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云南景洪 666100
摘要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分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时间、住院天数、6分钟步行实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结果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衰症状改善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泵衰竭、猝死是其重要特点[1]。研究表明[2],导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发病机制是神经内分泌紊乱和心室重构。重组人脑利钠肽作为一种心室肌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能有效抑制心室重构,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3.4]。本文旨在观察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60例,排除单纯右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按NYHA分级均为IV级,男45例,女15例,年龄45~78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40例,缺血性心脏病1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给常规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诺欣妥、螺内酯。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硝酸甘油静脉泵入(5-10ug/min开始,根据血压及症状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新活素,规格0.5mg/支),首次给予负荷量1.5-2ug/kg静脉推注,维持剂量0.0075-0.01ug/kg.min连续静脉泵入,疗程3天。7天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衰症状明显改善(静息时无胸闷、气促)时间,6分钟步行实验,超声心动图检测: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
1.3 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级或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差(M±SD)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重组人脑利纳肽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6.6%),经卡方检验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30 | 8 | 15 | 7 | 76.6% |
重组人脑利钠肽组 | 30 | 20 | 9 | 1 | 96.6% |
2.2 2组治疗前后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影响
治疗前,对照组和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入选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重组人脑利钠肽组较对照组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治疗对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组别 | n例 | 心衰症状明显减轻时间(d) | 住院天数(d) |
对照组 | 30 | 8.5±1.5 | 14.5±3.5 |
重组人脑利钠肽组 | 30 | 3.6±0.6﹡﹡ | 7.5±2.5﹡ |
注: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P<0.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 n例 | LVEDD(mm) | LVEF(%) | 六分钟步行实验(m) | |
对照组 | 30 | 治疗前 | 61.5±0.67 | 35.2±2.25 | 160±63 |
治疗后 | 51.6±1.19 | 42.1±1.30 | 235±50 | ||
重组人脑利钠肽组 | 30 | 治疗前 | 63.1±0.55 | 35.6±2.41 | 158±56 |
治疗后 | 44.3±0.92﹡ | 52.3±1.51﹡ | 395±51﹡﹡ |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01。
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对照组有5例发生低血压,6例发生头疼,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治疗组2例出现低血压,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给予调整剂量后低血压得到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各种不同病因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静息或应激时心排血量降低或心脏内压升高,临床上以心脏扩大,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射血分数下降,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其过程是由于神经-内分泌激素持续过度激活,且在组织与循环中有许多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同神经内分泌激素结合,导致心肌细胞功能、活性受到损伤,激发心肌重塑。若心肌损伤加重,进而使神经-内分泌激素与细胞因子激活,形成恶性循环,危害患者生命。
利钠肽是心室分泌的一种保护激素,当心室舒张末压升高时分泌明显增多,可调节容量和学压的自稳平衡。但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疾病中,患者内源性脑利钠肽水平增加,对神经-内分泌过量激活不能完全控制。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为人工合成的冻干人脑利钠肽,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人体过分代偿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动脉、静脉,抑制心室重构[5-7],并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迅速改善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本研究观察了重组人脑利钠肽短期静脉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结构有显著改善,LVEF升高更明显。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 周有华,钟江华,何喜民,等. 氟伐他丁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抵抗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报,2009,15(9):1115.
2 李文安,杨宇.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4):606-609.
3 王梅香,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6例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5):3-4.
4 王彬苏,张琼芳,叶澍承,等. 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慢性疾病与控制.
5 梁义秀,宿燕岗,潘文志,等. 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心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心室逆重构关系探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15(5):341-344.
6 巫菲,稂与恒,米睿,等.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早期应用新活素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8(6):672-675.
7 葛振嵘,姜述斌,帕尔哈提.吐尔逊,等. 新活素联合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1):100-1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