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秦其虹,胡鹏 ,雷蕾

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要:高职院校是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紧随市场发展导向,做出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调整。为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直接与社会接轨,校企合作育人的形式是开展现代化教学的最佳路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开展有助于产教结合,从传统的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化为创新实践教学,打造双资团队,要求我国职业类院校教学体系应随市场需求做出完善,为社会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技术;适应性探究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新时期需要尽可能地与产业需求供给侧结构要素对接。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教育改革工作,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以及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人才培养质量有时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新时期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解决产教融合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产教融合背景下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作用

1.1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解决行业企业劳动力短缺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向高品质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统发展动力减弱、新旧动力转变加速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给行业企业生产方式带来了重大变化人才需求也出现了急剧转变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结构性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合作”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基本特点。在当前情势下产教融合发展必须以校企合作为最主要途径它不仅是保证中国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单边事务同时也是行业企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最好选择。企业公司为职业院校供应教学资源与技术设备职业院校则为企业培训满足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职业院校和行业公司在整个公司培养流程中的共同协作必将促使中国高校企业资源融入、专业技能融入、培养融入向纵深领域方面发展产教双方资源优势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协同发展体制也必将牢固建立。

1.2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机会是民生之本促进学生就业、带动就业机会已成为学校职业技能教学的重大任务。职业院校在推进产教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区域地方产业特点与行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了自己的学科架构做到了学科布局与行业发展趋势、培养方案与企业员工的职业需求、课程创新与行业科技进步等的高效衔接利用课程教学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的精准就业机会从而有力提升了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同时职业院校还利用教学实习、生产实验、顶岗实习等的方式把教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经验相结合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劳动观念、职业观进一步了解企业职业文化与职业精神。实现产教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对求职、从业所要求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增加了求职竞争性从而克服了“求职难”的困难。

2优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2.1坚持以校为本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与技能人才的摇篮,中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具有职业性的特点,还具有学术性的特点。同时,职业教育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强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地方产业实现“五个对接”,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以及其他参与主体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坚持以校为本,针对学校办学能力、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地方产业结构制定针对性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2.2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者所学习的知识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以及岗位工作中,其中岗位工作实践是最有效学习知识的途径,基于工作与生活实践的体验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及最终的学习效果。产教融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在注重职业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

2.3坚持服务产业

产教融合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有着深刻的内涵。一方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教育教学方针与国家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形成二者相互配合与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内容需要与行业的人才需求、企业的用人标准对接以及岗位工作内容对接。因此,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需要充分服务于地方产业及企业,需要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沟通、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以及地方产业的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等,关心企业发展,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

3优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3.1明确教学改革模式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应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所需,帮助高职院校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对此,高职院校与企业首先应落实党的人才培养方针与政策,结合市场发展导向,对于市场未来发展需求的职业以及人才特征进行精准把控,确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立足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保证院校专业的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相契合,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人才支撑。最后,立足于国家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生展开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岗位对人才的实际诉求,结合执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同时要求教师可以自足学生特点,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优化专业特色,制定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2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需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动力性因素,人才评价是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因素,这就需要职业院校理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才可以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理实合一、服务产业、以校为本的原则,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借产教融合这一“东风”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改革。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需要积极与合作的企业进行沟通,深入企业或行业内进行调研,听取企业人员以及行业组织或者是其他教育专家对现有人才方案提出的建议,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及企业需求更贴合。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既要坚持校企双主体,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针对本地区及周边区域机电设备制造业、机电产品制造业等产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装配、维修等职业技能以及初步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3.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式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在精准定位仍在培养目标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理念,更好地使专业课程体系对岗位工作内容对接,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业者的基本素质以及岗位工作关键核心能力。一方面,专业课程内容以及教学需要以工作过程为中心,做到理实一体化。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各专业的课程教学,尤其是工科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或生产顺序进行调整、分解项目。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是独立完成一项项课程任务,了解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等,通过学习、完成多个课程学习任务可以提升学生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扮演着协调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各项工作主要由学生完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另一方面,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贴近行业或企业真实工作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从企业引入真实的项目,使学生可以更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可以从制造业企业中引入真实的机电装配等项目,利用多媒体、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模拟机电装配真实过程以及质量控制全过程涉及相应的任务,这种贴近职业活动以及企业真实工作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3.4校企共建“三场合一”基地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培养需要秉持着互惠互利的理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升级,使得校内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衔接,校内外实训基地有机结合,使得职业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够为专业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学生以及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仿真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等被应用于职业教育中,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加强沟通,发挥双方资源优势,逐步建立起数字化的仿真教学平台,使得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利用数字化的仿真教学平台学习相应的课程或进行相应的任务。职业院校通过上述措施打造实训、培训以及工作现场三合一的教育基地,使得学生在这一教育基地学习到的内容就是掌握工作的内容,做到理实合一、学以致用。

4结语

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紧随市场所需,在当前国家积极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必须提高学校对实践的关注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强化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打造双师队伍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双重训练针对他们未来职业成长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了他们相应的职业核心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应该从这一层面入手,为社会的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动手能力强、责任意识高、综合素养高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佳丽,王晓平,李珊珊.微课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时代农机,2020,47(01):146—148.

[2]杜松,黄智勇,赵国珍.职业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研究——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7):153—154.

[3]朱伟文.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对策探讨——以《汽车车身电器维修》课程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86—88,92.

[4]李晓红,丁清鸿,徐楚良,等.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4):194—195.

[5]唐国庆.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实践困境和破解路径研究[J].模型世界,2022(17):173-175.

[6]顾嘉.协同育人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党建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21(32):108-109.

[7]成宇丽,陈燊.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7):17-19.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一带一路”战略下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课题编号2021QZC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