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井头永济桥乾隆“御碑”艺术赏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宿迁井头永济桥乾隆“御碑”艺术赏析

邹志高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摘要

古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宿迁境内守望相伴、穿城而过。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驻跸宿迁,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为安澜水患,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在宿迁城北井头六塘河位置修建“永济桥”,桥长139(400余米),计70孔,都装有提降闸门。桥首建“感恩亭”立御碑纪念。永济桥历经109年,咸丰二年(1852年)黄河水患中“全行倾圮”、“桥亭皆毁,御碑仆断,石亦无存”。此碑系迄今发现记录宿迁永济桥唯一一块御碑,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御碑  行书 裹锋 筋骨 雄媚 心鉴  人书俱老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六次驻跸宿迁,其在宿迁留下诗词、碑文较多,《清朝通典》记载,乾隆在位六十年,六次南巡驻跸宿迁,六次巡视骆马湖、运河及骆马湖畔六塘河上的永济桥,五次为永济桥留下御诗,记录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诗歌有:“御制疏濬六塘下游“诗,乾隆二十七年七言古一首,行书和“御制渡永济桥歌”,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古各一首,俱行书”的记载。乾隆不仅作了有关六塘河及永济桥这两个系列的诗歌,还特意书成碑刻样式,赐给地方官员,以便勒石刻碑。

宿迁井头永济桥碑文镌刻乾隆皇帝第三、四、五、六次南巡时留下的四首诗词碑文。

乾隆皇帝一生执着中国书法学习研究,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尤其是晚年行书,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从其书法结体、用笔可以看出,其研习过二王书体、颜真卿的《千字文》《多宝塔碑》、赵孟頫《番君庙碑》、王羲之《乐毅论》《兰亭集序》、宋高宗小楷《毛诗·唐风》、明陆深《瑞麦赋》等。

乾隆皇帝临摹《瘗鹤铭》并在御碑上标注为王羲之所书(多传为南朝梁的书法家陶弘景),其书法风格字体整体修长、圆润、秀丽,结体、取势与二王、鲁公似。与颜鲁公行书相比少了些雄媚、刚毅、筋骨,与二王、米芾等相比少了些提按、速度、节奏变化。笔法使用圆笔轻过、裹锋转笔,笔法无明显大幅度提按、起伏变化,世人戏称“面条体”,然乾隆皇帝行书不失流畅之美、妍丽之美、筋骨之美。

御碑残片90*30*150,根据字体大小,原整碑身高3米。碑上刻有乾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下江南驻跸宿迁时留下诗文四首。《宿迁县志》记载:“永济桥在治北八里”(即现在宿迁城北井头方向),此桥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桥长139(400余米),计70孔,都装有提降闸门。永济桥历经109年到咸丰21852年黄河水患中“全行倾圮”、“桥亭皆毁,御碑仆断,石亦无存”。

历代帝王对骆马湖水道漕运特别关注。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六次到宿迁巡视骆马湖。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他首次南巡途径宿迁,目睹骆马湖在济运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挥毫泼墨留下了御制诗《骆马湖》:

济运输天瘐,防霖安地行。相机资蓄泄,惟谨度亏盈。

洲渚江乡趣,凫鸥春水情。六塘东达海,切切念民生。

御碑立于: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到达宿迁巡视骆马湖,亲自拨帑“丁丑过此命修桥,剔之鬃之俾详视。”在现在井头位置建永济桥一座,并写下了《度永济桥作歌》御制诗一首:

长桥接岸亘迤逦,留孔多缘泄潦水。

上承骆马下六塘,节宣见为济运起。

有司除道欲就夷,遥度河滩桥仰视。

涨痕几欲与桥平,是今所行乃河里。

沟浍可盈河讵可?知艰渐无治法尔。

石砥中复多断缺,问因去年浪所毁。

何不亟修云有待,回銮次第方经理。

往来通衢赖此存,夏霖转瞬其何时。

发帑鸠工勿再延,永言颠末识所以。

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抵达宿迁,至骆马湖,对于“水由永济桥东注六塘河”深为关注,为使骆马湖水确保济运,旨谕“要惟慎节宣”,可见骆马湖在当时漕运中的重要位置。有《骆马湖》御诗证曰:

当春资济运,行潦藉归川。实有关闾里,要惟慎节宣。

桥横下口处,帆挂远天边。几度思长策,致艰利汝田。

《六塘河叠旧作韵》为乾隆皇帝(时年1765年)第三次南巡所作(御碑南面碑文):

治水无奇术,要当使归海。骆马之下游,厥有六塘在。疏斯受利益,淤斯受危殆。而何久因循?弗谋更张改。往勘名诸臣,事在壬午载,地利相机宜,民谟救吝悔。敛同即举役,肯作道谋待。咉咽与浚通,卑薄与培倍。盐河置闸坝,节宣有定阶。自兹潦归壑,耕犁得兴乃。力田免水患,民自以不殆。近岁颇获收,闾阎象熙恺。讵予独断臧,实藉群言采。落款:“乾隆宸翰”(阴刻纹)和“陶冶性灵”(阳刻纹)。

第三次南巡时乾隆皇帝年岁已过五十岁,此时期乾隆书风成熟。通篇疏朗大方,丰润圆逸,追求“平和”“圆融”书风,这与清代推行“满汉一统”思想相契合。御题诗文,书法逸情,作品不经意间表达一种气贯长虹之势。笔画提按自如、圆韵均匀,结字严整、婉转流畅。

碑文为行书风格,“往勘”“诸臣”“有定”“兹潦”运用连笔,形成气脉相连之势——优美、流畅。

乾隆时期推崇赵字(“于是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书又大为世贵”)。另此正面碑文两边有阴刻龙纹装饰、体现皇家尊贵。

《渡永济桥再叠旧作韵作歌》为乾隆皇帝(时年1765年)第四次南巡所作(御碑北面碑文):

“长桥卧波如虹迤,中泓有水旁无水,夏秋淫潦藉此消,前人建议所由起。其如六塘填閼多,重臣命往悉心视。土水合穰俾剔导,大禁淤田侵河里。责成则各有司存,怠缓从事将罪尔。三年以来颇见效,秋禾未致为波毁。下民清问较前苏,乃知事在人经理。临斯上祇切恫瘝,善斯后莫怀矜恃。此去黄淮审所行,两言敬畏常铭以”,落款:“信天主人”(阴刻纹)和“乾隆辰翰”(阳刻纹)。

“御碑”结字始出现大小、疏密变化。上半部分字体偏小而飘逸,下半部分字体厚重而有力。用笔也始有轻重、提按变化,线条由此产生强烈的节奏及韵律波动,但乾隆皇帝始终遵循“师古而不泥古”“变法皆在法度中”,沿袭传统,取舍有法,变法却一生执着追求“崇尚唯美”的书法艺术特色。

《庚子仲春上浣渡永济桥三叠前韵作歌》为乾隆皇帝(时年1780年)第五次南巡所作(御碑西侧碑文

“北来平陆行延迤,渐南时见有积水。固知此邦治水难,未得领要议纷起。丁丑过此命修桥,剔之鬟之俾详视。自此六塘得宣泄,湖水下注中泓里。兹来乃隔十六年,桥长流细春时尔。夏霖秋涝或可容,已成良法毋或毁。黍高稻下各随宜,是在有司勤料理。抚字之劳尔莫懈,催科之政尔莫恃。蒿目民艰犹昔然,吁嗟是吾乃所以” 。落款:“乾隆御笔”(阳刻纹)。

“结字因时而生。”此幅御笔(乾隆已逾70岁),结体宽博舒展、体态淳朴自然、神韵简约疏淡。笔意纵横洒脱、飘逸浪漫,丰姿纵逸、字亦奇放,神韵直追“大字始祖”《瘗鹤铭》得字之真趣,“妙趣随意而生”。

《甲辰仲春中瀚渡永济桥四叠前韵作歌》为乾隆皇帝1784年)第六次南巡作(御碑东侧碑文

“泽国陆路行逶迤,渐南野甸时见水。水多可识近江河,疏导宣防由此起。丁丑逮今廿七年,往来经心慎堪视。初(切)唯六塘泄夏涝,俾之东注沧瀛里。辛丑此乃有大赖,微湖涨泄实资尔。犹恐六塘不能容,救急闸坝权拆毁。昨岁癸卯河乃复,善后仍要勤修理。事定之后应切慎,事前之幸那可恃。补偏救弊别无能,蒿目焦心良有以”。

此碑镌刻诗文为乾隆(时年74岁)所书,为行草风格,似天上飞雪飘飘然:压在枝条上、盖在屋脊上、披在山坡上。“御碑”章法布白别出心裁。两侧大字顶天立地,中间小字镶嵌其中,字字珠玑,既对称又有变化,“印印泥”般意境变幻,出神入化。

这一时期其书法艺术已达到“人书具老” “自言其中有至乐”境界。作品飘逸洒脱、超然自若,似风、似雨又似雪,一笔一画寄情于笔端,闲似鹤、飞若仙......从残留笔迹可以看出与第五次南巡书风神韵、笔法、构图相似:笔法简约而不简单,虽横平竖直,形态憨拙,但锋芒内敛,幻化无穷,逸笔草草、飘纵放逸、自由不羁;字字静默凝神、中和博大、放纵浪漫,追求散乱之白、从心所欲的艺术最高境界。

皂河龙王庙御碑可谓“中国运河第一碑”,而宿迁井头永济桥附近发现的“御碑”堪称其“姊妹碑”。

参考文献

1.乾隆官修:《清朝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2.刘恒著:《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3.朱伯俭编著:《宿迁水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

4.王理德编:《敕建安澜龙王庙》,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

5.程芳银、金国旗编著:《宿迁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

6. 李志宏、陈浩等编著:《宿迁风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

作者:邹志高  15951591590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