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之变革 工业之新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互联之变革 工业之新生

薛磊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工业互联网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这个概念其实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年来,各国暗潮的涌现,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本质上都是传统工业与现代互联网的纽带。通过物联网的浪潮,中国也提出了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倡议。它为工业互联网出台了许多的指导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经过近几年几轮大规模推广工业互联网大会,不少工业互联网企业浮出水面。有300多个不同类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中圩宫、海尔等老企业,以及一些新的创业企业。

那么在行业大环境的澎湃下,让我知道工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它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又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将在以下方面寻找答案。

一.工业互联网的认识

相对于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国内提出的概念是智能制造。什么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赵敏用五个词总结了智能制造:“人类智能”变成了“机器智能”。也就是说,通过知识的形式提取人类智能,然后将这些知识存储在智能芯片中,然后将芯片嵌入软件和设备中,从而赋予相关机器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其中,工业互联网被定义为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

与消费互联网不同的是,工业互联网以工业网络为主体,慢慢将新的互联网技术融入其发展进程中。1969年,PLC的出现被定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象征,随后出现了工业数据总线。事实上,机床和设备的网络在时间上与互联网并行,它们在技术上相互学习,从而形成了基于TCP/IP协议的工业互联网。

在目前的云概念中,“云”也指基础设施,如阿里云、百度云盘等。“Tube”是指连接协议,包括工业以太网和消费互联网,主要由电信制造商主导。特别是,“结束”方面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消费类电子产品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直接申请联网。但是,对于制造业中的机床来说,由于标准的不一致,不同的设备在开发中需要考虑数据格式,还需要考虑不同的总线和协议,因此更加复杂。

二.工业互联网为企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制造业先进发展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融合,带动了旨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格局的出现。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载体,工业互联网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成熟完善,使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工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互联网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撑。各行业利用工业互联网不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和链条化转型推广,推动行业数字化应用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智能演进,助力产业链实现系统化创新、整体协调、全链条共享。

1.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势在必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产业基础升级,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的内容在“促进产业基地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中提出,为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促进全链条增值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巩固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需要。报告显示,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配套齐全,产业链生态优势强。从经济总量看,2021年我国GDP总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00万亿元,具有极大规模的经济基础。从消费需求来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市场,人均GDP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消费升级正在逐步加速。总体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发展高质量内循环的条件已经成熟,为未来构建独立、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和供应体系奠定了现实基础,创造了发展环境。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供应链现代化仍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各种“断链”风险日益增多,产业链由“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变,产业链供应链的灵活性降低。工业互联网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撑,推动了产业链供应链从线性、单向、封闭的链条向网络化、多层次、内涵延伸的不断扩大的产业生态发展。

2.工业互联网助力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创新

据相关报道,工业互联网由于其赋能、智能化、赋值化、技术创新活跃、新兴应用频繁、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的行业特点,深刻改变了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对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高产业质量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战略作用。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构建覆盖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服务体系,通过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材料、机器、产品等实物资源的共享和调用,以及整个行业生态的供应商资源、金融资源、政策资源、用户资源等, 有助于实现上下游资源要素的整合。在各个行业,公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微架构、云技术、电子签名等先进的信息智能技术,打造智能供应链管理平台。借助智能供应链管理平台,业务沟通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有效降低了业务人员的沟通成本。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企业积极探索和利用工业互联网来补充、稳定、强化和延伸产业链,依托工业互联网使能设备管理、过程管理、产品控制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统一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全链条系统智能化, 并帮助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创新、协作、共享和绿色。

工业互联网有助于供需之间的精确对接,快速满足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就通过获取细分车型的销售数据,再结合用户公共领域的互动内容,提取各类车辆设计的关键词,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转化为高度精准的订单,在制造过程中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定制车的实时生产, 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和交付。

工业互联网有助于供应链中优势资源的高效配置,打造全链协同的智能供应生态。在卡奥斯公司和奇瑞公司联共同打造的海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主机厂、上游零部件企业、下游分销商等离散制造用户提供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方位供应链服务,确保渠道畅通。目前,该平台已遍布近千家上下游企业,拥有数百种工业产品。

3.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

只有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业经济才会稳定。未来,各行各业要找到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加快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和创新应用,尽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在产业层面,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诊断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找出产业互联网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应的产业互联网工具,才能使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在政府层面,从供需两方面,努力更好地发挥工业互联网使能作用,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释放其赋能价值。在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与各行业需求者之间供需对接的同时,才能激发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应用,才能加大智能制造专业企业和资金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从而降低各行业进入工业互联网的门槛。

在企业层面,要夯实工业互联网的利用基础,提高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水平。企业应更加优化网络条件,开辟从车间到决策层的数据通信路径。有条件的产业链核心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关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建立数据资源清单,收集行业数据,形成互联互通的资源池。更重要的是,企业更应该提高服务能力。通过更多的开发示范应用、组织更多的应用竞赛、细化更多的应用场景,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各行业的供应链现代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三.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关键

1.补齐工业互联网人才短板

工业互联网发展以来,工业互联网作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和管理组织。这种面向未来、可持续的产业组织新形式,对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首先研究现有区域人才储备与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匹配程度,按等级分类引进和培养人才。为了顺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政府将工业数字化和数字化工业化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在重点推进区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之前,有必要对区域的人才基础和人才规划进行评估,看其是否能够适应数字化转型。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地区仍然没有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新技能组合,难以满足区域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

2.加速培育工业互联网生态圈

构建以产业平台企业为主导的生态圈,凝聚人们智慧和力量,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组织,对接企业群体,引导专业和产业科技企业充分融合和释放制造+互联网能力,完善人才的培养和投融资政策机制,提升产业集聚程度,资源匹配,上下游协同,加快效率变化,增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增强区域的实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3.规范工业数据治理体系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已经到来,但要通过工业流通与工业互联网的纽带,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原因是数据资源的公共属性很难定义和分享它们的利益。另一方面,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交易。数据元流通交易各方权益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要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管,增强公众对数据元资本化的认识。

4.重视工业软件等普及成本和用户体验

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改造产品或方案是一项高成本、长远的投资。要关注大中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和承受能力,注重产品或方案的标准化、模块化、组件化、低成本策略,支持产业技术的软件赋能,降低先进技术和产品方案的推广成本。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确保企业能够减负、激励、提升体验和收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