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目的:观察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小儿尿道下裂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加以探究。在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尿道下裂术后常规伤口护理和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每组患儿100例。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患儿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可减少患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伤口愈合,降低患儿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且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可推广于临床。
关键词:小儿;伤口护理;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属于儿科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以男性患儿为主。手术治疗为当前治疗该部分患儿最为主要的方式,可以促使患儿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恢复。但结合实际可以发现,手术对患儿所造成的创伤较大,部分患儿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同类型并发症,会直接影响到患儿恢复[1]。在治疗过程中,为加快患儿恢复速度,更应当做好对应的护理工作。我院按照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对该部分患儿进行术后恢复,临床反馈效果较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小儿尿道下裂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加以探究。在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尿道下裂术后常规伤口护理和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每组患儿100例。对照组均为男性患儿,年龄在3—11岁间,均值为(6.12±1.23)岁。观察组均为男性患儿,年龄在3—12岁间,均值为(6.34±1.03)岁。对比基本数据,P>0.05。
1.2方法
在为对照组患儿提供术后护理支持时,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术后护理。以透气纱布对阴茎进行包扎、固定,且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敷料部位是否出现渗液的情况,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确保处在干燥的状态。同时,需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对纱布绷带包扎的松紧度进行调解。避免患儿产生不适感。观察组患儿则需要进行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予以双氧水或碘伏消毒伤口后冷风干燥伤口,再以无菌纱布托起阴茎持续保持阴茎与阴囊分离保持伤口干燥。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患儿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疼痛程度按照VAS量表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各数据都按照SPSS20.0进行处理,以t对计量数据检验,均值±标准差表示,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7.66±1.02)d,对照组为(9.02±1.32)d,对比t=12.028,P=0.001<0.05。在术后恢复中,观察组无患儿出现伤口感染,对照组4例出现感染,对比X2=8.827,P=0.001<0.05。在伤口愈合时间上,观察组为(4.85±1.92)d,对照组为(6.03±1.24)d,对比t=11.023,P=0.001<0.05。在患儿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上,观察组为(4.55±1.23),对照组为(6.74±1.04),对比t=13.848,P=0.001<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9.00%(99/100),对照组为86.00%(86/100),对比X2=8.828,P=0.001<0.05。
3 讨论
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在临床存在有较高的实施率,诱发尿道下裂的因素较多,从临床诊断可以发现基因遗传、内分泌因素以及胚胎学因素等均可能导致,主要存在有排尿困难、尿道外口异位以及外生殖器畸形等症状。在对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为促使患儿可以尽快得到恢复,更应当做好对应的护理工作。
按照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对该部分患儿进行术后护理,可以促使患儿伤口随时处在干燥的状态,为术口的迅速恢复提供良好条件。同时,更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增加患儿的舒适感,加快患儿愈合速度[2-3]。从本次对比护理可见,在对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患儿术后护理中及时开展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可以缩短患儿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儿迅速恢复。
总之,在对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患儿护理中可以将无菌纱布托起阴茎式伤口护理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媛, 豆秀娟. 湿润烧伤膏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创面护理中的应用[J]. 新中医, 2020, 52(9):3.
[2]康杰, 雷佳芳, 兰平. 激励式干预对尿道下裂儿童术后伤口护理疼痛的影响研究[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 28(3):4.
[3]黄慧双, 郑双利, 金蜜蜜. 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敷料在婴幼儿尿道下裂术后创面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22, 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