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1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构建完善的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教学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共同努力,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及科学性,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本篇文章先是对“三全育人”的定义进行了明确,之后分析了其面临的困境并且从两个大方面对育人协同机制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引言:要解决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不符、辅导员与教师缺乏及时有效沟通等问题,需要加强改进思政工作,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完善与之相关的体制机制,使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强强联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从而达到良性互动,更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一、“三全育人”概念
“三全育人”,首先说的是“全员育人”。全员育人指出,每一个人,头脑中都需要有育人意识存在,应该自觉树立起育人的责任感,在自己所负责的岗位发挥好育人的功能。同时能够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合作,构建出完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第二“全”指的是“全过程育人”。这部分强调的是,大学生成长学习、进步发展的过程,需要被“育人”这个概念贯穿。高校辅导员以及高校思政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在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生遇到的来自生活或者学习等各方各面的疑难问题。最后的一“全”,也就是第三“全”,是指“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重点在于需要辅导员及教师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利用有形手段和无形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分工不明确
建立这一体系要求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之间,既要有合作,同时也要有分工,双方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奋斗。现阶段,二者分工不明确,是阻碍这一体系发展的一大障碍。一方面,辅导员与教师的职责存在重叠交叉,例如在一些将学业上的教师看作班主任的高等学校,教师要肩负起选拔班委、将学生在校表现传达给有需要的家长以及指导班级活动开展等作用,而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同样具有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建设学风等职能。这就造成了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职责上的交叉,不仅会浪费管理资源,出现多头管理,而且容易使学生感到疲惫倦怠。
(二)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缺乏交流
辅导员与高校教师之间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但是当前形势下,二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建设得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专业的信息收集、交换、传播平台,导致信息传递不通畅等问题在辅导员与高校教师之间普遍存在。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辅导员与导师之间缺乏交流,他们之间既没有定期会议制度,也没有专门用于交流问题探讨解决方法的渠道,更不用说专业的合作共商机制,这就使得双方在工作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在一些涉及学生个人利益的问题(单项奖金、入团就业、优秀个人)时,因为辅导员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平时学业表现,导致评选结果缺乏公平性。一些教师在与教学与学生互动接触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学生不遵守课堂秩序、组织松散、有情感问题等一系列不正常问题时,没有选择与辅导员及时地进行商量研究,导致有时会因此,而错过消除学生顾虑的最佳时机。
三、协同育人机制具体实施策略
(一)加快健全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
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推动两方力量的发力结合,三全育人背景下,这一体制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一机制的完善,是属于综合改革而且是影响全局发展的巨大改革,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校方需要协调有关部门相互配合,以确保这一成果可以得到巩固。
1、奖励制度。要建立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的奖励机制,从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双方群体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在最新颁布的相关政策中,对于此种机制的建立以及措施已经有了具体的表述,相关政策大体如下:第一,校方应给予物质上的激励,为相关辅导员以及教师提供经费上的支持。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岗位津贴,将协同育人收入效绩考核,对应的提高工资量。第二,成立评优选拔的专项机制。将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中的优秀人才归入不同种类的高层次的人才项目;将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校管理层队伍人员的重要选拔来源,学校干部需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辅导员或者思政教师工作经历。
2、交流沟通制度。各个高校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加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进程。具体可交给一位分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学校领导负责落实,保证两支队伍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制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座谈会、交流大会等,定期组织双方进行交流,一同学习国家政策发表言论,共同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商讨研究,寻找对策。进一步增强双方的互动交流,推动两支队伍群策群力,更好的教书育人。
(二)推动构建立体的高校辅导员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平台
1、增强课堂平台的建设。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所以为了使两部分队伍更好的结合,能够一同用力,一同前行,达到同频共振的理想效果,应该鼓励辅导员参与到思政课堂的活动教学中,搭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信息交流反馈体系,及时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学生的思想状态。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辅导员与教师要进行积极探索,在一系列的思政教育案例中,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为思政课堂的研究开展提供充足的素材。不定时安排双方共同开展探讨会议,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研习,一同商讨新方法、新对策,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
2、利用网络实施育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自媒体行业蓬勃发展,辅导员与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对时代的要求做出回应,主动向互联网平台方向发展,通过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相关主流自媒体,强化对大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引领。积极引领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作为发展的根基,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践行者。
结束语:总而言之,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为思想政治大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共同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教育这个重要而光荣的使命。基于此,高校要坚持灵活的处理策略,以此来应对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并且找出相关对策来应对,充分利用三全育人理念,形成合力,共同开创全新的思想教育局面。
参考文献:
[1]韦文联,程越岳,何永勇.高校辅导员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7-12.
[2]王迎杰.“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新探[J].科教导刊,2022(07):54-56.
[3]刘丽萍.“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文教资料,2020(10):94-96.
[4]龚文琴,李敬辉,何振鹏.应用型高校辅导员与思政、专业课教师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8):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