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分析

王盛楠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检验科,山东 青岛 266109

摘 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到本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微生物学检验,而后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分析检验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30份送检标本中分离病原菌,阳性率为93.33%,其中17株革兰阴性菌,占比60.71%,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21.42%,5株真菌,占比17.86%;治疗效果中显效22/30(73.34%)、一般              7/30(23.33%)、无效              1/30(3.33%)、总有效率29/30(96.67%)。结论:运用微生物学检验方式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病原菌分布;疗效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中患病概率比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如果其病情不能够较好的被控制,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等各种不良事件的概率与风险比较高。目前,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和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在临床中发生概率比较高,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显著增强,患者病情会出现久治不愈问题,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亦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1-3]。基于此,本文将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到本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微生物学检验,而后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患者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8.16±4.28)岁,一般资料(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重大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合并精神功能障碍等。

1.3方法

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在晨起之后运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使得口腔中事物的残渣可以得到全面的清理,降低对于痰液标本产生的污染和影响,在其唾液分泌量比较低的时候,对其深喉痰进行采集。如果患者的痰液量比较少,或是没有痰液引起痰液采集量不足的时候,可引入雾化方式,对痰液标本进行针对性的采集,在完成采集之后立刻地送入到检验科室中。把痰液标本放置在无菌的容器内,运用麦康凯培养基平板接种采集到的相关标本。于36℃的培养箱内放置平板,而后持续性地培养,时间控制在18-24h。对于菌落的涂片开展革兰染色,而后将细菌进行分离,按照染色的结果分别地开展革兰阳性板接种和革兰阴性板接种,于36℃环境之下,持续性的对其孵育时间控制在18-24h,而后引入全自动菌种鉴定仪设备对菌群鉴定。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治疗效果。

1.5数据处理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  

30份送检标本中分离病原菌,阳性率为93.33%,其中17株革兰阴性菌,占比60.71%,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21.42%,5株真菌,占比17.86%,其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数4占比14.28%、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数2占比7.14%、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菌株数2占比7.14%、奇异变形杆菌菌株数2占比7.14%、阴沟肠杆菌菌株数1占比3.57%、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数1占比3.57%、粘质沙雷菌菌株数1占比3.57%、产气肠杆菌菌株数1占比3.57%、溶血不动杆菌菌株数1占比3.57%;革兰阴性菌中肺炎链球菌菌株数2占比7.14%、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数1占比3.57%、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菌株数1占比3.57%、肺炎克雷伯菌菌株数1占比3.57%、产酸克雷白菌菌株数1占比3.57%、乙酸不动杆菌菌株数1占比3.57%;真菌中菌株数2占比7.14%、菌株数1占比3.57%、菌株数1占比3.57%、菌株数1占比3.57%。

2.2 分析治疗效果  

   显效22/30(73.34%)、一般7/30(23.33%)、无效1/30(3.33%)、总有效率              29/30(96.67%)。

3.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病症作为临床中好发的一种疾病,若是治疗不当,会引起病情逐步的迁延,患者发生脏器衰竭或是死亡等各种不良的结局风险比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比较大的威胁。抗生素药物运用在临床中的疗效明显,但抗生素滥用问题普遍存在,引起疾病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在现阶段引入微生物检验技术明确耐药菌感染因素,而后对耐药菌株种类明确价值较高。医务人员可将相关的指标当成是依据,制定出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感染控制方案,进而对下呼吸道感染进行高效的控制。将微生物检验技术引入其中,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准确性,亦可增强用药效果,进而对疾病抗生素的滥用问题进行抑制

[4-5]

综上,微生物学检验方式引入到下呼吸道感染中,可提升诊疗效果,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殷欣. 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分析[J]. 健康必读,2019(29):280.

[2] 曾晖. 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11):54-55.

[3] 仝静. 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19,16(12):107.

[4] 刘淑梅.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J]. 心理月刊,2020,15(3):176.

[5] 逯晋忠,张献芳.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J]. 东方药膳,20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