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小学 525300
一、背景介绍
李小元(化名),男,11岁,是一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是跟随外公外婆生活。隔代教育让李小元受到了无尽的宠爱,外公外婆对他的要求无条件的满足,就算是要天上的星星,也想尽办法去摘给他,对李小元几乎是有求必应。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李小元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且性格极其暴躁,在学校里经常都是我行我素。在课堂上,老师正在讲着知识,他可以随意插话,并且站起来到处走,发出笑声,做一些自以为搞笑的事情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他从来不会觉得影响到了大家上课,但是别人要是做了什么影响他的事情,他暴躁的一面就会马上显性,有时候是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动作,如:拿起铅笔盒打人,拿书扔别人。有时候还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如捶打自己的头、用头去撞课桌。学校教师都认为他有狂躁症状,如果不及时纠正,加以引导,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二、案例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李小元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对他的情况了解较少,并且也很少从中干预。李小元的外公外婆对他非常宠爱,认为李小元的父母没有陪伴其成长,所以想要给他更多的爱去弥补空缺,但是又因为没有掌握好度,仅仅只认为一味的宠爱和满足就能够弥补李小元的内心。所以,当李小元犯错时,外公外婆从不舍得疾言厉色的教育他,当李小元闯祸时,外公外婆总是会跟在他的身后替他解决。就李小元自身来说,他早已习惯了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认为自己的要求应该得到无条件的满足,在学校里他无视老师,无视规则,做事全由自己的本心。
三、教育措施
1、组织集体活动,引导参与
为了让李小元更好地融入班级大家庭,让他与同学们和谐相处,于是我经常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带动李小元一起参与,让其感受到团队的力量。首先,开展了以“团结就是力量”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将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在简单的讲解之后,组织同学们玩了几个破冰小游戏。我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大的画纸,并且准备了许多彩笔,制定相应的要求,让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图画。一开始,李小元与同学们格格不入,他自己找不到要做的事情,其他同学有的描边,有的涂色,忙得不亦乐乎。于是我走到李小元的面前问他为什么不参与,他不屑一顾的表示自己不会画画。这时组长真诚的邀请李小元一起画,他才不情不愿的接过了彩笔。后来,又让学生们玩了“四手五脚”的游戏,李小元那一组总是不能成功,这时李小元主动提出了建议,并且甘愿成为“垫脚石”,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总算是完成了。在那以后,李小元与组内同学的关系增进了一些,不再是剑拔弩张。后来,又通过开展一系列集体活动,如:拔河、茶话会、研学旅游等,为李小元创造了更多的和同学相处的机会,并且引导同学们要多多关注他。
另外,我也有意无意的让李小元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由于他的个子比较高,我经常让其担任值日生的工作,负责擦黑板。每当他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时,我都会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他也因为自己的身高优势而感到非常自豪。尤其是当别的值日生擦不到高处的字迹时,他会主动去帮助。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表明他已经慢慢在试着融入这个大家庭当中。
2、定期家访,走进内心
在开学之初进行了第一次电话访问李小元的妈妈,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我将李小元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以及他的狂躁情况都如实告诉了李小元的妈妈。他的妈妈表示自己对孩子确实疏于管教,也没想到李小元出现了这些问题,并且表示自己会与李小元的外公外婆好好沟通,一同纠正孩子。
一个月之后,李小元因为中午趴在桌子上睡觉时被路过的同学不小心惊动了,他马上不分青红皂白的站起来厉声呵斥,当同学给他道歉之后,他还不依不饶,对着同学指指点点,把同学吓得不敢动。这时候,班长走过去阻止他的行为,李小元更是恼羞成怒,一拳呼到了班长的脸上。同学们告诉我之后,我从中干预,并且将李小元和其他两位受伤的学生带离了教室。以这件事情为契机,我进行了家访。
李小元在家里要表现得比在学校更乖巧一点,对外公外婆还是比较尊敬,这一点让我有些出乎意料。在家访中,我向李小元的外公外婆了解了其在家的一些表现,并且将学校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并没有责备李小元,而是表示给老师添了麻烦,对不起受伤的同学,明天会到学校去当面道歉。外公外婆的做法,让李小元有些触动。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李小元喜欢写日记,几乎每天睡觉之前都要写日记。于是,我试探性的问他是否能够带领我去参观他的房间,李小元很犹豫,于是我只能表示算了。
两星期之后,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家访,也许是李小元心情比较好,大方地让我参观了他的房间。我发现在他的房间里有很多书籍,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书架上,我随意拿起一本《格林童话》,并且表示自己最喜欢里面关于灰姑娘的故事,没想到我的随口一提让李小元打开了话匣子,他对书籍中的故事侃侃而谈,并且又着独特的见解,我给予了他肯定和表扬,看得出来他很开心。
自从家访过后,他的妈妈就成了我的常用联系人,小元在学校的变化我都及时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反馈给家长,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我也及时从家长那里获得,以此有针对性的调整方式方法。在学习上,我也经常与家长取得沟通,只要有任何不懂的问题、不会做的作业都可以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问我,我一定第一时间解答。一开始,我从孩子父亲那里获得消息孩子还会不好意思问我,我就会在第二天把他叫到办公室讲解,后来他慢慢变得主动了许多。
3、取长补短,建立自信空间
通过家访,我发现李小元有两个爱好——写作和画画,因此我通常会利用好学校的诸多活动课程,比如:运动会、文艺表演、技能比赛......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挖掘能够给他展现的机会,例如:为运动会设计徽章、画活动海报,办黑板报等,都能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积极鼓励他去参加。在鼓励他的过程中,我留心观察他,不漏掉他任何的小优点,并且适当的去夸大他的小优点予以表扬。我认为这样会让学生从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取自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且通过我的引导,让他将这种自信转移到其他的学科学习之上,让他慢慢的接纳自己,提升他对自己的认可,让他对学习重拾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是双向的,也是互通的,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从心底里萌生一种对老师的感谢和崇敬。小元的细微变化我能够发现,同样我对他的用心,他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乘胜追击,筑建宽阔道路。
做学生的朋友,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学会倾听。做学生的朋友,就该懂得怎样尊重学生。在交流时,我总是会注意削减师生之间的界限感,打破彼此之间的隔阂,我会让他坐着和我交流,表情慈爱,语气温和,认真倾听,消除他的不适感。我会留较多的时间与学生谈心,在谈心的过程中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在他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批评他,而是告诉他:学习是学生的责任,我们是高年级的哥哥了,要学会自律。少一点严厉的批评,多一点刚柔并济的引导,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且积极地改正错误,避免再犯。我认为特殊群体的教育要有特殊的方法,用特殊的爱去达成教育的目的,深入分析学生反常行为的动机,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最重要的时,要以爱之名为孩子点亮一盏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在这些措施实施过程中,李小元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变得乐观、开朗。毕业季来了,我跟女同学合影,他也拉着好友凑上来。亲其师,信其道,李小元成了阳光可爱的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