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防洪减灾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1
/ 2

新形势下防洪减灾体系研究

方鸣

肇庆市大旺区水利局堤围管理处

摘要:短历、大强度的局地暴雨形成的城市洪水给城市防洪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减少了地面和植被的渗漏,雨水汇合快速形成地表径流,大大超过城市排水能力,从而极易发生内涝灾害。城市洪水、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我国的社会管理、城市运营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一些城市的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滞后,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因此,编制城市防洪应急预案迫在眉睫。基于此,对新形势下防洪减灾体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防洪;减灾;体系构建

引言

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尤其是广东地区水网密布,水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出巨大贡献,但是水网密布也为洪涝灾害埋下隐患,洪涝灾害不仅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还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为了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和不良影响,需要加强水资源环境管理,科学合理运用防灾减灾措施,从而提升水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防洪灾害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受季风气候影响,每年4-9月(汛期)降雨集中,由于洪水主要由暴雨产生,所以洪水主要发生在汛期,并且往往集中于几次大洪水。一次洪水的历时大约为24h,河流具有山区性陡涨陡落的特点,峰型以单峰为主,但不少大水年份,双峰或多峰的型式也时有发生,连续两次洪水的历时一般为3~5d。例如,2022年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共出现6次编号洪水。从空间分布上,西北内陆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从经济损失上,越发达的地区其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在防洪设施和洪水强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洪涝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随资产的增加、经济的振兴、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大。

2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现状

2.1防洪减灾意识相对薄弱

防洪减灾意识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关部门对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水文水资源环境信息是地区水文数据资料的重要构成,包括地质构造情况、地表径流变化、水资源储存量数据及地下水深度等数据。而常见水文灾害的发生与水文环境变化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加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深入挖掘基础数据内部信息,为科学防控洪涝灾害提供参考。二是群众缺少防洪减灾意识,风险预警发布后缺乏足够重视,不仅导致延误了最佳疏散时机,还会对防汛减灾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2.2水文水资源检测设备老旧

检测设备与技术是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能为管理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但是由于检测设备与技术缺少更新,老旧的设备与落后的技术难以保证检测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影响了检测质量与效率。

3防洪减灾措施应用建议

3.1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水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十分广泛领域,水利、水文、气象等相关部门需要完全掌握负责本地区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以及地质构造情况等。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信息技术,打造平台存储与处理信息等一系列工作。一方面,水利、水文、气象等相关部门在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水资源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快速生成防洪减灾措施的措施和目标,这样相关部门就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洪减灾方案,从而降低洪涝灾害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更好地预测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将会发挥巨大作用,比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完善水资源工作的机制和模式,让空间数据管理效果得到增强,在整理和分析各项空间数据信息过程中更加协调有序。

3.2形成准确的防洪减灾模式

在过去工作中,不少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缺少完善的防洪减灾模式,工作水平难以提升。为此,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完善防洪减灾模式摆在突出的位置上。首先,水利、水文、气象等水资源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防洪减灾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选择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组成专业管理组织,将防洪减灾工作中建立相关制度和标准,明确各项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而形成一套专业工作机制,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防洪减灾能力。其次,水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在开展实际的防洪减灾工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洪涝灾害对当地经济造成的损失、重视人民群众和防洪救灾人员的人身安全,将水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中的每一项要求严格落实,积极筹备救援物资,包括救生艇、抽水机、挖掘机等,疏导引流水资源,增强防洪减灾工作的有效性。

3.3应急响应

(1)城市防洪指数统一在城市洪水应急期间向公众发布城市防洪预警信息。城市防洪协调小组负责向城市防御指数提供城市防洪预警信息。(2)气象部门负责提供天气预报、台风预报等预警信息。(3)水利部门负责提供降雨、水位等早期预警信息。(4)住建部门负责提供全市范围内的内涝预警信息。(5)公安部门负责提供道路警示信息。(6)按照城市防御指数的指示和要求,通讯部门积极联系上级单位获取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发布预警信息,履行公共预警职责和义务。(7)新闻部门根据需要滚动字幕、插入视频和音频,播放警报信息和防汛抢险知识。以危险区动态和分级管理、全域群测群防、短历时风险预警、监测站点标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在时间和地域上提高预警预报的精准度,着力打造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3.4公共防御指南

为了避免或减轻暴雨、洪水、台风、内涝及其次生灾害和工程风险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在编制预案时,编制公告防御指南,明确公众自卫互救的具体要点和救援方式。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向公众广播防御指南,以及移动通信运营商向手机用户发送防御指南和应急响应级别降低。

3.5做好防洪治理规划

规划工作是防洪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完善科学的防洪治理规划能够保障区域防洪目标的顺利实现。具体来说,防洪治理规划应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综合考虑洪水防御、城市排涝、市政建设、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城市水文化等需要,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科学安排防洪排涝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全面评价规划区防洪排涝能力,科学合理的规划防洪工程建设等,建设高标准的防洪体系,以适应城市开发建设和保障社会经济安全的要求,提高城市防洪水平。

3.6强化防汛宣传,筑牢意识防线

充分利用好各类媒体介质,多途径、多形式深入全社会广大群体进行防汛宣传,全面宣传防汛和地质灾害科普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防洪抗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洪涝灾害造成损失。

3.7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要聚焦极端持续暴雨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数值模式为基础,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通过多源资料融合开展极端暴雨智能监测技术、预报预警技术、城市极端持续强降水洪涝风险预警技术等领域研究。

结束语

城市防洪减灾应急预案是预防和处置城市洪水、内涝和台风风暴的实施计划,是城市防洪减灾工作高效有序的保障,因此,必须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彻底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徐郡璘.水文水资源管理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作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99-100.

[2]彭英锋.浅析湘西州澧水流域防洪减灾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20(06):83-85

[3]冯越,周启明.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对策分析[J].智能城市,2020,6(21):46-47.

[4]王海阳,李东海.天津市防洪减灾对策分析[J].内蒙古水利,2020(09):53-54.

[5]张彬.河道管理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53-54.