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纠治“四风”问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纠治“四风”问题的思考

王璐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劈波斩浪、一往无前。近年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稳步推进,本文就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纠治“四风”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纠治四风;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重拳打击下,“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四风”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需要常抓不懈、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一、当前国有企业“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纪律和规矩意识有待加强。有些党员干部受传统思维影响,对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放松了警惕性,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一些干部学习意识不够强,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存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问题,服务意识不够强,存在对职工身边发生的事情关心少的问题。个别单位搞走口不走心、照本宣科、重形不重实的理论学习,更有甚者学习心得体会照搬照抄,应付检查,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一些单位不注重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警示教育针对性不强,对基层的微腐败问题关注的少,导致个别基层干部、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纪律规矩意识淡薄。

2.责任传导层层递减、责任落实打折扣。个别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传导压力层层衰减的问题,抓作风建设先紧后松、上紧下松、外紧内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单位在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时,还停留在学习文件,以会议来落实文件的情况,压力传递层层衰减、层层打折扣。部分单位在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时,常常显得办法简单、举措单一,习惯性的用旧办法解决新问题,不能把工作做细做实,需要上级反复部署,反复强调,不停的推着往前走,自己不主动不上心,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执行力都需亟待提高。

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极大。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相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更加隐蔽,但危害性不小。如个别党员干部习惯于“照搬照抄”,不善于调查研究、深入思考,不论什么政策都搞“上下一般粗”;个别干部存在侥幸心理和松劲心理,为避免“出风头”,习惯“仿照别人做”,不考虑实际情况。有的单位注重表面工程,看似忙忙碌碌,实际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隐蔽性强,不易监督,但是危害性极强,一旦发展蔓延,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破坏国有企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4.“举一反三”做的不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存在滞后。一方面一些单位的监督工作停留在治标的层面,发现问题一查了之、一处了之,不落实整改、不跟踪问效,不善于挖掘问题背后的成因,没有在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效能方面主动作为。另一方面各单位在“以案促改”工作方面,落实不够扎实,举措不够有力,在做好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方面还没有深入推动落实,没有形成上下贯通、一体联动、共同发力,在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上查漏补缺的工作局面。

5.客观上“四风”问题的顽固性需要长期抓下去。从近年来各地通报的案件来看,虽然“四风”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但从个案上看,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时有发生,“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从往往是从藏在一顿饭、一瓶酒、一张卡里的“四风”问题开始,经年累月逐步由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礼金发展成违法犯罪问题。不难看出,“四风”时常有一些新表现,如不吃公款吃老板、私车公养等,这些问题看似新动向,实则老问题,不正之风的老问题与新表现交织并存,稍有松动,就可能反弹回潮。

二、国有企业“四风”问题成因分析

1.思想认识深度存在不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待“四风”问题仍然趋于表面,没有从政治高度认清现实危害,满足于一般性部署、泛泛地抓;有的领导干部习惯跳出自身谈整治,只要求下级查摆整改,但对于自己却“放任自流”;有的干部认为纠正“四风”是“一阵风”,在执行过程中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千方百计搞“变通”。

2.监督检查的难度日益加大。十八大以来,随着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监督检查的制度化常态化,使得重拳之下的“四风”问题出现了新表现和新特征,改头换面的“四风”问题更加隐蔽、更难发现,与此同时被监督对象规避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致使纪检监察机构发现问题的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监督手段亟待提升。

3.健全制度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各单位存在制度不健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台的制度很多,但细化不具体、不系统、不配套,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更甚者,明明知道有制度规定,却想方设法钻制度的空子,导致“破窗效应”。

4.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没有跟上。

一方面的监督工作停留在治标的层面,发现问题一查了之、一处了之,不落实整改、不跟踪问效,不善于挖掘问题背后的成因,没有在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效能方面主动作为。另一方面在“以案促改”工作方面,落实不够扎实,举措不够有力,监督执纪的“后半篇文章”方面还没有深入推动落实,没有形成上下贯通、一体联动、共同发力,在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上查漏补缺的工作局面。

三、国有企业“四风”纠治对策建议

1.强化思想建设。作风问题本质上是思想问题、党性问题。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对“四风”问题的警惕性。要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与党史教育结合起来,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注重分类分层开展警示教育,引导警示教育工作向基层延伸,鼓励各级党组织用“身边事”“身边案”教育“身边人”。

2.强化执纪问责。将“四风”新表现纳入巡察和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重要节点,发挥党风廉政协调机制,多部门联动发挥功能,按照“党委组织协调、部门单位自查自纠、纪检监督检查“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多维度开展明察暗访。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反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线索,落实“一案三查”,从严从快查处,并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为、改作风。

3.深化专项治理。要突出工作重点,紧盯问题多、风险大、责任落实不力的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力求在解决纪律作风实际问题上取得突破。持续深入推进“解决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整治工作,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紧密联系具体实际,要创新监督手段和方式,着力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源头治理,解决深层次问题,不断深化专项治理成果。

4.深化标本兼治。要从根本上源头上遏制住“四风”问题,就要在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作风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找准各级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特点,把握规律,健全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作落实的主动性、连续性和预见性,有效遏制不良作风的形成和蔓延。注重从源头上对症下药、综合施治,既坚持露头就打,纠正错误行为,又查漏补缺,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