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研究

冯福星,王治,郭庆,师国允,郗银富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山西 朔州 036000

摘 要: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能源问题成为了世界关注的重话题,为了更好的保证国内的能源安全,必须从技术手段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持续倡导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源应用;新能源开发

引言:经济水平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发展与能源之间的矛盾之间凸显出来。为实现经济的长效稳定发展,不仅要全面倡导绿色节能降耗的思想,同时也需要在新能源开发与应用上增加投入,促进社会发展的稳定,使经济进入健康化发展的可持续循环。

一、消耗型能源的管理

像是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这类具有再生性和可持续利用性的能源。从19世纪末丹麦研制成功风力发电机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风能这种自然界存在的能源,不仅取之不尽,而且清洁高效,不单单只是运用在风力发电这一个领域,也可同时运用在其他各类新产品当中。德国工程师德克・吉昂和斯特凡・塞默尔,在2011年设计了一辆完全依靠风能行驶的新能源汽车,取名为“风力探测者”, “风力探测者”车身由碳纤维材料制成,车架则由铝材料制成,重量仅约220公斤。车内可容纳两名乘客,虽然不像目前已有的车辆那样装载大量电器及智能操作系统,但在澳大利亚完成的4828公里的测试旅行中,真正实现了零排放。这个实验的结果使得新能源汽车可使用的能源的范围进一步得到了拓展。能源是时间留给人类的有限遗产,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消耗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二、新能源技术的开发

  太阳辐照总能量巨大,但地球单位面积获取的光照能量相对较小。风能亦是如此,潮汐能、波浪能、生物质能都有类似特点。而传统能源,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水电、火电、核电等二次能源,能量密度都很高。如果将传统能源看作聚集起来的“能量块”,新能源就是铺在大地上的“能量膜”。对于这样两类密度形态相差较大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条件是不同的。新能源的开发建设,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并在基础建设上存在着明显的薄弱性条件。同时,由于现阶段的经济转型与产业整合尚未完成,因此,新能源技术在应用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水平,明显的制约了其应用条件[1]。由此,必须从技术角度出发,提高新能源应用价值,并使其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优势性条件,以此才能得到市场经济的认同,进而在改善能源结构上发挥出明显的价值优势。

  虽然新能源的技术应用仍然存在着客观的问题,然而我国的新能源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在对核能的开发利用上,舟山、大亚湾等核电站的建设,为东南地区的城市提供了清洁型能源;在开发水利的过程中,三峡水电站作为世界级的工程项目,为长江流域带来安全生产条件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同样,在风力、太阳能、潮汐能等多种能源开发的基础上,为我国新能源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能源结构综合调整

  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打破常规,支持经济性较低的新能源产业,宁愿拿出政府补贴,暂时牺牲一部分国民经济整体效率,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应当说这与当今人类社会遇到传统化石能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和矛盾的压力有关,同时也是基于对新能源的经济性可以在不远的将来,接近或者达到传统能源经济性水平的乐观预期。反过来看,如果新能源在提高经济性方面没有持续和明显进步,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对能源应用结构的调整,是改善国家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生产与生活等各项内容中对能源的应用情况进行管理,通过市场与行政双向的管理办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水平,并逐渐增加新能源所占的比例份额,在保证经济增速发展的同时,完成稳定的资源过度,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水平。例如,依托国家政策支持,2017年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销量达77.7万辆,同比增长53.3%。

  能源绿色开发利用就是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导,坚持能源安全高效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能源开发的安全化、环境友好化、高效化(效率、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能源利用的清洁化、低碳化、集约化和节约化,推动能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对能源消耗的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对大型生产业进行监管,还需对城市的能源消耗进行适当的控制,进而保证能源结构调整的全面性。在内容上,应当对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进行控制,在倡导节约能源思想的同时,对空调、照明、冷冻、动力等耗电量较大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管理,从而将能源消耗的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了实现对此类用电内容的监控,可以从输电线路入手,并在环境检测的配合作用下,完成管理内容,进而保证监管的有效性。例如,在对建筑行业等能源消耗较大的建设项目的监管中,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行业管理规范,并在项目申报与项目执行过程中,将能源消耗问题重点的单列出来,作为考核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其次,从整体经济结构的角度出发,应加快行业整合进程,通过对小型企业的收购与兼并,推进相关行业的发展进度,在进行行业调整的同时,使简陋的生产方式从市场经济中被彻底消除,使资源条件得到合理的利用,并提高经济建设中的能源利用率,进而接受能源的过度开发。

总结: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正在从粗放型的经济模式向集约型转变,在此过程中,必须从能消耗入手,对传统能源进行限制的同时,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新能源开发速率,并努力调整能源结构,在优势型人才的培养中,形成全行业、多产业的综合发展机制,进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博闻.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新能源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7,1(09):28-30.

[2]向铮,刘希玉,肖丁丁.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初步评价及指标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6(02):1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