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63
摘要: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当前社会还没有建立完成的就业机制,综合社会各方面情况大学生就业和择业面临着很大压力。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和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定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
1.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
大学生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对于经济社会选择理念、选择动因、选择目标、择业价值等的比较稳定的基本认识与心态的综合反映,是指大学生在个人思想上对职业工作的最终选择。它并非先天存在的,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发展的、文化的概念,是在一定历史条件的必然性产生的,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演变而转化的结果,是其在个人价值观上和选择行为上的更深层次的综合体现。就业观是择业观的一个延伸,是指大学生对于职业工作的基本认识与心态的综合反映。就业观与择业观相互之间存在着互相依托和互相制约的联系。择业观是就业观的核心,择业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求职的动机和求职目的。择业观的转变和完善,也使得就业观随之转变。
择业观与就业观与大学生个人利益、生活方式的关联尤为紧密,是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形成直接与学习能力与自我意识相关。需求是择业观与就业观共同产生的客观条件,而自我意识则是择业观产生的主体要求。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就业观正是在职业需求的驱使下,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与控制下,在选择活动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的。
2.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作用
2.1对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全面素养水平有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着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压力,对于大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对求职选择,还是对平时的学业以及将来的个人发展与就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们必须从入校开始,就要明确今后的选择与就业目标,并有意识地将知识同今后的选择与就业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正确的知识结构,进一步训练并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以满足将来所从事职业工作的要求。大学生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实现个人和公司之间双向选择的和谐统一,还需要认清自身知识素养,特别是社会知识结构水平对选择就业的重要意义,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时代的需要,进一步塑造自我、完善自身、提高自我的知识结构水平,建立正确的社会智力体系,从而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2.2对择业行为的动力作用
大学生的选择行为很可能源于选择动机,而选择动机也正是在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的。选择行为总是有一个方向性的。抉择动因、择业活动、选择对象三者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制约联系,而它们的矛盾均来自于双源动机——择业观与就业观。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对选择行为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为:择业观对大学生的择业行动有着引导,影响着择业参与者对未来职业发展做出判断、抉择,并做出择业决策。择业观是选择行为的动机,它直接影响着抉择者对择业目标的期望、确定与抉择。
2.3对择业道德的规范作用
谁都渴望寻找一份合适的职位与工作岗位,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纷至沓来的竞争,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市场情况,一个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将对其选择行为、求职品德起着指导与制约作用。这个功能主要体现在:制约着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行为,保证择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控制选择社会活动中的各类关系,保持人际关系的稳定性。择业观与就业观都在潜移默化地规范着大学生的职业道德。
2.4对职业适应与职业成就的制约与激励作用
对每位大学生来说,职位一旦确定,就相当于向社会迈进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对于一名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通常都很难立刻适应社会,而是有一个对环境、事物的从不适应到基本适应的渐变阶段,即职业适应过程;而职业成就是影响他们就业选择的最重要的考虑要素之一。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将直接关系学生将来职业发展、职业成功和职位地位的固定与变动。正确恰当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可以帮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境中迅速地转变性格,从而鼓励学生们在一个新职位方面更加爱岗敬业、努力勤奋、扎实地努力。强烈的事业心与使命感,是他们科学择业观与就业观在现实岗位中的最直观体现,是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的最高素质要求。
3.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其一,如今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我认知过高,没有对自己的社会定位有一个较清楚的认知,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分追求与自己自身实力不符的薪酬待遇。除此之外,大学生的攀比心和对大学教育的误区,认为毕业母校即王道,跟同公司专科生比起来,有一种优越感,而不考虑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自我评价过高,这样就会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会产生盲目追求薪资待遇的病态心理,从而导致失业率较高,企业空缺岗位也十分多的局势。
其二,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与时代脱节。而高校教师则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能力的训练、以及逻辑思维的锻炼,学习课程与社会实际需求也有一定差异,因此学生在就业上需要很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期。其次,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因为和社会实际脱节,现实工作中的那些最基础的应用,学生都不一定会。包括做项目计划书、做项目分析报告等这些东西都做不了。此外,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而且因为和社会实际脱节,所以现实项目中的很多最基础的知识,他也不一定懂。包括撰写企业建议书、撰写项目分析等这些任务都做不了。最后,团队协作能力差,这一般是指团队员工素质较差,有的大学生发现就职后工作满意度降低、在岗率降低,甚至频繁跳槽。这一方面是对职位认知需要的调整,另一方面也是学校要求提高团队协作、时间管控、创新精神、自我管理等方面能力。同时,大学生也要认识自我,并积极应对社会工作。在择业过程中,每一个大学生都渴望寻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职位,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事。但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想法,这就必须认识自我,客观评估自我。很多大学生更多地在思考着"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目光全方位地审视自身,从而让自身进入了择业时期待机会过高的误区。学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次真实的评估,其评判必须全面、真实,既要看到优点的一面,也要发现弱点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因素作出具体的判断,又要对其他各因素作出整体判断;既要顾及全面的整体要素,又要顾及到其中具有主导地位的关键要素。
结语
当代大学生就业择业不理想的原因非常多。所以,政府和学校应该引起重视,积极的采取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让学生顺利、理性的完成就业,实现学生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修飞飞,王振兴.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5,(3).
[2]李阳.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4,(4).
课题: 校级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研究”(GIST2021-17)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周萍(1990.01),女 汉族 江苏省苏州市人 硕士研究生 助理研究员 从事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