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清代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田美池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8

摘要:本文首先从经济、政策、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清代北京城再次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融合的原因,其次依照现存北京城的资料,分析总结北京城中轴线的建设与布局;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清代北京城旗民分城而居、内外分城的南北格局、八旗分布格局的规划特点。

关键词:清代城市;北京城;城市形态;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这一时期不仅继承了农业时代的制度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开启了工业时代的新篇章。清代的城市不仅自身结构、功能发生重大的改变,城市的规模体系、分布格局以及发展动因、城市职责等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清代北京的经济发展继承了明代北京的成就,清代首都促进了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手工艺、农业和贸易有了很大发展[1]。

1.建设背景

北京的城市建设历史悠久,大约3000年前见于史籍记载的蓟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都有北京城。自辽代以来,北京在全国的地位日益确立。辽代的“南京”和金代的“中都”已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清代北京城的原型是元大都,由于明代北京城基本上继承了元大都城的设计理念,清代北京基本保留了明代的全部北京城,随着清朝统治的加强,北京再次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城市的舞台所有民族的融合。

北京城作为全国交流中心,首都不仅有南北之间的货物交换,而且有中原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大量重要的劳动人口流经北京。另外,由于清代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清政府还实行满汉分城,根据特殊的民族关系划分旗和人的政策,这一政策是由清政府执行的满清时期是保护八旗围城的传统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政策对清代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分布产生了重大影响。

2.北京城建设与布局

清代北京城的形状基本延续明末格局,分为内城与外城,内城以宫城、皇城为中心;紫禁城中轴线向北、南向延伸,形成了北京城整体中轴线。在中轴线的基础上,北京形成了内外城南北格局基础上的东西格局。因此,中轴线是清代北京中心城区布局中最为重要的内容[2]。

清代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过内外城分界之正阳门,向北依次经过棋盘街、大清门、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午门,到紫禁城中轴线、景山,北至钟鼓楼,几乎贯穿整个北京内外城。清代中轴线的形制沿用明代,但中轴线经过区域的居民构成不同,按其区域特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永定门到正阳门段,正阳门是内外城交界城门,又称前门,前门外是清代北京城区最为繁华的地段。随着清代内城旗人外出娱乐、外城汉人进入内城从事商业活动的需求的增加,前门外的商业也愈加繁荣。前门外前门大街一代,不仅商业繁荣,也是京城内旗民交流最频繁的地段,对旗人、汉人的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前门至景山段,此段是北京城中轴线的核心地段,是皇权的集中体现。清代北京中轴线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棋盘街是小型聚会广场,千步廊为大清门至天安门段的道路,御花园是紫禁城内后花园,景山是挖护城河之土堆砌的小山。因此,核心中轴线上的地物有:大殿、城门、广场、道路、花园、山体,这些中轴线地物一起构成了北京皇城皇家文化的核心[3]。

第三部分是景山北至钟鼓楼段。这段轴线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景山北到地安门段,为皇城所在地,此段区域明清两代有较大差别,清代皇城的开放性使得皇城内景象与明代相比,有更多的居住者和商业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地安门至钟鼓楼,以万宁桥为其中分界。万宁桥也是另一种中轴线地物的表现形式——桥。在清代,钟鼓楼地区不仅是古代城市报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内城居住、商业聚集地之一。

3.城市规划特点

(1)旗民分城而居

北京的旗人主要居住在内城及郊区和旗营中,民人居住在外城及关厢、郊区一带。由于八旗制度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体制,使得旗人最重要的沈身份是军人身份,内饰除了是旗人世界之外,也是一个军营,内城的营房建设和管理,按照严格的八旗制度执行,旗人按照身份等级,被分予特定规格的居所,居住指定的街道,有着严格的宵禁制度。因此内城旗人分布有以下特点:街道居民格局极具八旗制度的特点,旗—参领—佐领体系明确。由内至外满洲—蒙古—汉军的分布格局。满洲所辖参领居住的地区离皇城最近,汉军离皇城最远。其次,蒙古旗人数量较少,蒙古所辖参领和街道相对较少,满军和汉军数量较多。内城的军营性质,使得清廷禁止旗人在内城开设娱乐场所,内城的商业往来只聚集在一些特定区域,没有娱乐聚集地,这样一个区域是清代八旗旗人身份的特殊性造成的。相较于内城冰冷的军营氛围,民人居住的外城商业娱乐活动十分兴旺,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中,有普通民人也有旗人。由于内城不允许在公众场合进行挺细等娱乐休闲互动,故旗人纷纷前往外城进行娱乐休闲活动。

(2)内外分城的南北格局

清代北京的中心城区,主要延续了明代末期北京南北城格局,形成了清代的内外城格局。内城的城市形态,以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建设的宫城—皇城——内城三圈格局为主,基本沿用自明代。其中没清代的皇城相较于前朝有其突出的特点,皇城开放不再属于禁地。皇城之内房屋密集,建有大量仓库、官署、寺庙及普通居民。清代的内城,自清初旗民分成以来,城市建设以建造旗人居所为主要内容。到了康熙年间,日渐地狭,房屋建设逐渐减少。乾隆朝时期对内城房屋仍有增补,但数量较少。清代外城的布局,则经历清初旗民分城影响下的极度拥挤期与清代中期前三门前地区的繁荣期。康熙朝以来,越来越多的旗人在外城置产,使得前三门前地区愈发繁荣,而内城的贫苦旗人的数量则在增加。外城的格局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由于天坛、先农坛大型礼制建筑的存在,居民分布较为稀疏,区域繁荣程度也不及北部地区;北部区域以正阳门外为外城最为发达之地区,居住房屋极为密集,房地价格相对较高。此外,清代北京的大城,在内外分城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东西分异。清代所谓“东富西贵”是基于外城东部多为商人聚集、西部多为官员居住的描述,也适用于内城东部多粮仓仓储、西部王公贵族府邸密集分布的特点,,但主要仍指清代北京外城的东西差异。清代北京的东西划分,是在中轴线的基础上形成的。

(3)八旗分布格局

八旗空间格局是清代北京城市形态格局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清代北京区别于明朝时期最为突出的特点。清代初期,北京的绝对权力中心是紫禁城,城市形态格局也如明末,以内外城“凸”字型城市形态为核心,此时的八旗营房主要集中于内城;自圆明园驻防八旗建设开始,北京的营房建设与布局不再主要分布集中于内城及内城周边,也如政治中心向着双核心发展方向一样,北京的八旗营房布局也朝着双区域的方阿香发展。而当乾隆时期,建设了蓝靛厂火器营、香山健锐营,形成西郊三营规模之后,清代中期北京的八旗空间整体格局已基本形成。

参考文献

[1]沈奕彤.从明清北京城看“礼制”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J].艺术科技,2015,28(09):197.

[2]陈晓虎. 明清北京城墙的布局与构成研究及城垣复原[D].北京建筑大学,2015.

[3]唐晓峰.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与百姓[J].文史知识,2003(09):3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