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及其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探究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及其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的影响

赵凯悦 ,贾甜甜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及其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某院8224位符合患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梅毒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实验法、文献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假阳性结果高达57.1%,SLE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也达到25.50%,而骨折、肺囊肿的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则为零,因此中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现象与其自身所患基础疾病有关。结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与患者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假阳性率越高,且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均会产生影响。临床在检测中老年抗梅毒抗体时应保持警惕,提高诊断准确性,以保证患者的预后及复诊,减少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关键词: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化学发光法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具有强感染、易传播等特性的性病。患者一旦感染梅毒无论治愈与否,都将终身携带梅毒抗体。由于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故无法在体外进行人工培养[1],因此临床梅毒检测的常用方法有梅毒螺旋体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al assay,TPPA)、甲苯胺红快速反应素实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serum test,TRUST)等。其中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作为梅毒诊断的确诊方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均寿命也不断提高,且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在对中老年人进行梅毒筛查时常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即中老年患者并未感染梅毒,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抗梅毒抗体检测呈现阳性结果。为避免中老年患者抗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结果导致的误诊和医患纠纷等问题,临床应对假阳性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本研究旨在探究影响抗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相关疾病及物质。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潍坊市某二甲医院检验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三年内收入的8224例符合患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梅毒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青年4763例,中老年3461例.按照年龄将来我院体检的受检者分为实验组(中老年组)和对照组(青年组),分别统计患者总数、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患者总数、TPPA法梅毒检测阳性患者总数、假阳性患者总数,用以确定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具有研究意义[3]

进而将不同年龄段的梅毒检测假阳性和阳性的中老年人进行分组,分别分为45-59岁(中年人组)、60-70岁(老年人组)、70-80岁(老年人组)、80岁以上(老年人组)四组,分别统计其患者总人数、化学发光法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患者总数、TPPA法梅毒检测阳性患者总数、假阳性患者总数,统计假阳性率,计算P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不同年龄段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具有研究意义[4]

2.结果

2.1青年对照组、中老年实验组梅毒抗体假阳性比较

据统计中老年实验组的化学发光法阳性率为4.2%,而TPPA法阳性率只占2.6%,因此中老年患者中假阳性患者比例为1.6%;青年对照组的化学发光法阳性率为1.5%,TPPA法阳性率占0.9%,因此青年对照组假阳性患者比例为0.6%。中老年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高于青年对照组一个百分点。且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中老年抗梅毒抗体假阳性患

者、青年对照组抗梅毒抗体假阳性患者在其受检者总数中的P值。

2.2不同年龄段中老年人梅毒抗体假阳性率比较

分析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率可以发现,随着受检者年龄的增长,抗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可得出抗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与患者年龄有关,患者年龄越高检测时测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的概率就越大。因此,临床上在为年纪较高的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时,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显示抗梅毒抗体阳性时,应立即增加TPPA检测,防止出现假阳性现象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3中老年人造成梅毒检测假阳性疾病统计

通过对接受检测的中老年人患者所患疾病进行统计,将其所患疾病按照类别分为以下10类。自统计表中可以发现在中老年受检者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假阳性患者比列为57.10%,患有SLE的假阳性患者比例为25.50%。这两类疾病的患者在抗梅毒抗体检测中假阳性比例较高,其次是糖尿病患者和各种类型的肺炎患者,肛裂、肾结石和肛门脓肿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抗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结果。而肺囊肿和骨折的患者则未发现出现抗梅毒抗体假阳性的现象(此处不排除此类疾病样本数过少而造成的试验偶然性)。

3

综上研究发现,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率明显高于青年人,且中老年抗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会随着中老年受检者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部分中老年人常会患有各种疾病,如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在不同程度上诱导机体产生并释放抗类脂抗体,而现阶段梅毒的临床检验主要是检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在无法排除患者机体内因其他疾病而产生的类脂抗体的前提之下,增加了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的概率[7]

参考文献

[1]蒋传好.梅毒螺旋体鞭毛蛋白免疫活性分析及其诱导HaCaT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子机制[D].衡阳:南华大学,2016.

[2]王娟梅,方孝美,宋冰.三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性能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12):768-771.

[3]何江才.老年人血清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99-100.

[4]钱超、穆琪、霍俊杰.4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3):5-6.

[5]巫翠云,邱梅花.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假阳性结果分析[C].生命科学联合学术大会.2015.

[6]张安敏,吕宗军,曹春来.48例梅毒特异性及非特异性血清学实验均出现假阳性情况分析[J].临床研究,2018,9:82-83.

[7]林明春,肖礼红,赵洪民等.ELISA方法检测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原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3):2755-2756.

第一作者:赵凯悦(2000.5),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通讯作者:贾甜甜(1982.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