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勤保障部队964医院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对管道滑脱预防实践效果。方法选取胃肠外科留置胃管患者72例为对象,分别是参照组、研究组,各36例。其护理模式分别是常规管道护理、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对比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管道滑脱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留置胃管患者应用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有效预防管道滑脱。
关键词: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管道滑脱;留置胃管;胃肠外科
胃肠手术为普外科常见手术,在术后往往需采用管道吸出胃肠道中气体或液体,降低胃肠道压力,改善手术效果,促进治疗[1]。管道滑脱是留置胃管患者常见不良事件,一旦发生将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需重视预防护理。我院在胃肠外科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患者72例为对象。参照组患者中,男、女各21例、15例;年龄是35-67岁,平均是(56.84±4.91)岁;4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7例胃肠穿孔修补术,10例胃癌根治术,15例直肠癌根治术。研究组患者中,男、女各22例、14例;年龄是36-68岁,平均是(56.23±4.17)岁;5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例胃肠穿孔修补术,9例胃癌根治术,14例直肠癌根治术。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资料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合理选择胃管固定,若患者存在躁动现象,需实施约束。
研究组患者实施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1)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讲述留置胃管的知识,包括原理、重要性、注意事项。(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学习,包括留置胃管管理、操作,以及日常护理内容。(3)加强胃管固定护理:在导管固定前,对患者的合作状态、意识状态、病情等综合评估,密切关注插管处皮肤、鼻腔、口腔黏膜情况,并对胃肠功能、胃管固定情况等综合评估,确保管道的固定操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做好置管前的准备工作,洗手、着装整洁、佩戴口罩,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将固定所需物品准备好,如棉签、究竟、胶布等,实施固定操作。在固定完成以后,做好管道的标识工作,对管道进行贴标签,对每一个管道进行标注,标注内容为管道序号、管道的名称以及管道需要留置时间,所用的标签应为粘性的标签纸,使用透明胶带粘贴。加强巡视,若患者睡眠障碍、饥饿感强、长时间禁食,应当重点标记,并加强巡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管道滑脱发生率,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22.0,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导管不良事件发病率比较
研究组管道滑脱发病率低于参照组(P<0.05,X2=4.5121)。如表1所示。
表1:管道滑脱发生率比较
组别 | n | 例数 | 占比(%) |
研究组 | 36 | 2 | 5.56% |
参照组 | 36 | 8 | 22.22% |
X2值 | / | 4.5121 | 4.5121 |
P值 | / | 0.0423 | 0.0423 |
3 讨论
留置胃管广泛应用于胃肠疾病患者的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但留置胃管存在非计划性拔管等风险,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导致治疗时间延长,给患者带来痛苦[2]。因此,应当重视留置针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管理。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产生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方面、护理方面。留置胃管患者在麻醉苏醒前、意识模糊时,躁动不安,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较高,四肢活动、躯体活动过度,极易引起意外拔管。留置胃管患者若仅仅采用简单固定,在出现出汗、油脂分泌等现象时,胶布黏性失去,极易出现脱针。另外,若患者躁动、意识不清,护理人员未实施保护性制动,患者自行拔除留置针,出现非计划性拔管[2]。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干预模式,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并查阅资料获得循证支持,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增强患者认可度。本研究中,研究组管道滑脱发病率低于参照组。可见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有助于预防管道滑脱。其原因可能是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使用两根胶布固定胃管,促使胃管稳定性有效提高,预防胃管固定不当;再者,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预防因不适感造成意外滑脱[3]。
综上所述,胃肠外科留置胃管患者应用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有效预防管道滑脱。
参考文献:
[1] 代丽. 强化管道固定护理流程规范对管道滑脱预防实践效果研究[J]. 健康必读,2020(22):163.
[2] 张艳丽. 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患者管道滑脱中的预防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9):161-163.
[3] 薛蕊. 泌尿外科患者管道护理中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19(3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