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一实验东光学校
摘要:“以学习为中心”的自主课堂探索,关注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不断拓宽对教师、学生、教学活动的认知中,注重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内驱力和积极学习心态的影响下,激活学习思维,培养心智习惯,让每节常规课堂都成为思维流动的课堂、生命生长的课堂,从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关键词: 以学习为中心 自主课堂 个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提出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师生围绕“问题(情境)—探究—反馈”环节进行思维的碰撞,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它的核心是智力的挑战和思维的训练,将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释放出来,促使师生“自我实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以学习为中心”的自主课堂教学要素
自主课堂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学习活动,三者之间是交流与合作的关系。
(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师生双线并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习的设计者,也是学习者,和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围绕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展开平等对话,共建和谐学习氛围,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课标解读,活用教学资料,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深度互动。
课标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的依据。组织教师研究课标是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研究制作本学科的《课标解读细目表》,帮助教师精准把握课标,由点到面全面的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2.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与任务的深度互动。
学生获取知识,在理解中尝试应用,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交叉
进行,有助于学生形成新的思路和方法。好的学习任务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者会主动寻求同学互助,实现问题的解决。
3.教师与学生间交流互动,增加教与学的深度互动。
深度学习中,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课前,教师是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上课时,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专业的支持者;课后,教师是学生复习的解决问题的指导者、作业的设计者。实现教与学的深度互动,教师的角色认知很重要。
(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探究者,积极表达成长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探究者,营造学习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形成学习内驱力和心智习惯。
1.打开学生的自我系统,确立学习动机。学习发生时,最先被触动的是人的自我系统,它一旦被激活,便会打开对学习任务的感受、价值判断、情感态度,形成学习内驱力、积极的学习心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动机;
2.调动元认知系统,开展积极对话。确定学习方向与策略,调动已有相关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以学习为中心课堂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不断地发展元认知系统,更多地使用深层的学习策略,形成提出问题、建立联系的习惯、个性化表达的习惯,就是我们常说的积极对话;认知系统才有助于创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3.建立“学习规则”,形成深度学习。一是主动提出问题。课堂中可以建立互相学习、互助合作的课堂学习规则。二是倾听的原则。教师是学生学会倾听的示范者,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动的习惯。三是小组协同学习规则。建立以4-6人的学习小组,在合作中修正认知,基于证据的表达观点,达到有妥协的共识。四是个性化表达的规则。学生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独立想法,运用有效方法来表达自己,尽力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想法等重要“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自主课堂教学流程
(一)基于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制作大单元导学案或自主学习任务单,将学习内容前移,通过课前检查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以实现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掌握新知存疑
学生根据教师指出的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思考,重新修正自己的预习笔记,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并形成自己对新知的认识和理解。
(三)合作交流,解疑增智拓趣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组内交流活动,让学生依据个性化表达原则,在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完善自己的学习认知。不能达成共识,把问题记好,在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或是听老师的点拨中解决疑惑。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社会性也在不断发展。
(四)展示反馈,总结提升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教师把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头脑中或采集本中,在学生汇报环节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问题的小组先汇报,结合问题引发全班同学思辩,教师及时点拨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提炼,在适度拓展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自主课堂教学评价
自主课堂教学评价采用课堂观察形式从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一是学习活动设计评价;二是学习活动实施评价。
(一)学习活动设计评价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学习目标达成的关键,为此尝试从目标、内容、资源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学习活动设计评价表
评价维度 | 评价内容 | 评价结果(等第) |
学习活动目标 | A.学习活动目标明确,表述清晰,围绕课程重点和难点;B.学习活动目标清晰,与学习重难点联系不密切;C学习活动目标不清晰。 | |
学习活动内容 | A.活动内容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科素养的培养。B.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未体现学科素养的培养;C.活动内容不符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 | |
学习活动资源 | A.师生共同呈现的教学资源满足学习的需要,生成新知;B.师生共同呈现的教学资源满足学习的需要,无生成内容C.师生共同呈现的教学资源与目标达成不一致。 |
(二)学习活动实施评价
活动实施的环节是检查教师能否依学情,进行合理预设与生成的重要环节,是检验课堂是否以学习为中心的关键。
学习活动实施评价表
评价维度 | 评价内容 | 评价结果(等第) |
学习活动形式 | A.形式灵活,为学习服务,符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B.形式灵活,不能很好地为学习服务;C形式灵活,不能为学习服务 | |
学生参与学习 | A.班级95%以上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思维交流积极;B.班级85%上以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有思维交流;C.班级70%以上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思维交流不积极。 | |
学习活动结果 | A.学习目标达成,有生成;B.学习目标达成,无生成;C.学习目标未达成 |
通过对学习活动的评价,帮助教师加深对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理解,学会灵活有效地设计学习活动,明确活动为学习服务,
“以学习为中心”的自主课堂探索,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作用,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实现深度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6年3月第1版
2.刘月霞 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8次印刷
3.罗宾·R·杰克逊,教学可以很简单,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10月第4次印刷
4.冯玲玉 甄宗武,“以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学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机理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21年11期
5.郝志军,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与建构,教育研究,2015年2月
(作者:长春市第一实验东光学校 教学管理处主任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