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541002
【摘要】目的:观察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实验组(27例: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胸腰椎功能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躯体疼痛感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规治疗术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该术式在改善患者胸腰椎功能的同时,由于术中透视次数多,术后骨水泥渗漏率高,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相较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穿刺针套管远端呈弯角形,术中实施单侧穿刺即可达对侧,极大程度简化了术中操作,但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与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资料较少[1,2]。本次研究为弥补既往研究不足,比较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54例分别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27例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在52岁~75岁、平均年龄(65.60±1.40)岁,病椎:T11有3例、T12有8 例、L1有4例、L2有12例,病程在1~5天、平均病程(3.05±0.21)天。对照组27例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在52岁~75岁、平均年龄(65.54±1.42)岁,病椎:T11有3例、T12有9 例、L1有4例、L2有11例,病程在1~6天、平均病程(3.01±0.24)天。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胸腰椎疼痛且活动障碍,结合X线检查以及MRI检查,均确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患者均获知本次研究计划且符合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适应症,均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排除非首次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2)排除接受本次研究相关治疗前接受其他治疗患者。(3)排除非骨质疏松因素,诱发病理性骨折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术中均取俯卧位,局部浸润麻醉,双侧椎体根穿刺。
1.3.1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该组患者拔除穿刺针芯后,置入实心钻,螺旋钻至伤椎前中1/3处,拔出实心钻后应用骨水泥推杆将骨水泥推入,而后在C形臂X线下观察骨水泥弥散情况,确保推入的骨水泥可弥漫至椎体后壁,待骨水泥硬化后拔出穿刺套管。
1.3.2实验组(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穿刺针的针尖达伤椎后缘前5mm处,停止穿刺,拔出针芯后在C形臂X线下下经外套管弯角水平置入,弯角注射器的尖端应越过椎体中线,接近对侧椎弓根内缘后停止穿刺,取出弯角套管导丝后应用螺旋推器将向患侧伤椎内灌注骨水泥,借助C形臂X线下在确保骨水泥弥散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完全撤出弯角导管,待骨水泥硬化后拔出穿刺套管。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胸腰椎功能以及躯体疼痛感、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应用ODI量表(0-50分)评估患者胸腰椎功能,总分高低与患者胸腰椎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呈正比。此外,应用VAS量表(0-10分)评估患者躯体疼痛,评分高低与患者躯体疼痛程度呈正比。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ODI量表评分以及V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此外,实验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3.70%(1/27)明显低于对照组25.93%(7/27),X2=5.713,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胸腰椎功能以及躯体疼痛情况 [χ±s、n]
例别 | n | ODI量表(分) | t值 | P值 | VAS量表(分) | t值 | P值 | ||
术前 | 术后1周 | 术前 | 术后1周 | ||||||
实验组 | 27 | 34.16±4.11 | 10.83±2.21 | 28.635 | <0.05 | 7.12±0.14 | 2.78±0.12 | 27.284 | <0.05 |
对照组 | 27 | 34.19±4.14 | 23.73±2.24 | 29.132 | <0.05 | 7.16±0.12 | 4.83±0.08 | 21.673 | <0.05 |
t值 | 1.394 | 28.371 | - | - | 1.716 | 27.808 | - | - | |
P值 | >0.05 | <0.05 | - | - | >0.05 | <0.05 | - | - |
3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伤椎椎体伴有不同程度的骨化现象,极大程度增加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穿刺难度,同时在灌注骨水泥后骨水泥弥散效果不见,骨水泥分布不均可增加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
[3]。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的镍钦合金弯角导针以及配套弯角导管以组成的弯角套管实施穿刺,在穿刺到到伤椎后即可对侧灌注骨水泥,边注射骨水泥、边退针以使骨水泥可在伤椎两侧均衡弥散分布,同时骨水泥注射压力可降低术后骨水泥渗漏[4]。本次研究显示应用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组,术后1周胸腰椎功能比对照组好,躯体疼痛感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作为首选术式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湛金,孙雪松,马健,等. 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2022,38(8):721-727.
[2] 郭翔翔,王涛,马信龙,等.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2022,38(5):389-395.
[3] 蔡飞,张宁,刘志斌,等.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J]. 延安大学学报,2022,20(2):31-34.
[4] 薛志伟.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0):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