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总医院,福建省 三明市 365500
摘要: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改善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2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128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常规的心理护理,试验组132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个维度的评分相对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以提升其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护理;睡眠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260例,其中男118例,女142例;年龄18~65岁,平均(51.3±8.0)岁。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28例、试验组1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建立专门的心理护理小组
小组共12名成员,其中专职护士、心理科医生、消化科医生分别为8名、2名、2名。8名专职护士均已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课程培训,并参加了该院消化科及心理科医生共同进行的患者心理干预和随访课程指导。心理护理随访在工作日的下午固定时间开展。每周五晚上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将下周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的详细名单及内容给出。
1.2.2心理护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的消化内科护理,同时予以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建立并维持较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展开心理疏导,教会其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鼓励其借助音乐、运动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对于出现严重不良情绪的患者,建议其到心理科就诊,一旦与抑郁及焦虑诊断标准相符,则需进行心理科药物治疗[1]。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状况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安排专门的人员完成护理工作,定期组织心理专家就诊;对患者当前的问题进行紧急处理,若患者出现了自杀苗头,护士要做好和小组心理医生的频繁互动,和家属一起进行干预,以免出现意外。通过电话与患者进行每天交流,耐心倾听,用乐观向上的语言暗示患者,譬如疾病是能够进行有效治疗的;鼓励患者每天分享自己感恩或有意义的事情,最少5件;嘱家属对患者的言行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后者感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与温暖,尽量让其周围始终有人陪伴,对其危机干预成效进行观察[2]。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
组别 | n | 年龄 | 病程 |
对照组 | 128 | 51.41±7.97 | 5.66±4.91 |
试验组 | 132 | 50.93±8.74 | 6.76±5.17 |
t | 0.970 | 0.380 | |
P | >0.05 | >0.05 |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DS与SAS评分比较
试验组干预前与干预后同组对比,SDS和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DS与SAS评分状况比较
组别 | n |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 SA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 ||
对照组 | 128 | 51.61±7.33 | 50.52±6.61 | 52.45±8.12 | 51.72±7.27 |
试验组 | 132 | 52.23±7.04 | 44.47±7.17 | 51.32±7.18 | 45.05±7.55 |
t | 0.480 | 4.980 | 7.80 | 6.98 | |
P | >0.05 | P<0.05 | >0.05 | P<0.05 |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具体表现为在诊断前的6个月中出现上腹烧灼感或者疼痛、早饱及餐后饱胀等症状的时间不低于3个月,而且系统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3]。有研究指出,相较于健康人群来说,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相对较高,最新专家共识也指出此疾病的发生和精神心理因素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近年来,此疾病的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有关最新指南中提出,该病的严重程度、症状频率、就医方式均与患者的精神不良情绪有关。由此不难得知,精神不良情绪在此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颇为关键。但是,像如今的常规心理护理模式并没有个性化的特点,针对性也不强,落实时易于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心理护理将临床护理的具体模式及概念作为参照,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有关症状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估,从而予以各级别的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对心理护理的思想及程序加以落实是具有可行性的,能够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有效的弱化[4]。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评估中发现的心理问题,对此类护理方法加以运用,能够运用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定期干预,教会患者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使消化道不适的症状有所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能够使患者的康复治疗成效及生活质量得到切实地提高。此外,也能够使临床中落实心理护理的盲目性大大减小,使护理工作者的效率得以提升。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接受了3个月的干预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相对较低;尽管对照组同组干预前后的对比评分也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消化科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同时运用心理护理能够收获更佳的成效
[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常规心理护理也可以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然而心理护理的成效相对来说更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试验组有10例患者在心理医生干预之下,对催眠药进行了加服,助其良好睡眠,情绪也更加平稳,然而研究组PSQI总分依旧大幅降低。试验组中有4例护理患者由于疾病不断反复发作,疑心自己患上了恶性肿瘤,消极情绪严重,非常焦虑,常常失眠,一年里仅胃肠镜排查就做了2~3次;研究组及时为其安排心理医生,同时结合量表中得出的测试结果,为其设立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6],让家属予以支持并加以配合,在接受了1个月的干预之后,相较于之前来说,4位患者的3项量表评分均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消化道症状得到缓解,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睡眠质量得到提升从此次研究可知,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使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情绪有所弱化,睡眠质量得到提升,治疗成效更加显著。
对于心理护理而言,评估是基础,是核心,而康复则是关键。本次研究应用此模式随访3个月之后,不但使得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也可以切实的提升其睡眠质量,对其健康的及早恢复颇为有利。然而,因为本次研究是随访,整个期间的护理质量、患者的配合度等都会对此模式的落实带来诸多的考验。另外,此次研究的时间比较短,没有评估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远期效果,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此进行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赵崎慧. 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20.DOI:10.27108/d.cnki.ghelu.2020.001039.
[2]黄蕾,张嘉琪,王琴.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6):82-83.DOI:10.19738/j.cnki.psy.2021.16.039.
[3]扶华.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和睡眠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9):186-188.
[4]任超红.对采用胃动力治疗仪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1,38(03):94-95.
[5]董丽霞.综合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154-155+158.DOI:10.15912/j.cnki.gocm.2021.12.072.
[6]鲍岩.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1):177-178.DOI:10.15912/j.cnki.gocm.2021.0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