文化的滋养大致上可以分为两方面:一个方面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思想;另一方面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爱国情怀。

在中国电影史中《武训传》、《大路》、《八千里路云和月》、《早春二月》等,就充满了儒家‘仁者爱人’的精神。而《双侠》、《无名英雄》、《上海滩十三太保》等电影,则充斥着儒家‘忠君爱国’‘修己安人’的思想。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美善合一’成为了中国电影的基本品格。《哀乐中年》讲述了:在暗无天日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年知识分子的良知道义在时代的漩涡中不断地挣扎。其以良知安抚着被世道压迫着的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面对黑暗的时代;《大刺客》中的王羽,在列国纷争的时代中,以五尺之躯刺杀祸国殃民的奸臣,呈现出一种源于《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这种‘美善合一’的内涵将儒的精神凸显的淋漓尽致,电影工作者以儒家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属。笔者认为,这不但可以视为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又可以视为对电影工作者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而我国美学的另一源流来自于道家,道家起源于老子,发展于庄子,比起传统的儒家的实用主义,道家更注重‘形而上’的东西。因此,受道家影响的电影会给人一种超然的体验。比如,陈凯歌的《边走边唱》其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思维方式讲述故事,讲述‘道’的真谛,韵味如同高山流水‘绕梁三日而不散’在比如何平的《我们是世界》在滚滚黄沙,干旱苦闷当中,寻求自我存在的意义,里面充斥着导演对‘道’对‘人生意义’的了解。

二、中国电影对于传统意境的追求

从兰亭序集的潇洒飘逸,到瑞鹤图中的精致秀美,再到骑驴归思图的闲适安逸。中国传统审美是向来讲究意境的,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自觉追求,具有虚实相生和意蕴丰富三方面审美特征[2]。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从小就受到了中国传统意境的熏陶,陈凯歌、刘苗苗、李少红等人对中国传统古籍十分了解,其不断地从古籍中汲取营养,继承并且发展了中国传统意境审美。

比如在电影《英雄》中,如月和飞雪在枫叶林中的哪一战,枫树上稀稀落落地掉落,剑与剑互相碰撞,白衣张曼玉和白衣章子怡在枫林中互相追逐,带给人一种的美的享受。比如,《孩子王》中老杆静静地站在河边,水面上浮现着人和树的影子,交相呼应,给人一种孤单忧郁的意象;再比如,《翠岗红旗》里面的最后一幕,三人并肩站在山头上,灿烂的日光顺着山峦冉冉升起,照应在其脸上,给人一种雄壮辉煌的意境。这部电影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美好的意象,获得了卡洛维发利电影节的摄影奖,可见世界的审美是共同的。

意境的体验是我国电影工作者来源于我国电影工作者对世界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于平凡的世界的一种超越和逃离。电影工作者利用意境创造了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美’的境界。所以,我国的电影工作者应该继续向传统学习,不断地挖掘意境之美,逐步提高我国电影行业的水平。

三、中国电影对于传统叙事的借鉴

从殿堂之上的《尚书》《左传》到来自民间的戏曲《斩单童》、《春秋亭》再到在少数民族中口耳相传着的《江格尔》《贝叶经》在我国辽阔的疆土中,曾经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叙事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跌宕起伏,曲折动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因此,我国的电影工作者在借鉴外国先进叙事经验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从中国的传统叙事中学习叙事技巧,将其应用在自己的电影作品当中,让自己的作品变的更加完善耐看。

比如,在徐童导演的《算命》一片之中,就着重地学习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电影的每一个段落都有其章回名,比如,算命尾声的章回目就是: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惊回首五味杂陈奈何天。徐童导演利用这种做法,将这部独立电影的节奏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但方便电影工作者进行拍摄,还对电影章节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方便观众进行理解。

再比如说:在第二代导演桑弧的《哀乐中年》,其剧本创作深深根植于旧时代生活基层,是上世纪中叶上海独有的市民文化缩影

[3]。在刚刚开幕的时候就浮现出了李商隐的名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字幕。编剧张爱玲是民国时期,我国十分著名的作家。其熟读中国传统经典,对我国传统的诗词歌赋十分的熟悉,其利用这句传统诗词高度、准确地概括了这部老电影的故事主基调,这种叙事手法在中国传统小说之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在《三国演义》一开头的时候,罗贯中所引用的那首概括三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规律的临江仙,以及《儒林外史》中那首看遍世态炎凉,芸芸众生的开篇词。

四、引入传统文化完善电影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漫长历史的古国,在悠悠的岁月当中,曾经诞生了不少各有特色的文化形式,经过数千年的自我演化,这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已经十分成熟,是我国电影观众常见的,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而我国的电影工作者们,特别擅长将这些旧的艺术形式融入电影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来,给其电影作品打上浓重的中国美学烙印。比如,在徐童的《两把铁锹》和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之中,就着重利用民间传统曲艺的方式,为观众讲述电影主线剧情中的前因后果,利用做法,在方便导演进行镜头叙事的同时,还可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再比如说,在郑大圣的《天津闲人》,这部电影是以旧社会的天津民俗作为卖点的。所以其中蕴含的市井文化是十分突出的。郑大圣导演将民国时期的天津老照片作为叙事工具,将其巧妙地融入电影的叙事当中,在影片里面充满了很多已经消失的传统职业。郑大圣导演利用这种民族文化的形式,极大地激起了观众们对旧日天津卫的浪漫想象。概念化的完成了对老天津时空的距离感、运动感、立体感的表达,营造出可望且可即的天津卫情调[4]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电影是体现中国美学,中国美学的媒介。笔者认为,身为一名21世纪的电影工作者,在学习外国的先进拍摄经验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相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号召,积极地向古人学习,向传统文化致敬,创造出更有强烈中国情调的中国电影。

参考文献:

[1]顾春芳.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J].电影艺术,2013(06):43-49.

[2]金坚.影片《影》中的传统意境美探究[J].参花(上),2022(08):59-61.

[3]栗建波.“人间爱晚晴”与个人意识的觉醒——《哀乐中年》剧作浅析[J].人生与伴侣,2021(34):86-88.

[4]颜彬.间离与写意——电影《天津闲人》艺术风格解读[J].电影新作,2013(06):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