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文化病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探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文化病根

马俊杰

 鞍钢教育培训中心

摘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危害最大,在百年党史上,曾多次在重要会议和运动上被列为肃清对象。但时至今日,他们仍然存在,甚至披上了“外衣”,这导致根除难度进一步增加。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键在于要先弄清他们的来龙去脉,进而才能把脉开方,对症下药。

关键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化病根

一、形式主义的文化病根

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由来已久,从文化的角度看,“重礼”是其产生的根源,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一)形式主义在价值观念上的表现

1、“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的面子文化

面子自古有之。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人不好面子。其中,中国帝王是最要面子的。历史上乾隆曾六下江南,而为了保证面子排场,这期间光国库开销2000万两银子,不仅造成了国库的枯竭,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比如说孔乙己,穿长衫是为了面子,但生活窘迫有只能站着喝酒,这是一个典型的形式主义政治悲剧人物。因此,为了体现出身份地位,面子是不可或缺的,从更加深次来说,“面子”实际上是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进一步的体现尊卑贵贱的礼制文化就培养出了中国人好面子情节,进而滋生出了形式主义这个副产品。

2、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上位观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提拔既忠诚又能干的官员,而且忠诚放在第一位,但事实上,有关忠诚或者能干的信息都不容易得到。这样情况下,当统治者只能依据下属对仪式性的“礼”的外在形式的遵守程度来判断,简单的说,释放忠诚的信号。因此,对于那些正在被考察或者希望被提拔的官员们来说,最省时省力“上位”方法就是搞定皇帝和上司,通过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以博得上级或者皇帝的满意和认可。于是,阿谀奉承、瞒哄上级的形式主义政治文化就应运而生。更为严重的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形式主义的危害性,但是谁也不愿意打破这种局面,既使王朝更迭,也从未间断。

3、明哲保身、潜身缩首的为官之道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对此,做臣子的会纷纷寻求解决之道,而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逐渐成为了官场中非常多见的为官之道,进而导致历朝历代都会有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官员,其中形式主义就是这些人的首选,对于上令,恭恭敬敬传达,然后束之高阁,或者“从其令不从其意”,阳奉阴违。

(二)形式主义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

1、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虽然君权神授,官权上予,但是上级和下级之间天然存在着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具体来说,君王的利益是任用有才能者为官、有功者赏赐爵禄、广招贤才、各用其能,臣子的利益是没才能也能够为官、没功劳也能富贵、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君王是委托人,臣子是代理人,他们的利益不一致,臣子会为自身利益损害君王的利益,君王在这个过程中会面对道德风险,进而在上下级之间欺骗与反欺骗的反复博弈中,形式主义这个副产品进而产生了。

2、奸臣当道,忠臣难当

历史上,有着诸多奸臣当道,忠臣不得志的事件,究其原因就是官场“逆淘汰”问题的存在。所谓逆淘汰,就是在古代王朝选拔任用官员之时,真正有能力,忠心耿耿的大臣被淘汰。而那些没有什么本事,但贪鄙自私,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反而能够青云直上,掌控朝政。此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治,皇权高度集中,促使“以天下奉一人”的现象的产生,没有监管的权力,必然要导致腐败。

3、结党营私,共谋利益

在官僚金字塔中,地位越高者,下面共谋对付自己的人就越多。因此地方官员们的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责任关系,尤其是应对御史的巡视时,地方官员会百般讨好。于是御史出巡,表面上看是“代天子巡狩”,实际上是共谋关系使检查、巡视、调研流于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轰轰烈烈搞形式,一路揽财,皆大欢喜。

二、官僚主义的文化病根

官僚主义的病根在于官本位和人治,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一)官僚主义在价值观念上的表现

1、以官为贵的官本位思想

这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即通过官位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于是渐渐的便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社会认同。这样的社会认同促使人们对官职和官位趋之若鹜,并且作为数千年来中国官僚主义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官本位这种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发展到今天,“官本位”仍在一定范围内依附于现代官僚制而存在。

 2、君权神授、官权上予的特权观念

官员是得到皇帝授权,代表皇帝对人民实施直接的管理的人员。与百姓相比,官员可以说是天然地享有特权。而这些特权所体现的特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官本位思想相互共生的,因此只要是官本位思想还继续存在着,那么特权观念就无法彻底消除掉。

3、“千里做官为发财”的职业追求

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中有以捐助入仕的官方渠道的存在,最初的原因是为了弥补财政不足,但是后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后,就都变味了。一些富人可以直接花钱买官,而不用读书考试了。官职是买来的,那么就存在着一定的倾向,要在上任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官员利用职权大肆贪腐也就变得不新奇了。

(二)官僚主义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

1、唯上不唯下,公权私用

官权上予,即官员权力是源于上级的授予。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官员行事时会选择对上级负责,也就是唯上不唯下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必然会造成官员以权谋私,损公肥私。

2、强调文牍主义,工作效率低下

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代官僚制度逐渐呈现出“以文官为主、以武将为辅”的格局。这使得文官需要处理的文案工作越来越重,进而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因此,文牍必然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腐败滋生。

3、贪污腐化,搜刮民财

历代贪官比比皆是,秦代的赵高,东汉的梁冀,唐朝的元载,宋朝的蔡京,明朝的刘瑾,明朝严嵩,清代的和珅。这些贪官的出现正是官僚主义长期盛行的必然结果,因而政治腐败造成王朝更替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着深层文化根源的。要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键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建设,以此来遏制形式主义文化和官僚主义文化。

参考文献::

[1]谷宇.官僚主义的文化根源与治理之道[J].理论探讨,2017(3).

[2]郑广永.论形式主义的根源及防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