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平武县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2550
摘要:将各味中药材进行配伍后,其复方的药性活性较单味药材显著提高,因此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当中,煎煮所得的汤剂是中药复方配伍的主要方式,其在中药临床药学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中药复方配伍在中药临床药学中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中药复方配伍研究可以与中药临床药学领域进行有机地结合,促进患者使用中药的安全、经济、合理,提升中药学服务水平。
关键词:配伍;中药复方;应用;中药临床药学
前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后,其理论体系逐步完善。中药复方根据证候差异,强调整体理念,遵循君臣佐使原则,旨在让多种中药配方发挥其最大效用,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等优势[1-2]。通常情况下,中药一般来自于自然环境,含有多种药效成分,通过后续的加工,生产出更多的中药饮片。为了让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中药复方配伍环节变得尤为重要。在此期间,需要以症候差异为依据,了解中药配伍机制,按照一定的比例来配置药物,减少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帮助患者身体尽快康复。
1 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现状
中药临床药学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临床药学应以对本院中药材基源、产地、质量的熟悉,中医临床医学知识的储备为前提和准备,以深入临床用药为切入点而开展工作。除此之外,当下对中药临床药学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认识,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经实践检验的、有效可行的资料和方法;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缺乏专业人才等。而要突破上述发展瓶颈问题,需从处方点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模式探索、理论体系研究等具体工作入手,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并依据各自医院实际情况,逐步使中药临床药学的工作特色化、具体化、规范化。
2 中药复方配伍的概念
通过对中药复方配伍的含义进行分析来看,主要内容为:在患者临床治疗中,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及发展情况,对中药药材进行合理选择。药材种类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药物相互配伍融合后,所发挥出的药效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5]。为此,药剂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了解每一种中药的成分组成,按照相关标准,对药物剂量、配伍方法进行调整,降低药物的毒性,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若中药复方配伍存在错误,患者的服药安全便得不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若药物存在毒性或其他副作用,便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其他的伤害。
3 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思路
为确保中药得到有效的应用,在中药复方配伍中,需要拥有明确的研究思路。一般情况下,为了验证中药复方配伍的所发挥出的最大作用,通常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得以展现。为此,中药复方配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我国中医药的应用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以往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进行总结可知,中药复方配伍应不断朝向多向化方向发展,真正适应当下医学时代的发展。
在中药复方配伍工作展开中,药剂师需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掌握更多的中医药学理论知识,再此基础上,以试验研究的方法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进行调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身体早日康复。在试验研究过程中,药剂师需要对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积累丰富的临床药学经验,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特点
明确中药(方剂)复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然而由于中药脏腑靶点与西药的靶点大相径庭,且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不是单体药效成分,而是多种成分的有效组方,故而长期以来大部分中药的确切机制尚未被阐明。中药复方配伍应基于“以法统方”原则,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基本结构,始终坚持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体配伍法度有:七情和合配伍、君臣佐使配伍、药性配伍、药对配伍、基础方加减配伍、复方合方配伍等。中药复方多组分、多成分、多药效的特点使得中药复方配伍成为一个复杂的组方系统,从配伍的剂量优化、药理效应、化学成分变化、以及中药配伍禁忌等方面着手,有助于对中药复方进行更好的优化筛选并对整体疗效进行综合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医系统论的思维模式。
5 中药复方配伍研究在中药临床药学的应用
5.1 指导合理用药
在覃丽秋的研究中,分析了研究期间600张中成药处方,对该院中成药处方的配伍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6-7],结果显示,对中成药处方适应症、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疗程多少进行点评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明显下降。说明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应避免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用药,若必须使用,需遵循相关的程序规定,且应加强临床中药师的培养,协助医师进行临床中药学工作。
5.2 规避不良反应
合理的复方配伍对中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着预防和治疗效果。基于药代动力学探讨中药配伍禁忌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需要在研究思路上有所突破和多学科共同参与,应以中医药组方理论为支撑,以信息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现代分析技术为研究的基本手段。合理的中药复方配伍对患者不良反应具有防治的效果,可明显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5.3 指导新药研发
深入挖掘中药复方配伍有助于中药新药的开发。通过研究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血脂异常的复方专利,关联规则和熵聚类方法,研究中药复方专利的配伍规律可以发现,高效的血脂异常的中药新药研发的单味药应优先选择山楂、丹参、决明子等,药对配伍应优先选择山楂-丹参,山楂-决明子,山楂-何首乌等,为进一步优化处方,开发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新药提供了参考。
6 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基本原则
6.1 以法类方
在中医证法方药中,中药复方配伍应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内在统一性以及较紧密的逻辑性,临床应用时,应循证辨证论治原则。对于不同年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患者而言,同一种中药复方配伍应用所发挥的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最大化发挥临床疗效,应按照“以法统方”分类法让同一种治法方剂在组方配伍上达到一定的相似性。另外,将体现出同一种治法类方处方用药进行科学的统计,能够在某种层面上反映出中药复方配伍的倾向及内容,这对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具有显著意义。
6.2 以病类方
由于病症本身固定的症状表现及变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症的证候特征,因此对治疗某一病症的古今方剂组成药物进行成分分析,观察疾病治疗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成为一种可能。此类研究有益于呈现疾病治疗方剂的药物组成及配伍规律,能有效指导中药复方配伍的临床应用,提升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疑难杂病而言,其意义非凡。
6.3 配伍机制
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性已获得诸多临床实验的验证,通过药理学方式可将其科学性充分显现出来,以此了解中药复方配伍的基本原则与作用机制。相关文献报道也指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可清楚地观察中药复方配伍的疗效,寻找科学、合理的中药配伍组合,同时量化复方的降毒增效功能指标,实现提高疗效、降低副毒作用的目的,继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6.4 配伍剂量
临床运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时,剂量的应用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另用药时,剂量的把控应合理、严谨。要求用药前,应认真研究复方量效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剂量。现代医者可运用现代研究方法所观察到的不同中药配伍比例在同一病症治疗中所达到的不同疗效,对配伍比例进行准确设定,以此确保复方发挥最大的功效。
6.5 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物质基础是各味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中药配伍后,其治疗效果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药化学成分的变化。所以,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复方的物质基础及功效的实质,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之间的相关性,可准确阐述中药复方配伍的内涵,这对中药复方的配伍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 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复方配伍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关键一环,其应基于“以法统方”原则,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基本结构,始终坚持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与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可以进行有机地结合,具体可应用于指导合理用药、规避中西药不良反应、指导新药研发。在药学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中药学相关服务尚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论证。
参考文献
[1]初香芝,刘丽娜. 中药复方配伍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07(025):146.
[2]韦凌霞,丁茂鹏,王志旺,等.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含当归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0,031(011):1323-1331.
[3]熊思云,况思群. 中药复方配伍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应用[J]. 医学美学美容,2019,028(003):198.
[4]王杰,隗鑫瞳,陈威,等. 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22,053(005):1528-1539.
[5]叶丽琴. 中药注射剂临床配伍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028(016):46-48.
[6]周凤.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模式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029(020):234-235.
[7]周卫波,魏菲菲. 加强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中药[J]. 中国农村卫生,2020,01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