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 456500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走进文学殿堂的起航,语文学习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过多强调语文学习的教育性,使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对语文学习充满畏惧。如何把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效融合,从小给孩子奠定扎实的文学基础,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让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示,是语文教师应当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 教育性 趣味性
小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重要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的学习,不光是教育学生学习,还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所以,这给小学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小学阶段的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学科,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正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体现。因此,在教育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很多人认为,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中,必须应该重视它的教育性,但是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可以相辅相成,我们要让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结合教育性与趣味性,更好的进行文学教育,就需要使用一些有效手段完成两者的统一。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它在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推动学生的身心成长以及思想品德。首先,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出语言优美的特点,不受学习次序性的影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语文的教育,还需要注重语言的教育,这两种应该有效地结合,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语文教育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生只有学好母语,才能更容易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注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能够让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信心,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能。同时,对于提升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对于世界能够产生初步的判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升语感,不光只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提高对于教材内容教育功能的掌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中国有着上千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名人轶事更是不计其数,在这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文学具有着深厚的内涵,小学语文的教学就是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开始。为了更好的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对于文学拥有更大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就必不可少,趣味是开启文学宝藏的钥匙,它可以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带着求知欲带着兴趣去进行语文知识的阅读和学习。众所周知,众所周知众所周知兴趣是打开成功殿堂的钥匙。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兴趣更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无疑是提增加学生阅读乐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最佳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古诗《草》中,教材用想象的图画勾勒出那一望无际的草原,配合着古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语句,不禁把学生带入到那苍茫的草原上去,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趣味性”不仅仅是指儿童当下对于语文学习的“趣味”,更是指学生在阅读中与书交流的“趣味”,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顺利。
三、小学语文“教育性”与“趣味性”的融合
1.充分发挥教材的趣味性功效
对于一些具备趣味性的课文,教师要在讲解其要点之后,再充分地解释全文的主旨,并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小学生年纪尚小,仅仅凭借一时兴趣形成的学习印象难以产生成效,再者,学生印象和思维开放而发散,光凭学生个人理解不能保证课堂成效,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之后适时地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增强他们的知识水平,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可以通过与现实相联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发他们的思考,促进他们的人文素质与道德情怀的成长。以《体育颂》这篇课文为例,小学生性情好动,喜欢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体育活动的知识激发他们的热情,同时鼓励他们在课后多多参与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同时对于课文的内容获得更深的理解。又或者在教授一些关于家庭的课文时,布置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家庭作业,比如说让小学生在回家之后帮助父母做家务,或者自己制作礼物送给家长等等,既帮助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点有更好理解,也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
3.巧妙利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如今通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大部分小学课堂都备有多媒体设备,通过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活力,通过使用多媒体设施来立体化地呈现授课的内容,能够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更好地接受课堂内容。以《春潮》这一篇课文为例,学生坐在教室中,当然对春潮的情况难以仅仅通过文字得到了解。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江河浪潮的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江河的磅礴气势,更好地感受作者在描绘春潮时内心饱含的磅礴情感。
4. 注重引用或编写文字本身的趣味性
在小学教材的编写上,可以选取一些朗朗上口的民间流传的时令歌,这种关于民俗生活的趣味性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索的动力。另外,儿童诗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诗歌文字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性,可以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文体的趣味性。他们虽然无法详细理解文字的含义,但却能愉快地接受并学习这种极富趣味性的内容。语言学习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的诗歌积累中语文素养逐渐形成,自然对语文学习也就兴趣满满了。
5.绘本内容的选用
绘本阅读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图文结合的教材内容也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对象。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针对小学不同年级选用不同的绘本教材,图文并茂的绘本能让孩子们带着兴趣积极投身语文学习中,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而学生也能在不断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感受和学习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深意。不同年龄段选用不同的绘本,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和语文教材的教育性相辅相成,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使用合适的绘本进行语文教学,取得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因此实现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老师不妨也把绘本引入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相信老师一定会有收获的。
总之,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探索,已经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已经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趋势,只有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两种特性的高度统一,可以将小学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才可以使得小学语文教育真正取得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对于文学认知的视野,为学生以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探索,已经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张琦.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杨丽丽.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郑幼玉. 试析小学语文“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J]. 文理导航(下旬),2016,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