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生存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探讨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生存率

宋欣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骨科,江苏 南京210001

【摘要】目的: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及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6-2022.6期间,本院接诊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方式,所有患者被划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30),一组为观察组(n=30),前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组,采取内固定治疗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为(478.0±41.9),观察组,其术中出血量为(349.0±37.9),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参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概率为33%(10/30),观察组,其术后并发症概率为6%(2/30),两组数值,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采取内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效果突出,强化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龄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临床医学统计可知,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极高,较为常见的症状为骨质疏松,同时伴有基础疾病,所以在治疗中较为困难,通常都是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手术治疗方案相对比较完善,通常是以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本文中主要阐述了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6-2022.6期间,本院接诊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方式,所有患者被划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30),一组为观察组(n=30),前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75-98,均值(82.4±7.0);后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75-99,均值(83.9±8.2),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并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做法如下;引导患者侧卧位,以后侧入路切口,常规进入。对大小转子,还有部分股骨颈复位,以“8”字钢丝稳定。截骨后,处理近端髓腔,测量股骨头,选择小于1-2mm,这样体积的股骨头假体,安装股骨头,插入时,人工股骨柄前倾20度。股骨距位置的骨缺损,以骨水泥填充,再重塑,复位后,后屈曲90度,内旋45度,同时伸直位极度外旋,无脱位,重建外旋肌群,关闭引流管。术中操作时间50-60min[1]

观察组:采取内固定治疗术,具体做法如下:在牵引床上,取患者仰卧位, 闭合复位后,以透视监视下,置入PFNA,保障15度前倾角,头顶,位于股骨颈中下,逐层缝合切口,患者手术完成,术中操作时间,大概是30-60min。术后处理,按照血常规实际情况,输入红细胞1-2单位,运用抗生素3-4天,术后第1天,坐于床边活动,以后借助拐杖行走,开展股四头肌训练,拐杖下地负重,按照患者术后临床检查,还有X线结果,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弃拐杖行走[2]

1.3效果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

1.4统计学意义

获取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为(478.0±41.9),观察组,其术中出血量为(349.0±37.9),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参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概率为33%(10/30),观察组,其术后并发症概率为6%(2/30),两组数值,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对比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概率

对照组

30

478.0±41.9

10(33.0%)

观察组

30

349.0±37.9

2(6.0%)

P值

0.0000

0.0000

3讨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对较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危害其生命安全,所以务必要对其临床治疗给予极高的重视度,目前,针对上述骨折治疗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其一为PFNA内固定治疗术,其二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都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高龄患者而言,身体状况相对较差,且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差,骨折愈合效果很差,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强化患者生活质量。而PFNA内固定治疗术也具有上述治疗优势,但是,内固定治疗术,相较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也具有自身的优势特征,比如术中出血量少、手中创伤相对较小,降低手术时长,但是在治疗中辐射量较大,需要做好防护,因而内固定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5]

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6-2022.6期间,本院接诊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方式,所有患者被划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n=30),一组为观察组(n=30),前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组,采取内固定治疗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从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为(478.0±41.9),观察组,其术中出血量为(349.0±37.9),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参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概率为33%(10/30),观察组,其术后并发症概率为6%(2/30),两组数值,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方案以PFNA内固定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症,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强化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提高患者病症治疗满意度,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行PFNA内固定术,提高疾病资料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刘志豪.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3):48-50.

[2]杨国俊,石育芬,陈国清,等.加长柄水泥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1):72-76.

[3]赵宸,戴静静.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住院时长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2):1656-1659.

[4]刘仲健.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健康之友,2022(12):116-117.

[5]高潮,张杏,张晓敏,等.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围术期应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加速康复外科效果探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1(11):224.

[6]韩魏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21,41(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