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3

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疗效

李小伟,杨恺,刘栩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266300

【摘要】目的:探究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降生的60例革兰球菌败血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IL-6、NK细胞和IgG、Hb、均高于对照组,CRP、PCT、sIL-2R、Cr、ALT、CD64+和IgM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利于降低并发症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肾功能情况和免疫功能。

【关键词】利奈唑胺;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疗效

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善,极易发生感染导致新生儿死亡或残疾,新生儿败血症是发病率较高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革兰阳性球菌是较为常见引起败血症病菌。母亲垂直传播、早产、低出生体重、母亲发生胎膜早破、孕期出现羊膜腔内感染等均可诱发新生儿败血症。反应差、嗜睡、少哭、少吃、少动、不吃、不哭、不动、休克等均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特征,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抗生素和抗菌类药物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疗法,但并发症较多,且疗效不能达到期望值。鉴于此本研究为观察组患儿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时间:2021年6月~2022年6月;对象:60年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患儿;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胎龄:34~42周,平均(37.64±1.02)周;出生体重:1.52~3.36kg,平均(2.17±0.45)kg;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胎龄:34~42周,平均(37.14±1.03)周;出生体重:1.54±3.31kg,平均(2.19±0.46)kg;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头孢菌素治疗。血液培养药敏试验后,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确定用量。所选择头孢菌素类型为:头孢西丁和头孢吡肟钠两种敏感头孢菌素。每日静脉滴注头孢西丁100-150mg/kg,肌肉注射头孢吡肟钠1克/次,2次/天.

观察组:利奈唑胺治疗。(1)用法:按10mg/kg,1次/8小时,静脉滴注或口服,不宜超过600 mg/天。总疗程不超过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并发症及疗效对比。

(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改善情况对比。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血红蛋白(Hb),肝肾功能包括:肌酐值(Cr)、谷丙转氨酶(ALT)。

(3)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包括:淋巴细胞亚群CD64+、自然杀伤(NK细胞)、免疫球蛋白G(IgG )和              免疫球蛋白M(IgM)。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及疗效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及疗效对比[n(%)]

组别

n

并发症发生率(%)

疗效(%)

化脓性脑膜炎

感染性休克

呼吸衰竭

多脏器功能不全

总发生率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30

3(10.0)

2(6.67)

3(10.0)

1(3.33)

9(30.0)

7(23.33)

15(50.0)

8(26.67)

22(73.33)

观察组

30

0(0.00)

1(3.33)

0(0.00)

0(0.00)

1(3.33)

13(43.33)

17(56.67)

0(0.00)

30(100.0)

7.68

9.231

P

0.006

0.002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IL-6、Hb显著高于对照组,CRP、PCT、sIL-2R、Cr、AL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改善情况对比(±s,ml/L)

组别

n

IL-6/(ng/L)

CRP/(mg/L)

PCT/(ng/ml)

sIL-2R/(KU/L)

Hb/(g/L)

Cr/(mmol/L)

ALT/(U/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228.36±36.42

128.06±26.51

25.06±6.23

15.04±4.28

11.23±3.45

8.18±3.29

415.67±98.52

325.67±118.50

85.62±16.25

100.26±19.62

41.56±10.47

35.68±8.47

31.45±6.34

28.63±6.21

观察组

30

228.39±36.41

39.25±8.26

25.14±6.17

4.05±1.29

0.82±0.29

0.81±0.29

416.32±98.32

255.36±67.04

85.67±16.18

128.21±16.85

41.51±10.48

29.31±7.82

31.52±6.31

24.51±7.42

t

0.003

17.518

0.050

13.466

16.469

12.222

0.026

2.829

0.012

5.919

0.018

3.027

0.043

2.332

P

0.997

0.000

0.960

0.000

0.000

0.000

0.980

0.006

0.991

0.000

0.985

0.004

0.966

0.023

2.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64+和Ig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NK细胞和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对比(±s,L)

组别

n

CD64+/%

NK细胞/%

IgG/(g/L)

Ig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6.01±1.92

4.35±1.16

26.57±6.25

38.65±7.51

6.23±1.74

8.96±1.56

0.37±0.08

0.28±0.09

观察组

30

6.05±1.94

2.57±0.76

27.05±8.42

49.75±7.85

6.63±1.53

12.68±3.52

0.35±0.08

0.11±0.06

t

0.080

7.030

0.251

5.596

0.946

5.292

0.968

8.608

P

0.936

0.000

0.803

0.000

0.348

0.000

0.337

0.000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从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引起发热、精神萎靡,早产儿会出现体温不升、呼吸心率增快等,严重时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萎缩、多脏器功能异常。血常规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通过细菌或真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菌,革兰氏阳性球菌是最常见的一类致病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引起化脓性炎症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表皮葡萄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偶尔致病,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链球菌常引起人体脏器的化脓性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心内膜炎等[2]

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将其划分为五代,其中头孢西丁和头孢吡肟钠是新生儿败血症常用药物。头孢西丁是新式合成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抗菌活性较高[3]。头孢噻肟属于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较广,对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或者沙门菌属都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头孢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药副作用,易损伤肾功能,引起胃肠道反应,促使白细胞减少,增加转氨酶含量。引起患儿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便秘的胃肠道的反应[4]

本研究为观察组患儿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肝肾功能情况和免疫功能明显改善(P<0.05)。究其原因为:利奈唑胺属抗菌素,可抑制细菌的合成,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且具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对耐药结核菌株也显示了强大的抗菌活性[5]。C反应蛋白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C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本研究由于导致患儿感染的病菌均被药物杀死,因而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下降明显[6]。PCT由蛋白质组成,主要是甲状腺C细胞所分泌,在人体内其浓度较低,只有当患者受到细菌感染后,降钙素原PCT就会释放入血导致血PCT浓度升高,患儿早期感染全身系统性炎症,因而PCT水平较高,经利奈唑胺治疗,使感染控制后,血中的PCT显著降低[7]。治疗前,患儿体内病菌含量较高,对红细胞造成极大损害,因而患儿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较低,治疗后,患儿体内的病菌被有效杀死,有效避免了红细胞进一步遭受损害,因而观察组患儿血红蛋白指数显著提高。所以观察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显著较低,免疫力功能改善明显。但利奈唑胺也具有一定副作用,因而本研究在应用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注意事项:①确定不存在过敏的反应才能够使用。如果以前没有使用过此类的药物必须确定不是过敏体质才能够使用。使用此类药物期间出现皮疹。瘙痒的情况应该立刻停止使用。②患儿使用此类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体重和剂量的匹配。③针对病因进行使用,不盲目滥用,使用5天以后,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没有缓解,立即联系医生治疗或换药,有效降低药副作用和并发症,提高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为革兰阳性球菌导致败血症的新生儿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利于降低并发症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肾功能和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林素梅,吕聪,杨小叶,吴朝波,农英高.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疗效[J].医学信息,2020,33(5):142-143

[2]宁伟伟,阎丽华,刘秀香.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0,27(10):730-733. 

[3]洪玲青,徐芬. 1例B族链球菌感染所致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5):107-109. 

[4]王一帆.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20,40(10):86-88.

[5]寇晨,李兆娜,张亚南,等.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晚发型败血症的药敏变迁[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1,26(12):1400-1406.

[6]许邦礼,赵青赞,王颖源,等.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新生儿的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评价[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2,19(1):63-67.

[7]王莹.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