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卫生学校,广西 贺州 542899
摘要:“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医药基础课程更加注重思想性与人文性知识的传递,在中医医药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中医药背后思想政治和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确保思政教育可以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之通过中医药专业知识教学中得到渗透,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学校要开展中医药科普等活动,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发展
引言:习近平对课程思政化做出重要论述,强调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要求中医药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训技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确保学生在思政教育的熏陶感染下得到思想境界的提升,提高政治觉悟与自觉性,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具备专业知识与政治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通过改革,将中医药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完成知识内化进程,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利用有效教学促进学生道德品质进一步提高,在学习中医药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古代中医学重要道德思想,提高精神境界。中医药基础课程汇总蕴含朴素家国情怀,教学改革将古代家国情怀思想转变为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自觉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在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完善个人道德品质,培养出医者高尚道德情操,无私奉献。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得到职业能力的突破。教学改革符合当前思政教育受到重视的时代潮流,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中,必须实施课程思政,提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思想内涵,在教书的同时,达成育人的目标,培养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复杂医学情况的高质量人才。
二、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蕴含在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中,是教师教学内容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体现出道德教育在中医药基础课程上的体现。课程思政作为隐性课程,以中医药专业知识作为根据,蕴含在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各大名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教师进行教学不是在中医药基础课程之外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而是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是中医药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自觉观念引导下展开活动,进行持续的渗透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学期专业授课全过程,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专业的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可以找准自身定位,将职业发展与人生价值相结合,做到专业知识更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入课堂授课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医药教学改革离不开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与引入,是展开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以中医药教学《医古文》为例,作为专业必修知识课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学习专业术语的同时,要对其中的儒家医学思想进行挖掘,确保将完整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教师要对其中经世济民、大医精诚等重要人文思想进行传递,贴近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在不增强学生学业负担与记忆任务量的同时,将各种高尚品德融入到课堂中的细节之处。在教学设计环节按照教学流程进行编排组织,以点带面进行教学。对于《医古文》中各种名医故事与案例也是进行渗透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皇甫谧传》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人生意义思考具有重要价值。《丹溪翁传》中“好论古今得失,慨然有天下之忧。世之名公卿多折节下之,翁为直陈治道,无所顾忌。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等相关事迹对于学生正义感和医者底线与原则具有重要感染作用,使学生明确道德修养的底线与良知。结合《伤寒论序》中名句“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可以明确中医的孝道思想,使学生在联系古代医学理想信念的同时明确学习方向,减少认知迷茫,在心中医学理想与信念的指导下进行高效学习,为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基础。
(二)营造文化氛围,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专业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需要教师通过传统文化各领域的通汇贯通,在专业教学课堂上弘扬传统文化。以中医专业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为例,其中包括了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人体气血运行理论、经络与学位理论等对人体的朴素观测与经验总结,囊括传统文化中宇宙观、社会观好医学观念的方方面面,需要教师立足于传统文化内在逻辑,打造具备文化感染力的课堂,培养学生文化思维。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将我国传统自然观、人文价值观和道德理想观融为一体,完成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感悟我国古代医学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内涵,与现代保护环境、顺应自然的理念相融合,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完善文化修养和现代环保意识。我国古代医学形成与产生具有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蕴含各种不同思想体系的世界观方法论,教师要通过将中医知识背后的思想进行普及,强化课堂文化氛围。以葛洪、陶弘景的道家医学和孙思邈养生思想为例,其中就蕴含道家重要思想,教师可以将《道德经》引入课堂,利用其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名言对火热病及“泻心火、益肾水”治法相结合,从“术”上升到“道”,领悟医学中的道家思想。教师在涉及张景岳的医学思想部分时也要结合朱熹的理学与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增强课堂文化氛围,利用传统文化的弘扬推进课程思政教育。
(三)结合马克思主义,推进思政教育
中医作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可以与现代我国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要求教师把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在中医药教学中强化学生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以阴阳消长与平衡转化为例,可以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矛盾论,有机结合,给学生以深刻印象。从中医治虚则补,治实则泻的重要思想中可以与马克思主义中具体问题具体分相结合,给学生科学方法论的启迪。教师要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修养,完成中医药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融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觉掌握与了解马克思主义中世界物质性、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观点,主动思考与中医药理论知识的联系,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哲学相结合,获得思想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中医药教学中蕴含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因素,需要教师提高职业修养,将知识面和教学着眼点从专业领域内部拓展到思政领域,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在对中医药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知识得到拓展,中医药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也不断上升。在教学改革中,要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切入点,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语言中推进改革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磊,魏伟,胡丽伟,等.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生核心素养探索与研究:以某高校中医学专业大学生为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02):193-194.
[2]杨永,张瑛,陈玲,等“.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医院校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的研究探讨[J].科学咨询,2021(10):120-121.
[3]刘启华,黄宗轩,李展,等.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思政之文化自信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0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