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12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对急性心梗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排列表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性心梗患者分为比较组和观察组(均35例)。比较组实施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比较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能力、自主能力交流能力数值均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法能够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患者焦虑情绪,为恢复带来良性帮助适合广泛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法;急性心梗;护理;临床效果
急性心梗是相对来说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的病情发展迅速,且发病机制复杂,在病发后很容易出现心肌的缺血和坏死情况,病情严重发展的情况下会造成心脏的破裂或是休克、心力衰竭等,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根据研究显示,我国的急性心梗发病几率正在逐步上升,受到医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1]。对于急性心梗,在救治时配合优质的护理干预能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本文试研究PDCA循环法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效果,现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急诊科2021.3~2022.3收治的70例急性心梗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比较组(n=35)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43~77岁,平均(62.65±13.82)岁;观察组(n=35)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0~79岁,平均(59.99±14.44)岁。两组基本档案无差异(P>0.05),本次研究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病患符合急性心梗诊断标准[2],家属及本人均知情本次研究并同意,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健全或有认知有障碍患者。
1.2方法
(1)比较组采用一般护理法,嘱咐患者按规范用药,监测患者各项体征状况,保持病情平稳,注意饮食指导。
(2)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具体如下:为患者建立入院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入院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为患者科普疾病知识,叮嘱患者随身携带药物,指导其规范用药,监控患者的脉搏次数,若低于60次/min应考虑立即停止用药,并对出现的反应作汇报处理;帮助患者疏散情绪,保持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便于病情稳定恢复;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同时督促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配合合理的运动增强抵抗力;在过程中发现方案执行的不足并及时记录和改正,找出解决办法以修正新的方案,形成循环闭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根据焦虑抑郁自评表表进行评价,分数在10分以下为无焦虑抑郁情绪,分数在11~25分为存在焦虑情绪,分数在25分以上为严重焦虑情绪。
(2)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包括肢体能动性、自主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
根据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比较(x±s)
组别 | n | 护理后焦虑评分 | 护理后抑郁评分 |
比较组 | 35 | 31.54±3.95 | 28.47±3.68 |
观察组 | 35 | 23.52±3.06 | 17.95±3.23 |
t | 9.496 | 12.711 | |
p | 0.001 | 0.001 |
2.2两组患者生活水平状况
根据结果,观察组肢体能力、自主能力交流能力数值均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水平状况(x±s)
组别 | n | 肢体能动性 | 自主能力 | 交流能力 |
比较组 | 35 | 68.54±8.42 | 43.85±9.96 | 61.20±5.13 |
观察组 | 35 | 79.88±9.57 | 51.19±10.34 | 75.76±6.12 |
t | 5.263 | 3.025 | 10.787 | |
p | 0.001 | 0.004 | 0.001 |
3 讨论
急性心梗的发作率极高,且近几年持续上升的发病趋势和其极高的死亡率,现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国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3]。出现急性心梗的患者,绝大部分还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一些功能损伤,在经过临床治疗达到平稳状态时,应尽早开启护理干预,以防止心梗造成严重的不可逆后遗症。本文所提及的PDCA循环法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模式,通过制定计划、实行计划、检查总结计划的整个循环过程,来帮助患者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护理结果[4]。根据本文研究显示,在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低于比较组(P<0.05),是因为PDCA循环法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其进行疏解开导,为患者讲述疾病的基础知识和护理常识,提高患者的认知和自信心,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以此达到帮助恢复的效果。同时在经PDCA循环法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其肢体能动性、自主能力、交流能力评分均高于比较组(
P<0.05),说明PDCA循环法能够较为明显的改善护理结局,其周密的计划性和规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从而提高生活能力并在计划中找寻不足之处进行修订,完善护理计划,以此提高护理质量并达到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可以帮助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在今后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高迪,钱梅. 探究PDCA循环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z1):141-142.
[2] 周玉英. PDCA循环法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护理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140,148.
[3] 赵瑞青,刘海凤,王冉冉. PDCA循环法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护理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5):161,167.
[4] 王爽,张盼盼,刘姗姗. PDCA循环法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观察[J]. 甘肃医药,2019,38(3):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